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這段日子,可算是苦了表妹和小侄子。

原本幾乎每週都要吃的炸雞,現在無論如何也吃不了。

外婆心疼的給他炸自制的雞腿,卻怎麼也仿不出肯某基的味道,反而帶著一種中草藥味。

原來是老人家一片好意,想著加點平和的中藥,順便給孩子補補身體。

奈何,有著中草藥味的炸雞,失去了靈魂。

中藥的加入,和垃圾食品的狂歡,格格不入。

炸雞的良配,應該是可樂或者是啤酒。

酥脆的外殼,咬下時發出的清脆聲音,彷彿在耳邊炸裂。

連著脆皮咬下的雞肉是鮮嫩多汁的,隨即喝下一口帶著強烈碳酸氣泡的可樂,滿足感立即爆棚。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純粹的炸雞,已經足夠美味,若還是難以滿足。

非要選炸雞蘸料的話,有既定的良配可以挑選。

蜂蜜芥末、韓式甜辣醬、香濃芝士等等,算的是炸雞的常見搭配。

除炸雞之外,還有很多的食物都有自己的既定組合。

例如蒜蓉茄子,有蒜才算是完滿;鹹蛋黃山藥,必須塊塊裹挾著金黃色的流沙;蒜薹炒肉,蒜薹不到位,不過是爆炒五花肉而已。

對於一些既定菜餚來說,配菜有時也是主角。

至於在喝茶時,想要衝泡出“色香味俱全”的茶湯來,也有既定組合。

有句話叫做“嫩茶用杯,老茶用壺。”

泡茶的時候,用這種方式,究竟能夠沖泡出最適宜的茶來嗎?

對於白茶,這種方式也同樣合適嗎?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2》

“嫩茶用杯”的說法,適合白茶嗎?

關於綠茶,相信絕大多數的茶客並不陌生。

大多是由茶樹嫩芽製作而成,茶葉細嫩。

至於黃茶,倒是要稍作介紹。

黃茶依據鮮葉的老嫩與芽葉的大小,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

君山銀針便是黃芽茶當中,較為出名的一種。

在喝綠茶和黃芽茶的時候,很多人喜歡用玻璃杯進行沖泡。

尤其是綠茶,用杯沖泡的習慣,幾乎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清湯綠葉,如同春意,緩緩沉降,在眼前萌生。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在白茶中,也有幼嫩的芽茶,是全部由芽頭製作而成的白毫銀針。

可是白毫銀針來說,卻不太適宜用杯泡法的方式。

白茶不經揉捻,由於品種原因,在芽頭上有著格外豐厚的白毫。

用玻璃杯沖泡白毫銀針的時候,由於厚實的白毫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再加上白毫銀針本身的結構所致,層層疊疊的嫩芽附著著白毫,足足有5-7層。

如此結構,很難一次被沸水征服,茶葉尚未完全與水接觸,滋味未能全面迸發。

白茶中的白毫銀針,若是用玻璃杯的沖泡方式,未免有些意猶未盡。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好在,白茶中並不只有白毫銀針一種。

白牡丹同為白茶,外貌上有芽有葉有梗,沖泡之後,仿若舞女在杯中翩翩起舞。

茶友們在用玻璃杯沖泡白茶的時候,需要注意。

因為玻璃杯沖泡的特性使然,茶葉和水難以分離,需要長時間接觸。

所以,在投茶量上需要格外留心。

為避免茶葉和水長時間接觸,可以選擇容量適中的玻璃杯。

玻璃杯沖泡白茶,投茶比例是1-1.5克的投茶量,搭配200毫升杯子。

投茶量看似不多,可只要茶品質足夠紮實,滋味已經足夠。

過猶不及,白茶沖泡可以使用玻璃杯,但是投茶量,切記不能過多。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3》

“老茶用壺”的說法,適合白茶嗎?

既然提到壺,就不能不說紫砂壺。

目前來說,紫砂壺在茶具界的地位,幾乎不可撼動。

更有以此為興趣的玩壺一族。

紫砂壺當中的門道,著實不少。

老茶用壺沖泡,就目前來看,意有所指。

九成說的是普洱和紫砂壺的官配。

至於其它的茶類,用壺來沖泡,其實並不合適。

能夠長期儲存的白茶,自然也有老茶。

或許是巧合,直播間的兩位老茶友,最近都用過紫砂壺沖泡過老白茶。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那是一款帶有棗香的5年老壽眉餅。

之前沖泡的時候,撬下5克用蓋碗,以沸水沖泡。

那甜而不膩,醇且香濃的棗香氣味,於溫泉湯般柔軟的茶湯當中,緩緩盛放。

可在紫砂壺沖泡時,香氣卻並非昔日時光中那般美好。

究其原因,是紫砂壺的氣孔吸收了老白茶的部分香氣。

5年的陳的老壽眉餅,已經轉化出了難得珍藏的棗香。

只是,沖泡不得宜,將棗香剝削的淡了。自然也是好喝的,只是談不上驚豔。

連老茶友也說,用紫砂壺沖泡,將老白茶的滋味泡的平庸。

另一位茶友更是中肯的說:原本用紫砂壺泡老白茶,便是已經捨棄了香氣,只不過養了好久的壺,捨棄不下,得時常用好茶灌溉。

故而紫砂壺,著實與白茶不合適。

有茶友問:那不用紫砂壺,用青花瓷壺沖泡行不行?

抱歉,依舊不太合適。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凡是茶壺,出水口大多是柱狀。

若是壺嘴設計得當,倒出的水柱有力,圓潤漂亮。

具備美觀,可在出水的效率上,著實不高。

細長的水流,和奔流而下著實匹配不上,大概算得上是涓涓細流吧。

茶壺出水,出水速度難以提高。

且,隨著沖泡的進行,茶葉舒展開之後,更是容易堵塞出水口。

有部分的茶湯的殘餘,總是難以倒出,留在茶壺的當中,繼續和茶葉析出內質。

那零星的幾滴茶水中,滯留了過多茶葉內物質,又苦又澀。

等下一沖茶湯進入的時候,順帶影響了下一衝的滋味。

如此往復,茶壺沖泡之後,除第一衝之外,之後的每一衝都有來自上一沖茶湯導致的濃郁滋味。

與茶湯滋味來說,這種滋味的累加並不是好事。

故而,不論是紫砂壺,還是單純的茶壺,都不太適合白茶,還是不要胡亂牽線為好。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4》

最適合用來沖泡白茶的,還是蓋碗

相對於資質一般的白茶來說,好白茶會更加渴望用蓋碗沖泡。

畢竟,在天資不足的情況下,客觀環境的好壞,對茶葉品質的提升不大。

但好茶的茶生追求,可不僅僅是被沖泡而已。

還需要被泡得好喝,泡出好產區、好工藝、好工藝累積下的卓然不同。

品質好的白茶,最為基礎的條件之一,就是內質豐厚。

故而,選擇一個能夠快速出水的茶具很重要。

一旦出水時間太慢,使得太多的內質湧向一衝湯水,便會令茶湯滋味過於濃郁。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明明是要做成酸甜可口的果汁,可是一個手抖,就做成了果醬。

泡茶,講究的是濃淡適宜,而不是越濃越好。

蓋碗出水的形式,和一般的茶具不同。

蓋碗是瀑布狀出水,通過調節蓋子和蓋碗之間的出水口大小,能夠調節蓋碗出水速度的快慢。

這樣的設計,能夠讓蓋碗當中的茶湯,在短時間內被析出。

且,蓋碗的弧度流暢,在正確出水的情況下,並不會有殘餘的水留下。

選對茶器的情況之下,還要選擇好茶具的材質。

白瓷表面質地緻密,並不會吸收香氣。

如此一來,就能夠很好的保留以及呈現出白茶當中的香氣和滋味。

香清甘活的好白茶,離不開白瓷蓋碗的成就。

都說嫩茶用杯,老茶用壺,沖泡白茶也是一樣道理嗎?

《5》

白瓷蓋碗能夠泡好的,不只是白茶。

從茶具的性質上來說,白瓷蓋碗在沖泡的時候,較為公允。

在泡茶的時候,並不會偏倚任何一種茶類。

只要是好茶,用蓋碗來沖泡,還是最為適宜。

唯有不好的茶葉,像是茶葉中出現了帶有刺激性的氣味,例如倉味、煙味一類的茶。

這樣的情況下,才需要用紫砂的茶具,將茶湯用濾鏡,進行美化。

而真正的好茶,素顏上場就可以。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