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豪擲20億美元,超200家中國VC

文 | 柴佳音

來源 | 投中網

2020年4月13日,黑石集團(The Blackstone Group,下稱黑石)宣佈已與RNAi療法公司Alnylam Pharmaceuticals,Inc.(下稱Alnylam)達成廣泛的戰略合作關係。根據該合作計劃,黑石將提供高達20億美元的資金,以支持Alnylam推動創新技術的發展。

這筆高達20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創下了生命科學領域的最高投資紀錄。

2018年以前,黑石對於生命科學的佈局幾乎空白。作為市場的“後來者”,黑石的生命科學基金規模卻不容小覷:2020年1月,黑石的監管文件披露稱,其第一期生命科學基金規模高達34億美元,且仍在募資中,預計會增加12億美元,併成為業內規模最大的基金之一。

在中國,2018年以來,創新藥領域的熱度同樣居高不下。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今,進行創新藥投資的中國VC/PE機構超200家,投資案例共計85起,投資總額為183.1億元。其中,高瓴資本、紅杉資本、IDG資本、君聯資本、經緯中國、華蓋資本等頭部VC/PE紛紛下場。

資本引燃下,中外創新藥的“對峙”在最短時間內,走向了白熱化。

曾吸引數十億資本下注,Alnylam“攻下”黑石


吸引黑石豪擲重金的,是Alnylam研發的一種名為Inclisiran的RNAi治療藥物。

黑石官網介紹稱,Inclisiran是一種可降低LDL膽固醇的皮下注射RNAi治療藥物,目前正在接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審查。據瞭解,LDL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誘發因素,而心血管疾病是美國和全球範圍內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核心在於,這款藥物具有高特異性和長效性,RNAi技術通過鹼基互補的方式結合而使得目標蛋白表達受阻。”道彤投資投資總監張彥對投中網解釋稱。

張彥提到,這款藥物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良好療效的同時,也表現出優異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沒有患者出現與治療相關的肝臟或腎臟異常。而且患者只需要每年接受2次皮下注射就可以控制膽固醇水平,為患者提供了一款非常便捷的治療選擇。

因此,“該技術主要從轉錄水平上進行調控,因此對於一些蛋白靶點難以成藥的疾病,有非常大的應用前景。”張彥表示。

在此般革命性的醫療技術領域,Alnylam則是其中的領頭羊。

公開資料顯示,Alnylam成立於2002年,創始人之一Phillip Sharp教授因發現斷裂基因而獲得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目前,公司的主要研發方向為基因藥物、有氧代謝疾病和肝傳染病,首款siRNA藥物已獲批上市,有7個項目已進入臨床開發。

然而,成立以來,因RNAi技術而備受矚目的Alnylam經歷了數次沉浮。

2007年,羅氏與Alnylam簽訂了一項價值高達10億美元的協議,獲得該公司的RNAi技術。但RNAi藥物治療的效果遠不及預期,系統給藥效果差和脫靶造成的嚴重副作用成為最大障礙,藥物嚴重的副反應始終無法克服,研發陷入了困境。

2014年,Sanofi以7億美元收購了Alnylam的12%股份,但研發同樣困難重重,幾次被叫停。

2016年,Alnylam的RNAi藥物Revusiran在三期臨床上測試失敗,造成18名患者死亡。彼時,Alnylam股價腰斬,遭受重挫。

2018年,Alnylam生產的治療由hATTR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病的兩款孤兒藥陸續獲批。其中, Patisiran成為全球第一個獲批的siRNA類小核酸藥物,對全行業的提振作用巨大。

此後,資本紛紛瞄準RNAi領域,掀起了全球性的投資熱潮。

對於此次投資,黑石生命科學全球負責人尼古拉斯·加拉卡託斯(Nicholas Galakatos)博士表示,“Alnylam的RNAi技術代表了當今藥物開發中最有前途的突破之一,與黑石的投資理念完全吻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手對於黑石來說,並非簡單的財務投資。

黑石官網披露稱,本次交易主要包括:第一,由黑石提供10億美元用於獲得Alnylam 50%的特許權使用費,由GSO(黑石信用平臺)提供第一筆優先抵押貸款中的7.5億美元;第二,由黑石提供1.5億美元用於開發Alnylam的心臟代謝計劃Vutrisiran和ALN-AGT;第三,由黑石提供1億美元購買Alnylam普通股。

尼古拉斯·加拉卡託斯博士表示,“我們將為Alnylam提供完整的資本解決方案,包括債務、股權和風險分擔。此外,Alnylam將獲得加入黑石集團採購組織的權限,該組織已幫助我們200多家投資組合公司實現成本節省和跨黑石投資組合的交叉銷售。”

入局不滿2年,黑石醫療基金規模或達46億美元


黑石官網介紹稱,押注Alnylam是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第3筆投資。之前兩筆分別為2018年10月收購生命科學投資公司Clarus,及2020年3月收購醫療軟件開發商HealthEdge的多數股權。

2018年10月,黑石宣佈收購生命科學投資公司Clarus。以此為開端,黑石宣佈啟動其生命科學業務,正式進軍醫療健康投資領域。

2019年3月,黑石注資2.5億美元,宣佈與諾華成立合資公司Anthos Therapeutics,這是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推進針對高危心血管病患者的下一代靶向治療。

2019年11月,黑石與輝凌製藥(Ferring Pharmaceuticals)一起向基因治療公司FerGene投資 5.7 億美元,其中,Ferring出資1.7億美元,黑石出資4億美元。

2020年1月,黑石與Abingworth支持的全球藥物開發公司SFJ Pharmaceuticals宣佈與專注於心肺疾病新療法的開發和商業化的生物製藥公司PhaseBio Pharmaceuticals合作,共同開發PB2452(抗血小板治療Ticagrelor的逆轉劑)。據瞭解,在主要出血和緊急手術情況下,PB2452可逆轉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活性。

2020年3月9日,黑石宣佈將收購醫療軟件開發商HealthEdge的多數股權。

黑石官網顯示,HealthEdge致力於為醫療健康公司提供下一代核心管理處理系統(CAPS)解決方案。該公司開發了基於雲的軟件平臺,幫助醫療健康企業使用全新的商業模式,降低管理成本,並有效解決了不斷髮展的醫療經濟所帶來的業務需求。

尼古拉斯·加拉卡託斯博士表示,“黑石生命科學團隊致力於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藥品和醫療技術推向市場。我們和生物醫藥公司合作,為其提供資金、專業知識和運營管理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市場的“後來者”,黑石的生命科學基金規模卻不容小覷:2020年1月,黑石的監管文件披露稱,其第一期生命科學基金規模高達34億美元,且仍在募資中,預計會增加12億美元,併成為業內規模最大的基金之一。

1年超200家VC/PE入局,中國創新藥市場方興未艾


在中國,國產藥與進口藥早已短兵相接。

海通證券對投中網表示,“當前外企的創新藥佈局以腫瘤藥物為主,多款藥物處於研發晚期。”

其中,Top 20跨國藥企在中國共有183款創新藥處於研發階段。具體類別而言,創新藥主要佈局腫瘤、自免、抗病毒領域:腫瘤藥數量大幅領先,共66款,佔36%;自身免疫用藥達20款,抗病毒藥達16款。

這與中國藥企的佈局重合度極高。目前,國產創新藥以腫瘤、丙肝、糖尿病藥物獲批最多。

“由於藥品國際化加速,中國市場面臨更強進口藥威脅。2017年6月正式加入ICH以來,CFDA先後通過接受境外臨床數據、設立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等政策加速新藥進口。”海通證券對投中網表示。

中外藥企競爭白熱化之時,中國資本選擇入場:戰火再度升級,本土創新藥與進口藥物的競爭籌碼亦隨之增加。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今,進行創新藥投資的中國VC/PE機構超200家,投資案例共計85起,投資總額為183.1億元。其中,高瓴資本、紅杉資本、IDG資本、君聯資本、經緯中國、華蓋資本等頭部VC/PE紛紛下場。

在經緯中國看來,資本的入局恰逢其時。

“過去二十年全球生物技術行業飛速發展,海內外已經積累數量眾多的華人生物醫藥科研人才,擁有了技術創新和突破的土壤。”經緯中國對投中網表示。

在政策層面,首先,“港交所針對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修訂新的上市規則,研發型創新藥企逐步登陸資本市場,也打開了早期創新藥投資的資本市場退出新渠道。”

其次,經緯中國提到,“醫保收緊對公司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藥、醫療器械中診斷、耗材、大設備等多數細分賽道的國產化趨勢方興未艾,能夠用信息技術提升效率的新醫療服務公司仍有很多機會。”

不僅如此,新冠疫情之後,大眾對健康產業尤其是生物醫藥產業的關注度進一步加大。

華蓋醫療基金投資總監張國璽對投中網表示,“在未來,我們將會更加關注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比如腫瘤、感染、神經系統及遺傳系統等疾病未滿足的治療需求。”

從投資邏輯上,“技術創新、團隊互補的平臺型企業,以及能通過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和靶向治療等創新治療方案真正解決病人病痛的企業,會更加受到青睞。”張國璽提到。

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同樣被道彤資本所看重。“傳統的治療腫瘤方法往往受限於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而近幾年比較火的以 CAR-T為代表的細胞治療,能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因此成為振奮人心的癌症治療方法。”道彤投資投資總監張彥告訴投中網。

但是,張彥看到,這些新的生物技術從實驗室獲得初步論證到成功產業化,還有很多的挑戰,比如生產的工藝流程等。因此,在挑選團隊上,道彤投資希望項目的核心團隊有多年的藥企經驗,熟悉生物技術產業化過程中的主要難點,並且有較強的執行力。

“這些新的生物技術和AI領域類似,技術本身幾十年前就已經被提出。像RNA干擾是上世紀90年代發現的,但是這些技術在疾病治療上的應用,仍然需要經歷多年的探索。”張彥表示,近幾年,隨著這些生物技術藥物在臨床試驗上展現了不錯的效果,一部分藥物也已獲得美國藥監局的上市批准,行業到了商業化應用的階段,這也是大批資本入局的原因。

但是,經過連續7年的高增長,醫療行業融資總額在2019年面臨回調。然而,單筆融資額的持續增長又意味著資源向更少量的頭部企業集中。

因此,經緯中國表示,“未來市場對創始人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技術創新實力、融資能力、現金流控制、戰略決策、執行能力以及打造團隊的能力。”

“國內企業的同質化現象一直比較嚴重,因此更高的壁壘意味著更良性的競爭。”張彥認為,“真正優質的項目在未來會越跑越快,越跑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