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真的沒有結果嗎?

一,多數人都對大學生創業持反對意見

看了多數人的精彩意見現在彙總下。
1.大學生創業不是騙人就是被人騙
2.大學生創業就是拿著父母的錢給國家捐款,大學生創業可以增加市場流通性
3.政策扶持是很好哇,但是連從業經驗都沒有,還想創業?除非有一門過硬的技術和本領(懂英語口語並且號召力強的可以去開培訓班),有旺盛的精力(一天二十個小時不睡覺也不困,懂得如何結交人脈),有大局和前瞻思維,有一定的資金,家裡無負債,沒有養家壓力,心理素質過硬(創業初期都非常困難),可考慮創業
4.大學生創業將會走以下誤區

  • 1、沒有資金就沒法創業(如今風投正盛,項目有潛力,資金將不是最終問題)
  • 2、有點子就有了一切(注意可行性及市場需求)
  • 3、目標客戶範圍越大越好(要有針對性客戶群)
  • 4、開始就創業大滿貫(要有理性的風險意識)
  • 5、團隊領導人過多。

大學生創業,真的沒有結果嗎?

二,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很低

我想這與大學生這三個字的有一定關係,但是甚少。

很多人出去打工,其實也差不多,大學生創業只是欠缺了資金以及人脈,但是他們的優勢是很年輕。

請不要用淺顯的成功率來束縛你的想法。

準確的說是沒有經過社會洗禮和雕琢,缺少那一絲絲風塵的氣息,一切皆是美好的。
昨天剛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女大學生創業做餐飲,但是因為早上4點起來做不了,堅持不下去。投資了大概60萬,光是門面轉過來28萬左右,可能當時沒有經驗,然後後面不好意思給父母說。

現在門市也轉不出去,所以一直虧著。
不要說大學生創業不容易,其實成年人也一樣。
當代創業大潮,男人做餐飲,女人賣服裝。


這彷彿已經成了慣性定律。
要麼天賦異稟,或者死磕到底,這就是方法。
輕易進入一個行業的下場,特別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結局死的很多。
沒有誰會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踏入一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能成功。包括我,可能也僅僅是增大概率。

現在很多人出來創業,都是自己所熟悉的領域,比如我原來是做廚師的,現在來開飯店也不一定行。
為什麼?做廚師原來只會考慮做廚師的事情,不一定會考慮其他的東西,比如管理,採購,服務,以及營銷推廣,財務等等。
他是一個系統,而不僅僅是你一個人能搞定的事情,除非你實在往小了做,類似夫妻店那種模式。
但夫妻店沒有品牌思維,一年做到頭最多也只有幾十萬。

個別模式除外,比如類似私人定製的東西,越精細越好,但勝在質量。

只要是實體幾乎全部是高投入的東西,沒有那麼大的能量,建議謹慎試錯!


三,大學生低成本創業模式

我想低成本或者零成本的模式一定是適合大家的,大學生沒有多少錢用來創業。如果把錢都拿來交學費一定是很可悲的事情。

不需要錢的創業模式,你見過嗎?以後會教大家更多低成本創業的模式。

上面那個女生的案例就是最好的例子,用重資產去試錯。
那麼有哪些適合低成本的創業模式
流量模式,變現模式。我給大家簡單解釋一下吧!比如你今天經過一家店門口,你看大概門口路過的人有多少,這就是流量(人流量),而其中一部分這些顧客進店購買了東西這就是轉化率,這些產品就是你變現模式之一。
相比較互聯網,你獲取流量的模式就更多了,比如電商燒錢做推廣,百度做競價。
還有免費流量,比如知乎,頭條,自建網站做SEO等等渠道太多了。
所有的免費流量都可以作為你創業的渠道之一。


再舉個例子吧!A在學校做了一個校園公眾空間,一個月賺上萬,那他是怎麼賺錢的呢?
流量:首先獲取流量,首先給賬號做個活動,拿1000塊出來做轉發抽獎,至於到底怎麼兌現,這就有得商量。然後找同學,和朋友轉發,快速吸粉。
現在這個賬號定位就是幫助學生,具體什麼功能,可以看看什麼表白牆,這樣那樣的牆。
盈利變現:我們可以定位在商家上面,收商家廣告,商家打廣告300元以上一次。多張圖片一起發,不要單獨發,最好得以什麼活動的形式發。
聯合本地的駕校,怎麼做呢?和駕校談價格,如果給600元,我們就幫你做招生學員,要是不願意,我就給其他駕校招。
對於駕校來說,學校kol影響是極大的。要是你都把流量攬到其他駕校去了,他們也不會這麼傻的,所以你也就具備談價格的資格。
然後呢?招代理,建個群,我們把這些有做代理意向的同學拉到群裡,到時候我們做個活動,從這600裡面拿200出來給代理,再拿100出來做抽獎。
怎麼抽獎,在我們團隊報名的學員,可參與滿一百人抽獎蘋果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

或者滿一千人抽10萬元汽車。因為招收一千人難度太大,兌現週期又長,所以不太適合,但是對於大學城附近的學校還是比較適合的。

這不就是低成本的創業模式嗎?基本不需要錢,參考大學生自媒體:大學生那些事?

真正做成他那樣一年不會少於100萬。

請靜等下一篇,怎樣才能成為校園kol。這就屬於低成本創業的途徑,只做流量和變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