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來了,妻子卻不在家

4月14日下午,在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醫院為4名援鄂隊員舉行了簡短而溫馨的歡迎儀式,併為他們戴上榮譽勳章。隊員們和同事、朋友緊緊擁抱在一起,在一句句關懷的問候中,感受家的溫暖。

圖片

上海第九批援鄂心理醫療隊隊員顧陳韻

是當天解除隔離的醫生之一。

圖片

▲醫院為醫療隊員們戴上榮譽勳章

遺憾的是,

他的愛人作為定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

此刻正堅守在社區醫院的發熱哨點上,

所以沒能前來迎接。

“援鄂期間,都是我愛人在照顧家裡,聽說我要回來了,她就第一時間向中心領導彙報,主動請命,投入到本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哨點診室工作中去了。”顧陳韻自豪地說。

圖片

2月20日晚,還在新華醫院發熱門診開展駐點工作的顧陳韻得知,市衛健委要組派心理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疫情,就第一時間撥通了院領導的電話。第二天,他就和院裡兩名同事,隨上海第九批援鄂心理醫療隊一起奔赴武漢。當時,他的母親因為老慢支急性發作還在住院中。

顧陳韻說,我也許不是一個稱職的兒子,到了武漢就沒有再過問母親的病情,直到愛人告訴我:“醫生說,媽媽明天可以出院了。”我才想起母親還在住院;我也許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讓愛人獨自承擔著雙方父母、老外婆家的一切事宜;我也許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在女兒需要的時候,沒有在身邊守候。但是我知道,自己對得起披在身上的那一襲“白衣”,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去了武漢。

圖片

▲ 顧陳韻為醫護人員提供心理疏導

作為一支心理醫療隊,隊員們雖然不能像其他臨床隊伍一樣救死扶傷,但他們卻是前方醫護人員的“心靈港灣”。24小時待命,有時半夜接到諮詢電話,一聊就是幾十分鐘、甚至一兩個小時。諮詢者的問題解決了,而自己卻失眠了。

圖片

▲ 顧陳韻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有一天,顧陳韻正在駐地準備吃晚飯,突然接到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一病區的求助電話,有一名患者出現明顯的衝動、傷人行為,他放下還沒吃上一口的飯菜就趕了過去。其他醫生提醒他:“你要當心啊,這個患者有撕扯防護服的行為。”雖然內心有些害怕,但顧陳韻和同事們還是憑藉著豐富的經驗妥善處置了這個突發事件。等回到住處時,已經是晚上11點了。

在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

醫療隊不僅針對疫情下醫護人員

普遍存在的各種焦慮問題開展心理知識講座,

還在該院病房入口處,

開設了心理諮詢臺,

並在門診一樓佈置了一間

“滬心港灣”心理諮詢室。

圖片

考慮到部分人群不願面對面諮詢、

或工作時間與現場諮詢相沖突等原因,

隊員們還通過微信平臺,

開展線上的服務。

一個月前,女兒過12週歲的生日,由於那天工作太忙了,顧陳韻一直沒時間聯繫家裡,但是女兒卻一直等著他視頻一起吹蠟燭。這天,顧陳韻為女兒送上了此生最特別的生日禮物——身穿“生日快樂”的防護服照片。

圖片

“女兒真的長大了!”最近,顧陳韻常常有這樣的感慨。有一次,愛人像往常一樣,趁中午休息趕回家為女兒準備午飯,走進廚房的那一刻還在納悶“油煙機怎麼沒有關?”原來,是女兒在自己動手做蛋炒飯。看到媽媽的時候,她笑著說:“媽媽,爸爸不在,你這樣太辛苦了,我不會餓肚子的……”

圖片

▲ 出發前,顧陳韻與家人告別

4月15日,就在解除隔離後的第二天,顧陳韻重新回到了新華醫院發熱門診,繼續在這裡堅守。他說:“武漢逆行的40天,並不意味著終點,面對還未徹底消滅的疫情,我要繼續為最後大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記者:毛信慧

部分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編輯:毛信慧 顧曉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