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克服疫情影響 以更大決心推進脫貧攻堅

央視網消息: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各地正在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雲南:向貧困堡壘發起百日總攻

各地克服疫情影響 以更大決心推進脫貧攻堅

這些天,在雲南怒江的阿打村,由當地幹部組成的15支“揹包工作隊”,每天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峽谷間穿行,他們要動員村裡仍住在山上的群眾搬遷。

阿打村所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生存條件惡劣,全村1488人全部納入易地扶貧搬遷。

雲南怒江福貢縣揹包工作隊隊員 波玉花:我覺得還是要把政策講透,講到位是對老百姓負責任。

為了讓搬下來的群眾能就業,怒江75個易地安置點都引進龍頭企業,把“扶貧車間”辦在群眾家門口。

雲南怒江福貢縣石月亮社區居民 目前恰:現在搬過來才知道這裡好,在這裡上班也有,工作也有。

新疆:小兔子書寫脫貧攻堅大文章

各地克服疫情影響 以更大決心推進脫貧攻堅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深度貧困縣新疆皮山,這幾天,肉孜買買提家又進了一批兔子,這是他去年以來養的第八批兔子了。

新疆皮山縣依提帕克村 村民 肉孜買買提·麥麥託合提:技術員教得好,現在給兔子怎麼樣看,怎麼樣給水,我都會了。

依提帕克村像肉孜買買提一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有587人,全村人均不到一畝地,皮山縣瞄準了生長快、週期短、經濟效益高的肉兔養殖。如今皮山縣8000多戶靠兔子養殖平均增收1萬多元,未來,皮山縣還將在兔產業上投入扶貧資金2.2億元。

廣西隆林:掛牌作戰產業發力 確保打贏脫貧"翻身仗"

各地克服疫情影響 以更大決心推進脫貧攻堅

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的廣西隆林麼基村,老百姓最近正忙著種桑養蠶。麼基村2623人,主要生活著苗、彝、仡佬三個少數民族。儘管種桑養蠶“短平快”,但長期種植玉米的仡佬族群眾開始卻並不願意。

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麼基村駐村第一書記 楊再弘:他們認為不種玉米無法生活。我們//給他們保留一部分地來種玉米,動員思想比較開闊的人先種植。

同時,當地按照種桑每畝補貼1800元,每戶最高不高於1.5萬元的標準“多做多補、不做不補”。慢慢地,群眾看見了收益,膽子也大起來。

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麼基村貧困群眾 楊華:玉米一年下來就是7000塊錢的收入,但現在種桑就不一樣,年底我們就應該有3萬塊錢這樣的收入啦。

今年,當地還計劃投入1.2億多元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特色產業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