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後:沒有編制保障,實行“各憑本事吃飯”模式!

事業單位改革後:沒有編制保障,實行“各憑本事吃飯”模式!

農曆新年過完,一眨眼二月又已經過去一半了。很多小夥伴們新年都給自己制定了2019的目標,工作的問題是不是在過年期間被多次提到!沒有體面的工作是不是在家庭聚餐中都難開口說自己是做啥的?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想考到公務員單位或者事業單位,可是說是鐵飯碗。2018年事業單位大改革相信大家都聽說了,很多人開始猶豫要不要考事業單位了,事業單位是不是還是曾經那個鐵飯碗單位呢?

事業單位改革後:沒有編制保障,實行“各憑本事吃飯”模式!

顧慮的產生肯定是風颳得比較大才會產生的,而且確實也有了一定的措施比如高校的教師、公立醫院的義務人員、工勤崗人員先後取消了編制,對於生產經營活動類的單位更是直接退出了事業單位的舞臺,實行了“事業單位轉企業”的模式,基本上就是跟編制說再見了。其實也可以理解改革,畢竟社會在向前發展,管理模式需要進一步適應時代的變化。健康的管理機制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硬道理。

事業單位改革後:沒有編制保障,實行“各憑本事吃飯”模式!

那麼在這樣嚴峻改革環境之下,大家各憑本事吃飯,各憑本事拿工資,之前事業單位彙總混日子的人就會減少很多了。個人能力的體現,薪資水平自然也會根據你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畢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這個事情還是很重要的,這場大變革預計在2020年全部實施完成。

事業單位改革後:沒有編制保障,實行“各憑本事吃飯”模式!

可是這個時候人員的安置問題也成為了大家很苦惱的問題,其實按照一開始的方案“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方式進行分配,對於臨退休人員也會有相應的政策,直接交由社保局進行管理,或者夠一定條件的可以享受一定的待遇,比如:提前退休,這一定是大家都願意看到的結果,也算是一種福利政策了。即使你所在的單位,進行了改革實行了轉企這樣的模式,其實也不完全是壞處,這個時候你有了更多的選擇,跟著單位走可以只要在盈利的範圍內,大家都是願意的,但如果之前的單位不太景氣的話,可以選擇去考公務員,進入到行政編制,或者是自己創業,拿到一筆補償金,可以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事業單位改革後:沒有編制保障,實行“各憑本事吃飯”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