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布裡:社會主義好!

馬布裡:社會主義好!

一、

1977年2月20日,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科尼島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誕生了一個男孩,老馬布裡給他這個孩子取名:斯蒂芬·馬布裡。

小馬布裡的童年是貧困的,小時候的心願不過是吃頓飽飯。和很多黑人家庭的孩子一樣,打籃球是馬布裡最喜歡的運動,當然,是街頭籃球。不得不說,馬布裡是很有籃球天賦的,司職後衛,運球出色,突破能力強。小學時已嶄露頭角,到了高中,在街球界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老馬布裡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期望值非常高,他決定: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支持兒子打職業籃球,讓他出人頭地。

馬布裡:社會主義好!

二、

馬布裡沒有讓自己的父親失望,他考上了佐治亞理工學院,大學畢業後決定參加NBA選秀。1996年,馬布裡以首輪第4順位被密爾沃基雄鹿隊選中,但隨即與雷·阿倫互換,被交易到明尼蘇達森林狼隊。

在明尼蘇達,等待他的是凱文·加內特,那個以“全美最佳高中生球員”身份直接進入NBA的天才大前鋒。一內一外,他與加內特的組合被認為是有統治聯盟能力的組合,球迷們已經開始憧憬他們帶領森林狼走向輝煌時刻了。

但好景不長,年少輕狂的馬布裡不甘坐第二把交椅,他想成為“頭狼”,控球時間過長、出手次數過多,頭狼沒成,卻慢慢被稱為“獨狼”。儘管他本人不喜歡“獨狼”的稱號,但他也不屑去辯解,依然我行我素,直到和加內特鬧翻,進而跟整個球隊鬧翻。

三、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兩年後,馬布裡轉投新澤西籃網隊,他相信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然而在籃網,馬布裡絲毫沒有改變,在比賽中打得更加個人主義,以致於很難融入到球隊中。又是兩年後,他被交易到菲尼克斯太陽隊,和他交換的,正是“樂於助人”的傳球大師:賈森·基德。

在菲尼克斯,發生了兩件“大事”:

2002年,姚明的NBA處子賽季,在與太陽隊的一場比賽中,攻防轉換後姚明換防馬布裡,面對姚明的防守,馬布裡突然變向,因為重心太高,姚明腳步錯亂,被馬布裡晃倒在地,太陽隊替補席鬨堂大笑,這就是後來被多次調侃的“馬布裡晃倒姚明”事件。

第二件,馬布裡因為酒後駕車而被捕,被處以10天的監禁和交通學習,這次被捕是馬布里加速“墮落”的一個縮影,同時也加速了他再次被交易出去。

馬布裡:社會主義好!

四、

2004年1月6日,太陽隊與紐約尼克斯隊進行了一筆牽涉八人的交易,尼克斯隊得到馬布裡。此時的馬布裡早已是全明星後衛,能回到家鄉打球,這讓他異常興奮。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恪守“團隊籃球”準則的拉里·布朗教練。

誰也沒想到,前一個賽季還能打進季後賽的尼克斯在新教練拉里·布朗的執教下成績卻一落千丈。球隊的糟糕表現加劇了馬布裡和布朗教練之間的矛盾。公開的爭吵使得馬布裡的社會名譽急劇下降,紐約日報的記者甚至稱他是“紐約最受人唾棄的運動員”,他還被評為“NBA最差隊友”。

在紐約的5年裡,馬布裡並沒有取得成功,那時的他也許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成功。麥迪遜廣場花園球館,作為NBA最負盛名的球館之一,馬布裡並沒有成為這裡的主人,相反,卻成了這裡的棄兒,“紐約不是家”!

2009年2月底,馬布裡被尼克斯隊買斷,隨後甩給凱爾特人隊。在凱爾特人,馬布裡的上場時間越來越少,他知道,自己的NBA生涯就要劃上句號了。

五、

在波士頓短暫停留之後,被視為毒瘤的馬布裡已經無球可打。酷愛籃球的他突然沒有了精神寄託,整天無所事事,神經錯亂地玩起了直播,視頻展示自己的24小時生活:喝酒、跳舞、嚎叫,甚至吃凡士林,直到崩潰大哭。所有人都認為他已經瘋了,至此他的人生跌入谷底。

沒人理解他曾經和球隊交惡是因為自己父親重病竟然沒人告訴他,而只是為了不影響球隊比賽,導致父親去世他沒能見最後一面;沒人關注他整個NBA職業生涯場均助攻超過7次卻一直被成為“獨狼”;沒人相信他不是混蛋,沒人相信!

那天晚上他做了個夢,夢到上帝對他說:走吧孩子,離開這裡吧,走的越遠越好。

馬布裡:社會主義好!

六、

多遠才算遠,跨越重洋去地球的另一端可好?對,離開這該死的地方,去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重新開始,去遙遠的東方,就去中國!

中國?馬布裡最初對中國的認識只限於知道姚明而已,是的,那個被自己晃倒過的大個子。上帝都沒有想到,多年以後他要在這個大個子——中國籃協主席的手底下打工。

他想打籃球,他離不開籃球,2010年1月27日,馬布里正式加盟山西男籃,開始了自己的CBA之旅。讓他吃驚的是,在中國認識的球迷比美國還多,而且中國的球迷對他的熱情讓他心生溫暖,感謝上帝的指引,馬布裡看到了久違的光。

代表山西隊打的15場比賽,馬布裡場均拿下22.9分和9.5次助攻,之後加盟佛山,賽季場均25.2分5.7個籃板,年逾30的馬布裡狀態依舊很好,並沒有成為大家眼中CBA的“養老者”,他仍然懷有夢想。

七、

2011-12賽季初,憑藉在佛山隊時對陣北京隊一場51分和一場32分的出色表現,以及對大城市球會的嚮往,雙方一拍即合,馬布里正式加盟北京首鋼男籃,已經34歲的“老馬”踏上了自己的“北漂”之路。

加盟北京男籃的第一個賽季,馬布裡和主教練閔鹿蕾就形成了很好的溝通交流,在馬布裡的帶領下,北京隊的戰鬥意志明顯提升,整體發揮出色,歷史性地打進了總決賽。面對CBA傳統霸主廣東男籃,4:1擊敗對手,豪取總冠軍。

4年3冠,馬布裡帶隊開創了北京王朝,在北京隊,他不只是一個球員,更是一個領袖,他給北京帶來的不只是冠軍,更是一種氣質,引領方碩、翟曉川、朱彥西等人的成長,帶給他們誓不放棄的精神,這些都是北京男籃的財富。而馬布裡也徹底完成了自我的救贖,從NBA“獨狼”到CBA“馬政委”,從“紐約棄子”變成了“北京英雄”。

馬布裡:社會主義好!

八、

從北京首鋼到北京北控,馬布裡沒想到自己能堅持那麼久,直到在這裡退役。當“96黃金一代”繁華漸漸落去,而他卻在中國煥發了新生,倔強而驕傲地延續了自己的籃球生命。

同時在社會主義的薰陶下,馬布裡把自己變成這裡的一份子,坐地鐵、說相聲、喝功夫茶、看望白血病患兒…,徹底融入他的“北京生活”。他如願拿到“中國綠卡”,成為CBA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外援,這裡已經不僅僅是他打球的地方,更像是家。

馬布裡:社會主義好!

從球員到教練,馬布裡完美地完成了身份轉換,繼續著自己的籃球之路。

談到留在中國的原因,馬布裡這樣說道:“起初,我來中國只是為了打球和建立自己的品牌。但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我來到中國,能幫助這些球員一起為籃球事業創造積極的改變。如今作為教練,我既是老師,也更像長輩,更是心理指導和精神領袖,我接受並樂於幫忙。love is love!”

馬布裡:社會主義好!

九、

時間過得飛快,馬布裡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快十年。作為球員,他在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作為教練,他還是一名菜鳥。無論如何,馬布裡信心百倍,因為他早已不是那個不知前路的流浪者,如今他有足夠的底氣再創奇蹟。

十年間,中國給了他足夠的包容和尊重,他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蛻變。如今,馬布裡的故事還在繼續,我很好奇他還能書寫怎樣的傳奇?讓我們一起見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