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十二角兌換紙幣一元,東北的珍品一二匯兌券發行始末

曾經筆者一直認為,全世界的貨幣進制都是10進制抑或100進制,比如1元-10角,1角=10分,1盧布=100戈比,1美元=100分


中學時代學習歷史後,發現英國的舊英鎊幣制,不是如此,舊英鎊每1英鎊=20先令,1先令=12便士,也就是1英鎊=240便士



在筆者開始收集近代紙幣後,同樣發現了近代紙幣也似乎有類似的進制

銀元十二角兌換紙幣一元,東北的珍品一二匯兌券發行始末

這張紙幣在下方標註“此券每元作奉小洋十二角”小洋即為單毫或者雙毫銀幣(也就是一張紙幣等於單毫12枚,雙毫6枚),而根據當時的東三省物價,小洋一角可以兌換當十銅元18-25枚,我想當然的認為,這是中國東北效法英國,實行了雙重進制,可是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銀元十二角兌換紙幣一元,東北的珍品一二匯兌券發行始末

1916年,東北奉天(今天的遼寧省)省金融情況急轉直下,財政捉襟見肘,為了應對財政崩盤,奉天省長張雨亭想了又想,只能靠東三省官銀號印票子了……

銀元十二角兌換紙幣一元,東北的珍品一二匯兌券發行始末

於是印鈔機開動,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美各國繼續進口生活必需品,東三省業出口了大量的大豆,豆油和豆餅,但是東三省財政狀況風熱那不見好轉……

銀元十二角兌換紙幣一元,東北的珍品一二匯兌券發行始末


銀價上漲造成市面上白銀流通越來越少,奉票的購買力日趨下降;而國內則因北洋政府嚴令中、交兩行停止兌現,導致發生了“京鈔風潮”奉天也出現了擠兌狀況


1916年5月,張雨亭命令奉天總商會和日本商業會議所協商,議定每日兌付一萬元銀元;令中國銀行奉天支行和交通銀行奉天支行籌集現銀運造幣廠鑄造銀元用以滿足流通;東三省官銀號發行五角小票以輔助現銀,收回十元大票以防止擠兌。但雙毫銀幣仍然缺乏,市場擠兌仍然時有發生,投資商手持銀元,將奉票和打樣的比價一再推升……


於是1918年1月22日,東三省官銀號正式公佈開始發行“一二大洋匯兌券”用新幣代替舊幣,匯兌券與奉小洋票比值為10:12,

銀元十二角兌換紙幣一元,東北的珍品一二匯兌券發行始末


此時匯兌券就是不兌現的紙幣,市面上姻緣停止流通了……其實可以這麼說,東北的廢兩改元在1918年已經實現了,比南京政府的廢兩改元早了整整15年(雖然撕下了銀元仍然作為貨幣流通,但是文件規定銀元退市……)


東三省官銀號將現銀存於上海作為“一二匯兌券”發行的而準備金,上海市民隨時可以買賣。每元摺合現銀7錢2分但不能在奉天兌換現銀


原來的小洋票改稱“四釐債券”,每年兩次付息,不兌現也可作匯。

同時文件規定規定奉票為不兌換紙幣,這樣東三省的物價才稍有穩定,擠兌逐漸平息……


東北的廢兩改元就這樣完成了……


之後,同年奉天省按市價沈平銀60萬兩合現銀元81萬餘元,奉天省財政廳追加19萬元,總資本計為現大洋100萬元。1919年1月,增加至140萬元。在此期間,東三省官銀號的奉大洋幣值穩定,實力充沛,成為全東北地區金融樞紐,發行的貨幣不僅流通於東北三省,還延伸至熱河、河北、上海等省市。


奉票作為一種銀本位貨幣,以銀元為單位面值,所以東三省官銀號發行的匯兌券理論上可以持票兌換銀元,比較像今天的港幣,上面也寫著“憑票即付”字樣,這就意味著奉票的發行機構有義務兌換“大洋”出來。


但是隨著張作霖和奉軍的軍事行動逐漸擴大,奉票需要製成的軍隊也就越來越龐大,為了應對,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戰敗後的整軍經武行動,第二次直奉戰爭,爭奪華中的戰爭,抵抗北伐軍的戰爭,奉票的總髮行額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銀元十二角兌換紙幣一元,東北的珍品一二匯兌券發行始末

1916年底奉票發行1508萬元,1922年底奉票發行3600萬元,1924年11月奉票發行22328萬元,1925年奉票發行51372萬元,到1928 年更是狂增到130億元。


東三省官銀號為這一時期東北地區最大的銀行,不管是從哪方面來說,其綜合實力已達到了全盛時期。然而這個時候東三省官銀號的主要任務就是增加貨幣發行,支持奉系軍閥征戰。第一次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郭松齡反奉戰爭,軍費支出驚人。


然而,東三省官銀號在1928年肯定沒有130億銀元,別說東北,全中國都沒有,那怎麼辦呢,通貨膨脹唄!


1928年7月24日,張學良就任東北保安總司令主政東北。這正是奉票暴跌經濟衰弱之際,張學良苦嘆:“奉票跌落真是無法挽救。”


於是,張學良召開東北三省經濟財政金融負責人會議,成立遼寧省城四行號聯合發行準備庫,負責新貨幣印製發行等工作,準備庫發行 5元、10元兩種四行號準備庫現大洋兌換券,與現大洋同樣流通,隨時不限制兌現,四行號聯合發行準備庫成立後公佈了“奉票維持方法”,奉票與現洋的比價大體維持在50:1


銀元十二角兌換紙幣一元,東北的珍品一二匯兌券發行始末

一二匯兌券就這樣被50:1兌換為東三省官銀號“新大洋券”……到此壽終正寢


一二匯兌券見證了東北經濟最好的一段時期,見證了張作霖從東北王到安國軍政府大元帥,也隨著近代東北經濟不可挽回的崩潰而一步步走向深淵,從而被新的貨幣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