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勝利:百年前哈爾濱大鼠疫為何迅速控制——

歷史上,鼠疫曾有過 3 次大爆發,導致上億人死亡。第一次在東羅馬拜占庭,相當於我們南北朝時期,光他們首都死亡人數20萬以上;第二次在中世紀,綿延三百餘年,起頭三年裡歐洲就喪生了數千萬人;第三次波及最廣,1910 年從西伯利亞肆虐而至中國的東北。之後,擔任清廷防疫大臣的施肇基找到了時年31歲的伍連德,伍到達哈爾濱後,僅用 67 天,就將這座城的鼠疫徹底扼殺——

▲2008年,為紀念抗擊SARS五週年,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和中華醫學會聯合拍攝完成大型數字高清紀錄電影《伍連德博士傳》

科學的勝利:百年前哈爾濱大鼠疫為何迅速控制——

在傅家甸內成立的濱江防疫疑似病院


科學的勝利:百年前哈爾濱大鼠疫為何迅速控制——

伍連德在簡陋的實驗室中進行研究

(圖片來源:《哈爾濱傅家甸防疫攝影》)

防治措施不一而足,我們這個舉個小例子:伍連德親自發明瞭一種防護口罩,令每一個參與防疫救護者必須帶。這種老百姓稱之為“呼吸囊”的口罩被後人稱之為“伍式口罩”。在東北的鐵嶺,政府下令每個人都得帶,如有不遵守者,即以違警論處。

科學的勝利:百年前哈爾濱大鼠疫為何迅速控制——

伍氏口罩


科學的勝利:百年前哈爾濱大鼠疫為何迅速控制——

檢驗解刨老鼠室

(圖片來源:《哈爾濱傅家甸防疫攝影》)

1911年3月1日,鼠疫死亡人數零報告。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典範。這次鼠疫犧牲了6萬人的生命,但是在當時的中國,哪怕是今天的我們用最苛刻的眼光去看,都得承認已經是個奇蹟了。要知道歐洲三年鼠疫,犧牲了2500萬人。一個月後,“萬國鼠疫研究會”在奉天(瀋陽)召開,11個國家的代表出席大會,伍連德任大會主席。這是中國歷史上在本土舉辦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學術會議。


科學的勝利:百年前哈爾濱大鼠疫為何迅速控制——

伍連德(1879—1960)

2007 年,諾貝爾官方公佈了 1901~1951 年的所有獲得提名的科學家。在生理和醫學獎中,50 年來,只有一位中國人的名字出現在這份名單中。他獲得提名的理由是「Work on Pneumonic Plague and 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Tarbagan in its transmission」。

1935 年,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提名:伍連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