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年腳步的臨近,盤點兩種逐漸消失的春節民俗?

1.掃塵。這是從古代流傳到現在很重要的一個民間習俗。過去,人們年前掃塵,就意味著新年腳步的臨近,大人累著,小孩樂著。民間有“臘月不掃塵,來年招瘟神”,所以家家戶戶都對掃塵很重視。在新春掃塵,有“除舊佈新”的寓意,可以把過去一年的“窮運”與“晦氣”統統掃地出門。破房舊屋,撣蛛網,掃灰塵,經這一掃,房間乾乾淨淨,立馬讓人氣爽。

隨著新年腳步的臨近,盤點兩種逐漸消失的春節民俗?

掃塵

2. 貼窗花。貼窗花以前是過年最盛行的民俗活動。一般請剪花高手或年長者,用集市上購買的紅紙或彩紙剪成種吉祥動植物,常見的有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等。剪好窗花,貼在窗戶上,喜慶的氣氛就起來了,小孩子拍手歡笑著,大人樂呵呵著。大人小孩子就等著過年了!

隨著新年腳步的臨近,盤點兩種逐漸消失的春節民俗?

貼窗花

其實,以前的人們,無論是掃塵,還是貼窗花,說白了都是因為人們的居住條件差,一年四季忙碌著,平時很少有時間去收拾屋子。只有到了臘月,大寒到了,田地凍了,人們才空閒了,有時間來來掃塵或貼窗花,給新春歲末添點喜慶的氛圍。

隨著新年腳步的臨近,盤點兩種逐漸消失的春節民俗?

糊窗花

今天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衣行住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的寬敞明亮,吃的四季有花樣。房子不需要掃了,窗戶也被各色精美的年畫代替了!

掃塵和貼窗花,這種年俗,也會慢慢的流失!

大家認為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