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出征、最後一個歸來。德陽醫者白衣逆行,隊伍最前面,有個孑然而堅定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蔓延後,得知德陽將組建醫療隊支援湖北,作為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的何清,第一時間主動請纓。2月2日,她作為德陽首名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隨四川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前往武漢,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在武漢經歷了艱難的59天,3月31日,完成任務的何清安全返回四川。4月14日,在闊別家人73天后,她終於回到了德陽。從擎旗出發到載譽歸來,她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有哪些難忘的人和事?人們眼中當之無愧的“英雄”,對“英雄”又有怎樣的理解?晚報專訪何清,聽她講述自己的故事……
支撐我們的
是職業的使命感和榮譽感
記者:各地援湖北醫療隊都是臨時組建的,到了武漢以後,馬上跟當地醫護人員一起工作。此前大家素不相識,你們是如何配合工作?
何清: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和醫院,但目標是一樣的,大家都在認真、盡責地努力工作著。我們醫療隊按人員情況分工、調配,保證發揮最大作用。我們還建立了一個微信群,不管是病人情況、檢查指標、注意事項,都會在群裡討論。
杜宇老師是我們的副領隊,她是華西四院急診與重症醫學科主任,也是我在湖北省醫院這個病區的負責人。她以前是國家應急隊隊員,業務能力非常強,有什麼情況給她打電話、發消息,她總是在第一時間接聽、回覆,“隨時在線”的感覺。她給我們的不僅是業務上的幫助,敬業精神也深深感染著我們。因為一起在武漢“拼過命”,所以我們隊員間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武漢當地醫護人員也讓我們非常感動。他們不像我們,有的家人被確診、正在別的醫院隔離治療,有的因為小區封閉管理、家裡生活遇到很多實際困難……他們一邊跟我們一樣堅守崗位,一邊還要操心、牽掛很多,但沒有人抱怨,都在默默做事。我們撤離武漢後,休整不到一週的他們,又頂上了我們的崗位。
在武漢“拼過命”
讓我有了更深的領悟
記者:你剛才提到,大家在武漢一起“拼過命”,這段經歷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何清:在醫生眼中,生命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次的經歷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的領悟。它有時候非常堅強,有時候也很脆弱。作為醫生,我會更加敬畏生命,“護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職責需要我們實實在在地去努力。讓患者恢復健康、像以前一樣工作生活、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我們的意義就在於此。這種職業榮譽感,不是物質上的回報能夠代替的。
愛是傳遞
忘不了武漢的人和事
記者:在武漢,你在湖北省人民醫院工作的病區,情況是怎樣的?
何清:我們所在病區共收治了59名重症患者,其中28名是極危重症。通過救治,41名患者治癒出院。我們病區關閉後,剩下的少數患者轉到其他醫院繼續接受救治。
雖然我們和患者都很努力,但遺憾的是,還是有7名重症和極危重症患者去世。除了新冠肺炎,他們都有非常嚴重的各種基礎疾病。有位八旬老人,此前就患有腦梗塞後遺症,偏癱在床,心肺功能很差,雖然經過全力救治,但最終還是去世了。每每遇到這種時候,作為醫生心裡都很難過,也很無奈,只能幫助他安詳、乾淨、有尊嚴地離開。
記者:你和隊友們在救治患者的過程中,遇到過讓你們很難忘的人或者事嗎?
何清:太多太多了。武漢的老百姓非常懂得感恩,我們做的一點點小事、哪怕一個普通的查房,他們都會對我們不斷表示感謝。
我們病區有個“精神小夥”,很年輕,初期病情很重,因為之前從來沒有生過病,自己很驚恐。但他身體基礎很好,我們很有信心,不斷鼓勵他,他也很配合,後來康復了,臨出院前,他拿出一件新的白色羽絨服,讓我們每個醫護人員在上面簽名。他說,你們戴著口罩、穿著防護服,我看不到你們的臉,但我希望記住你們每一個人的名字。這讓我們非常感動,也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
有個叫老呂的病人,病情很重,有創呼吸機用了20多天,妻子和女兒也是確診患者,分別在其他醫院治療。後來終於聯繫上他,一家人通過視頻電話“團聚”,這也給他帶來了信心。他的妻子、女兒出院後第一時間就去捐獻了血漿,她們說,“醫護人員救了我們,我們也要去救更多的人。”
“5·12”地震後,我的家鄉綿竹作為極重災區,受到全國人民的關心和幫助。我們這次到武漢幫助抗擊疫情,通過我們救治、康復出院的患者又去幫助更多人,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愛的傳遞。
遺憾還是有的
盼望將來回去看櫻花
記者:元宵節、情人節、婦女節,幾個重要的節日都沒能和家人、姐妹、同事一起過。錯過了這麼多美好的時光,你覺得遺憾嗎?
何清:現在通訊很發達,雖然沒在家人身邊,但只要有時間,我都會通過視頻跟他們“團聚”。畢竟我們正在做一件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只要大家都平安,節日以後什麼時候都可以再過。特殊時期,“大家”比“小家”更重要,只有“大家”好了,我們的“小家”才能更好。
記者:雖然在武漢待了59天,但始終過著醫院—住地“兩點一線”的生活,直到撤離也沒逛過街、沒看過櫻花。這算是一種遺憾嗎?
何清:遺憾肯定是有的,但也沒辦法。撤離的通知來得有些突然,當時心情很複雜。此前四川好幾批隊員已經返回了,自己也很想家、想回來,但當時病區還有10名患者沒有出院,病情已經很穩定,只是核酸還沒有轉陰,我們原本打算將他們都送出院再撤退,心裡還是有些遺憾。
有過這樣一段經歷,對武漢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我們和不少患者還有當地醫護人員、酒店工作人員、志願者結下了很深厚的情誼,很盼望有機會再去武漢,和他們相聚,好好看看這座偉大的城市,欣賞美麗的櫻花。
比起“英雄”
更渴望理解和尊重
記者: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醫護人員不畏危險、逆行而上,被大家稱為新時代的英雄。你曾在日記中提到,與“英雄”和各種榮譽相比,你們更渴望理解和尊重?
何清:是的。這次雖然有全國各地4萬餘名醫護人員去了武漢,但更多的醫護人員還是留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看似平常、但同樣艱鉅的工作。大家都在履行護佑生命的職責,抗擊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實際上,我們每天都做著平凡的工作,但醫學是一門在實踐中不斷進步發展的科學,醫護人員畢竟也是人、不是神,我們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比起在某一個重大事件中把醫護人員稱為“英雄”或者“最美逆行者”,我們更渴望在日常工作中,能夠得到大家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最後,還是要謝謝大家,謝謝每一個關心、鼓勵和支持我們的人!
本報記者 張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