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来源 | 《万物》等

编辑 | Mirror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首先要为蚊子“澄清”的是,它们并不会“叫”。和苍蝇、蜜蜂的嗡嗡声一样,我们所以为的叫声其实是它们拍打翅膀发出的声音。

要是大晚上有苍蝇、蜜蜂在周围嗡嗡嗡,睡再香肯定都得惊醒。可“瘦小”蚊子的声音那么细弱,为什么有时也会让我们醒过来?

蚊子声音虽弱,但频率可是同体型昆虫中的佼佼者,每秒拍打翅膀的次数高达800次!每种生物发出的声音都有自己特有的频率范围,蚊子标志性的嗡嗡声我们一听到便会警觉。

我们容易被蚊子吵醒还有个很关键的原因——它们总喜欢绕着人的脑袋飞。往期我们介绍过蚊子会通过二氧化碳定位目标,嘴附近可是绝佳靶点,加上睡觉时人的身体都被裹得严严实实,蚊子只能从“头”下口。贴着脸,意味着离耳朵近,夜深人静之时,蚊子的“耳语”就更“动听”了。

蚊子不对劲吧?为什么要发出声音暴露自己?


鸟类求偶还会鸣唱,就不许蚊子“唱”情歌?反正唱再大声,你也打不到。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一觉醒来,眼皮为什么会单变双或双变单?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双眼皮(重睑)本质上是上眼皮(眼睑)的褶皱,没有这道褶皱的就是单眼皮(单睑)。而欧美版的“双眼皮”和我们不太一样,他们的这道沟在更高的位置,给人一种眼窝深的感觉。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白种人和亚洲人的双眼皮结构 | 图源:Cat Nguyen Burkat and Pimkwan Jaru-Ampornpan,2015


有双眼皮的人,负责睁眼的提上睑肌发达,且眼皮下的脂肪较薄,眼皮会在提上睑肌的牵拉下形成褶皱。而单眼皮下的脂肪要厚一些,提上睑肌也不太发达,所以不会形成褶皱。

单双眼皮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有时睡一觉起来,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双变单或单变双。

这些情况一般是因为眼皮水肿。轻微的眼皮肿胀就足以将褶皱撑开,让双变单。它也可能让提上睑肌绷得更紧,让单成双,甚至双成三。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你的眼睛没有休息好,或者前一天吃得太咸、喝得太多。

这些变化当然很快就会恢复原状,想要长久单变双还是要靠双眼皮贴或割双眼皮手术。后者需要切除掉一道眼皮组织,或在底下埋个线。

尽管双眼皮确实会给人一种眼睛更大的错觉,但千篇一律的审美可太无趣了,单眼皮也有自己独特的美。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杯盖上的酸奶为什么更浓稠?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要说酸奶的“精华”,那肯定是杯盖上的一层。

先来说,酸奶是怎么跑到盖子上的。乳酸菌再皮也是不可能跳上去的,大家很容易想到,这是运输过程中晃上去的。

酸奶是一种很黏稠的流体,很容易附着在杯盖上。流体黏度越大,意味着它内部的摩擦力越大,流速越慢。而在杯盖和杯壁处,酸奶还要克服与接触面的摩擦力,更容易滞留在那里,这就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酸奶粘上杯盖后,在重力的辅助下,流动性强且能蒸发的水分渐渐溜走,剩下的酸奶就得到了浓缩。

即使不倒置,酸奶和牛奶一样,放久了都会分层,去掉多余的水分就可以得到浓稠的“老酸奶”。

为了解决杯盖上的浪费,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粘杯盖。这是一种超疏水材料,灵感来自能够自洁的荷叶。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不粘酸奶杯盖


所以请珍惜现在的酸奶盖,以后想舔可能都舔不到了。


虾蟹煮熟后为什么会变红?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虾和螃蟹都属于甲壳动物,听这名字你就知道它们都身披铠甲。虾蟹身体里没有骨头,这身铠甲就是它们的外骨骼,青色的外表可以帮助它们隐藏在水底。

然而,一进入热锅,青色的虾蟹就瞬间变得鲜红。这种红来自一种叫做虾青素的色素,不要被“虾青素”这个名字迷惑了,它实际上橙红色的,属于类胡萝卜素家族中的一员。生物界的红色、橙色、黄色大都出自它们之手。

在活着的虾蟹中,虾青素被一些蛋白质(如甲壳蓝蛋白)包裹,红色被掩盖。而加热会破坏这些蛋白质的结构,给虾青素“松绑”,显出本色。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火烈鸟 | 图源:pixabay


火烈鸟的红色也来自它们食物中的虾青素。它们的胃液能够消化与虾青素结合的蛋白质,为自己染上鲜亮的红色。

不过,红色虾蟹可未必是熟的,天然红的螃蟹也不少,比如圣诞岛红蟹: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圣诞岛红蟹 | 图源:Wikipedia


还有下面这位:


蚊子叫声那么弱,为什么能把人吵醒?| 趣问万物

蟹老板:我才没熟!

不过瘾?关注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网打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