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應有雙重標準!中國使館賬號被封后又恢復,推特道歉了

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的官方推特賬號13日突然被停用,引發網友關注。使館方面向推特公司進行交涉後,推特公司正式向使館致歉,表示只是系統“技術失誤”,隨後恢復了使館賬號正常使用。目前(14日),該賬號已經恢復正常。

使館方面對此回應表示,對推特公司所說的“技術失誤”深感遺憾,“言論自由”既不應該被濫用,也不應該具有雙重標準。

言論自由不應有雙重標準!中國使館賬號被封后又恢復,推特道歉了


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的推特

使館官方推特對此發佈中英文貼文寫道,“4月13日上午,推特公司在未告知任何具體原因的情況下,凍結了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官方推特賬號(@ChinaEmbSL)。使館兩次向推特公司提出交涉,要求對方澄清具體原因。4月14日凌晨,推特公司正式向使館致歉,表示只是系統“技術失誤”,並隨後恢復了使館賬戶正常使用。”

貼文表示,“使館對此類‘技術失誤’深感遺憾,並重申,‘言論自由’既不應該被濫用,淪為蓄意散佈虛假信息和仇恨言論的‘擋箭牌’,也不應該具有雙重標準,只對某一方、某一種聲音有利。”

貼文還指出,“使館也注意到,在使館官方賬號凍結後,個別深中‘政治病毒’的人視之為‘重大勝利’,為此狂歡自嗨,十分荒誕可笑。推特是否凍結賬號,這既無法影響中國駐斯里蘭卡使館致力於中斯友好和務實合作的不懈努力,更毫不妨礙中國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引領作用。”


延伸閱讀:

推特“定向刪號”暴露了多少虛偽

2019年9月,社交媒體巨頭推特又開始大規模刪號。近日,因“在香港示威運動中挑撥製造不和”,4301箇中國賬戶被推特公司永久關停。而就在上個月,推特和臉書剛剛封禁了近千個在中國內地創建的賬號,理由同上。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些賬號只是說出了西方媒體“不願”報道的真相罷了。

“定向刪號”的理由,荒謬得不值一駁。有人感嘆,對於各種言論,美國社交平臺以往還是“優雅地管制”,如今卻成了“粗鄙地壓制”。殊不知,這只是自帶濾鏡的想象,實際上,這些平臺自誕生之日起,操作方式就是如此這般,從來哪有“優雅”可言?曾經,為方便伊朗示威者組織發動遊行,推特曾將系統升級推遲了24小時,希拉里稱讚這一做法為“美國在網絡時代外交的基本模式”;今年年初,臉書刪除了500多個與俄羅斯有聯繫的主頁及賬號,理由是“經常散佈反北約情緒,發佈抗議活動與反腐等內容”……不難看出,這些社交媒體一直都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工具,在對內容的規制和管理上,有清晰、細緻且立場鮮明的技術化程序,從來不存在超脫於現實的“言論自由”。

而這些社交媒體的表現正是一堂看清西方“言論自由”的公開課。“一個人揮舞胳膊的自由止於別人鼻子的地方”,任何社會都沒有絕對的自由。列寧就曾指出,不要把新聞自由看作是一種“絕對的東西”,而應採用“一般階級分析和評價”的方法,深刻認識其階級實質。西方媒體雖然整日自詡“客觀”“中立”,但實際上無一例外地深受西方意識形態、國家利益及商業力量影響。經過長期的磨合,西方媒體與政府之間早已形成了微妙的政商關係。政府保護作為企業的媒體的利益,媒體則默契地配合政府的內外戰略。在“政治正確”的議題面前,媒體暢所欲言,可一旦出現有悖於國家利益的言論,媒體便會自覺充當“看門狗”,以“新聞專業主義”的技巧來維護西方強權的顏面。

媒體有立場不奇怪,但西方媒體的虛偽在於,明明在“有選擇”地做新聞,偏要打著“新聞自由”之類的旗號招搖撞騙、蠱惑人心。而媒體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姿態,其實也是西方國家的一貫作派。不少國家常把“民主”“自由”“人權”掛在嘴邊,一副高高在上的傲慢模樣。但實際上呢?這些國家又熱衷於滿世界發動顏色革命,甚至點火藥桶,進而坐收漁翁之利。這個過程中,“民主”“自由”“人權”等冠冕堂皇的說辭又會變成他們攻擊別國的工具。如果真要形容西方這種虛偽嘴臉,他們自己的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倒很應景——臆想中的華麗美好與現實中的醜陋赤裸的完美結合。只不過,眼下人云亦云的觀眾越來越少了。

轉自 北晚新視覺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