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畫出鄉村振興的最美圖畫

四平日報通訊員 金大慶 郭建鑫

盛春4月,正是備春耕生產的關鍵時節,梨樹縣緊緊圍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目標,推進全縣農業向綠色轉型發展。以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為核心,科學謀劃特色備春耕生產,在全縣掀起了備春耕熱潮,形成了“備物資、備資金、備技術”和“早謀劃、早啟動、早動手”的新局面,多措並舉,開足馬力,奮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總目標。

農資充足備春耕。為保障農資供應,梨樹縣在疫情期間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及時開闢綠色通道,有效解決生產原料和產品運輸問題,指導農資經營企業和農戶,創新銷售方式,通過網上銷售、手機微信和快手直播等多種方式開展種子、化肥銷售和配送工作,保證春耕需求。

“我們合作社在3月底就已經完成備春耕農資儲備和農機檢修工作,等到地溫達到10攝氏度以上就可以開始大面積播種了。”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盧偉說。截至目前,全縣種子入戶率已達95%,剩餘5%也已經完成預購;化肥入戶率達85%,剩餘15%已經預購。

農機檢修利春耕。梨樹縣農機部門的技術人員走村入戶,開展檢修農機服務,指導農業農機合作社、農戶做好春耕作業前機械的檢修、保養、調試,並及時處理機械故障,排除安全隱患,保證農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到春耕生產中。

梨樹縣宏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文鏑說:“我們合作社在4月初就已經完成所有農機具的檢修工作,今年我們還引進一套自動駕駛系統,現在正在進行調試,投入使用後,可大大提高播種效率。”截至目前,全縣農機部門共組織技術人員入戶培訓指導1000餘次,開展網上視頻培訓,受益人員達13萬人次。

資金充足保春耕。梨樹縣農村信用社、縣農業銀行、縣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部門積極行動,多方籌措資金滿足備耕生產資金需求。

“到3月底,我們行為備春耕生產已投放貸款53筆,金額達3581萬元,盡最大努力保證農戶需求。”縣郵儲銀行行長趙紅說。截至目前,全縣共籌備春耕生產資金6.5億元,其中農民自籌3億元,銀行貸款3.5億元。

結構調整促春耕。梨樹縣突出區域特色,穩步發展雜糧雜豆、油料、馬鈴薯等產業,逐漸形成了以劉家館子鎮、林海鎮為中心的雜糧雜豆種植區。圍繞城市需求,重點發展棚膜經濟,打造梨樹特色農產品品牌,如九月青豆角、梨樹白豬等,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競爭力,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梨樹縣宏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文鏑介紹,今年合作社主要以種植玉米和黃豆為主,計劃種植玉米4300畝,黃豆300畝。全縣今年計劃種植總面積為393.6萬畝,其中玉米327.8萬畝、水稻14萬畝、大豆6萬畝、薯類4.5萬畝、花生9萬畝、瓜菜30萬畝、雜糧雜豆2.3萬畝。

農技培訓助春耕。今年梨樹縣加大“梨樹模式”、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農業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全縣計劃實現秸稈覆蓋免耕栽培面積200萬畝,計劃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20萬畝。為保證春耕生產順利進行,梨樹縣還組織農業專家和科技人員通過網上講課、微信群指導等方式進行培訓。重點講解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栽培技術,引導農民科學安排播種期、科學應用除草劑,提前做好抗春旱、春澇的準備工作。

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說:“我們聘請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在線上‘大講堂’授課,已舉辦15期,共有7500人參與學習;同時,為全縣44個貧困村5200人開展網上授課,指導貧困村科學種田。還組織農技人員對全縣21個鄉鎮的‘梨樹模式’地塊進行實地踏查,保證‘梨樹模式’在全縣鋪開。”

市場監管惠春耕。開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對農資市場監管實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大對重點時節、重點區域、重點市場、重點品種的專項整治和監管力度。加大對禁用農業投入品清繳力度,實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買制度,從源頭上防止非法農藥產品進入流通領域,保證高毒農藥的源頭清、過程明和可追溯,實現農藥經營環節的制度化、規範化。

春光不負,農時不誤。落實防控任務、搶修農機備耕、線上銷售農資、線下運送物資……這是當下梨樹縣備春耕生產的生動寫照。梨樹縣委、縣政府正在帶領梨樹人民有條不紊,步履堅定地戰疫情,忙春耕,梨樹縣正“硬核”畫出鄉村振興的最美圖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