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作業有多“奇葩”?數大米、畫月亮……這些事情你幹過嗎

江澤民說:“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發生了從應試教育逐漸邁向素質教育的改變。

素質教育,不同於應試教育,不唯分數論,側重於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更注重於因材施教,尊重不同,發展潛能。

因此,現在的孩子上學不僅僅侷限於他們家長小時候那種坐在四四方方的教室裡聽老師授課了,現在孩子們的課堂也搬到了教室外,搬到了各種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也搬到了家裡。

孩子的作業有多“奇葩”?數大米、畫月亮……這些事情你幹過嗎

與此同時,不少家長可以發現,現在孩子的作業也越來越“奇葩”,比如模仿名畫、數大米、畫月亮等。

湖南株洲有一所小學,老師佈置了一份與往日不同的美術作業,要求學生自己找一幅世界名畫,然後在不花錢的情況下,用自己所能拿到的東西來“還原”名畫。

家長對於這項作業,有些不解,覺得費時又費力,還學不到什麼。但是學校這邊的看法卻截然不同。

孩子的作業有多“奇葩”?數大米、畫月亮……這些事情你幹過嗎

孩子的作業有多“奇葩”?數大米、畫月亮……這些事情你幹過嗎

美術老師說這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實踐作業,它不僅寓教於樂,在減輕孩子們的課業壓力的同時,讓孩子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名畫,還可以讓孩子們在再創作的過程中揣摩原作者的想法,學會原作者的創作思路以及色彩搭配。

此外,為了讓孩子們瞭解月亮的變化,老師還佈置了相關作業,讓孩子們每天觀察月亮,記錄下月亮的狀態。以前,學生只是被動地從書本上看到月亮從月牙兒變成圓盤在變成月牙兒的過程,現在學生則是通過自己的觀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月亮的圓缺變化,怎麼能夠不印象深刻呢。

孩子的作業有多“奇葩”?數大米、畫月亮……這些事情你幹過嗎

說不定,學生在觀察月亮的過程中,還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或者是激發學生新的興趣愛好。

越來越多的課外實踐作業開始進入孩子們的視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認識事物最好的途徑是實踐,實踐出真知。

實踐作業不僅考察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還能夠鍛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實踐作業還能夠幫助孩子深入理解書本上的知識,將“二維知識”擴展成“三維知識”、“四維知識”等。

情感的代入也讓孩子們更加懂得勞動的不易,更加珍惜所得,更具有教育意義。

孩子的作業有多“奇葩”?數大米、畫月亮……這些事情你幹過嗎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實踐作業呢?下面分三點進行說明:

(1) 父母參與其中

當今社會講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會引導孩子們做一些手工作品,如畫畫、摺紙、舊物改造、變廢為寶等。

但是幼兒園的孩子年紀太小,他們不能夠獨立完成這些任務,因此,這些過程基本都需要父母參與其中,父母需要給予孩子幫助和指導,這同時也促進了親子關係的發展,也能夠讓孩子在遊戲中得到成長。

孩子的作業有多“奇葩”?數大米、畫月亮……這些事情你幹過嗎

(2) 父母多鼓勵孩子

父母在與孩子一起做實踐作業的過程中,父母要把孩子的努力看在眼裡,就算失敗了,也要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夠以更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失敗,從而去尋找原因。如果父母一味責罵,則會導致孩子的情緒消極,逃避問題。

(3) 尊重孩子的勞動成果

可能在家長的眼裡,作業就只是作業,他們眼裡還有其他要操心的事情。但是對孩子而言,作業可能就是全部了。

孩子的作業有多“奇葩”?數大米、畫月亮……這些事情你幹過嗎

因此,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行為,尊重他們的勞動所得,不要因為自己忙,或者沒興趣,就讓孩子也學著糊弄、不重視,這是特別不負責任的做法。

父母尊重孩子的勞動成果,就是對孩子所付出的努力的最大認可,也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這樣孩子就會從實踐作業以及與父母的相處中感受到快樂。

#母嬰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