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海省概況

青海省,簡稱“青”,隸屬中國,位於祖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全省均屬青藏高原範圍內,介於東經89°24′3"——103°04′10",北緯31°36′2"-39°12′45"之間,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省相接,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毗連,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是聯結西藏、新疆與內地的紐帶,省會城市為西寧市。

青海省屬於高原大陸性氣候,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1]擁有金銀灘草原、青海湖、塔爾寺、土林國家地質公園、龍羊峽黃河大峽谷等景點。[2]

2018年1月至7月,青海的旅遊總人數達到2325.22萬人次,累計增速為19.1%;旅遊總收入為260.38億元,累計增速為21.7%。

遠古時期

參見:羌族

中國青海省概況

青海

據在 長江源頭的三叉口可可西里和沱沱河沿等地發現的 舊石器,可斷定在數萬年以前,古人類曾在那裡生活過。舊石器與新石器之間,在貴南縣拉乙亥黃河二級階地,灰坑中發現有石器、骨器和動物骨骼以及在動物骨骼上見到砸擊或火燒痕跡,說明那時動物已成為當時人類的主要 生活資料。從民和、 柴達木盆地、 貴南、 玉樹等地發現的原始社會300餘處文化遺址看,文物中主要有陶器,製作上有粗、細、彩、素之分,形狀上有罐、缽、鼎、瓶、壺、盆、環與紡綸等,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錛、石簇、石紡綸、打砸器等, 骨器有 骨刀、骨鏟、 骨針、簪、釵等,青銅器有青銅刀、斧、鏃和裝飾品等,還發現有粟。以上發現反映了當時除 狩獵以外,開始出現了原始的畜牧業,並在東部地區出現了原始的農業。原始公社制的社會可能在距今3000—4500年前已開始解體。

從遠古起, 羌人的祖先 三苗就從 江漢間流徙至青海,逐水草而居,以狩獵遊牧為主。羌族是最早在青海勞動生息的民族。在殷商以前,青海被稱為“三危地”。在 夏代(約公元前21—前16世紀),生活在 河湟地區的居民稱為 西羌,仍以畜牧業為主,農業開始使用牛、馬耕作。

商代到 周、 秦時,青海稱為“西戎氐羌地”。商代牲畜異常繁盛,當時戎羌遊牧部族,放養牲畜也很發達。 西周時代(約公元前11—前8世紀),當時的居民已能製造 戈、刀、鏃等銅質武器,周代農業和牧業均較發達。自夏商至周,青海即屬雍州地,羌人與 匈奴、華夏關係密切了,接近中原地區的部分羌人逐漸同華夏族融合,成為後來的漢族。

公元前5世紀到前2世紀。從戰國時代開始,中國即進入封建社會。由於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河湟地區人羌人由狩獵、畜牧轉到農業。由於農牧業生產的發展,四方依附的部族越來越多,選愛劍(是當時受到羌人尊敬的歷史代表人物)為首領,後實行 世襲制,由其子孫繼承。西羌人首領稱為“豪”、“酋長”、“戎王”,是當時部落的統治者。他們不僅奴役本部落人民,還驅使族人向外 擴張。在各部落間的爭鬥中,人、畜、牧地是爭奪的對象,俘獲的人充作放牧的奴隸。馬逐漸用於軍事,以馬駕戰車,所謂“ 萬乘之君”,即戰車萬輛。羌自古即用騎兵作戰,動輒十數萬騎。當時牛在河湟地區作為耕畜,遊牧部落則作為馱畜。

唐朝以前

參見:吐谷渾、北魏破吐谷渾之戰、隋與吐谷渾之戰

公元前221—前207年, 秦滅六國,結束了封建領主的分立局面。“兵不西行,故種人得以繁息”(《後漢書·西羌傳》),青海一隅比較安定,羌人有較大的 繁衍。愛劍曾孫忍及弟舞仍留在 湟中,其叔向南越賜支河西遷數千裡,以牧為業,很是興旺。當時貿易是以物易物,牛在以物易物貿易中作用突出。冶銅技術的傳入,改進了生產工具和生活工具,手工業有所發展。公元前2100—1000年間,河湟羌人正式進入了青銅時期。由於生產發展,戰爭增多,使“豪”的事務增多,權力擴大,逐漸成為軍政首領。所以,河湟地區的羌人,這時就正式進入了 奴隸社會,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國家政體。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漢武帝為了截斷 羌人與 匈奴之間的聯繫,進兵湟中,趕走羌胡諸部落,在青海設立 臨羌縣和 破羌縣(今樂都一帶),同時帶來了先進技術和文化。 漢宣帝元年,令將軍 趙充國引兵攻先零羌,獲勝,羌人降者萬餘人。同時實行屯田,開地2000公頃。這時羌人分化為生羌、熟羌戶。羌漢雜居,促進了河湟一帶農牧業的進一步發展。西漢末年, 王莽要 西海羌人獻地稱臣,卑禾羌首領良願同意讓出西海周圍的土地。王莽在今海晏縣三角城設 西海郡,置太守,下設五縣。東漢建國後七八十年,羌人移居甘肅 隴東、陝西西部、寧夏南部等地,稱為 東羌,隴東以西地區的羌人稱為 西羌。東漢與羌人曾多次戰爭。從漢羌戰中,漢軍勝利後繳獲的羌人牲畜數量很大,以及收麥數萬斛,說明當時羌人畜牧業發達,農業也具有相當的水平

公元3—6世紀,中國處於紛亂割據局面。魏、蜀、吳 三國鼎立,忙於戰爭,它們都力圖爭取羌人。魏在青海置 西平郡(今西寧市)。從天水、 狄道以西, 黃河以南,均為羌人遊牧範圍。晉統一後,仍設西平郡,並設將軍於茫拉川(貴南境內)挾制羌人。在茫拉河兩岸,羌人眾多,產業發達。這時青海社會秩序較中原安定,中原人避難至此的很多,地方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公元397年至414年, 鮮卑族勢力擴大,並在 樂都、西平(西寧)先後建立了地方割據政權,控制了數萬羌胡部落。 西平王曾在戰爭中掠奪人口,發展河湟地區

中國青海省概況

青海

生產。 鮮卑人的一支 吐谷渾建立的吐谷渾王國,設立學校,選拔人才,開科取士,設置官職,開闢了東、西交通孔道, 西寧成了交通要道。四世紀為吐谷渾最盛時期,其範圍東西三千里,南北千餘里。他們與羌人雜居,從事遊牧。此時,青海東部河湟谷地種植業也較發達。青海廣大牧業區進入了遊牧封建社會的初級階段,也促進了漢、羌、鮮卑各族人民的互相融合,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東晉十六國時, 前涼、前秦、 後涼、 南涼、西秦、 西夏、 北涼相繼統治過青海河湟地區。

公元589—618年。6世紀末,隋朝建立,攻滅陳朝。並接受了吐谷渾“奉表稱蕃”。但吐谷渾伏允對河西走廊絲綢商道壅遏和劫掠。公元608年,隋朝進攻吐谷渾,進兵西平(西寧),擊敗吐谷渾伏允,隋煬帝設西海、河源等郡,但是除了極短暫的控制最東邊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幾個郡並未被隋朝控制,隋煬帝派伏順去管理餘眾,才到西平,就不能前進到達,不得不返回了。幾年之後,吐谷渾伏允收復全部失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抵禦不了。 居住在邊遠的羌族,完全過著遊牧生活,與東部河谷地帶的民族相比,在各方面懸殊很大。

唐宋時期

參見:唐擊吐谷渾之戰、唐蕃古道、青唐唃廝囉

公元618—896年。唐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 西平郡為 鄯州,任命刺史以控制青海。

貞觀九年,唐太宗派李靖、李道宗、李大亮等將領攻打吐谷渾,這些將領多次擊敗吐谷渾,俘獲吐谷渾伏允的心膂之臣慕容孝雋,繳獲雜畜數萬。李靖進軍到赤海,大破吐谷渾天柱三部落,收雜畜二十萬;李大亮有俘獲吐谷渾名王20人,牲畜五萬,到達且末西境。薛萬均追擊,擊破吐谷渾餘黨。吐谷渾王伏允的兒子伏順率全國投降於唐軍,伏允自縊而死,吐谷渾歸附於唐朝。 公元638年,吐蕃首領 松贊干布擊敗了青海東部吐谷渾,進軍到唐朝羈縻少數民族的松州。韓威率輕騎偵查吐蕃軍,反為所敗。唐朝派出侯君集、執失思力、牛進達等將領與吐蕃交戰,唐軍主力侯君集部還沒出手,唐軍先鋒牛進達部已經擊敗吐蕃軍,松贊干布大懼,退兵謝罪,退出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等地,唐朝恢復了對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的控制。松贊干布派其相祿東贊獻金五千兩、其他寶物數百,前來求婚。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將一個宗室女封為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公元710年,唐中宗將宗室女 金城公主嫁給吐蕃棄隸緒贊。唐與吐蕃並立碑於 赤嶺(今 日月山),“交馬”與“互市”均在赤嶺。唐與吐蕃交往密切,青海便成了拉薩至長安的交通要道(即 唐蕃古道)。同時,唐的農業、牧業和手工業技術,漸漸傳入青海各地。公元737年,唐與吐蕃關係惡化,唐遂折毀赤嶺界碑。在吐蕃統治青海的三個世紀裡,形勢比較安定。唐末,吐蕃在青海地區的統治被推翻後,廣大牧區出現了許多小部落,形成割據局面,互相爭戰;雜居河湟地區,民族互相融合,生產發展。

公元10—13世紀。公元960年, 趙匡胤取代 後周,建立 宋朝,結束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公元11世紀初,青海東部的封建勢力擁立吐蕃 普約後裔為王,稱“唃(音古)廝囉”,號為宗喀王,建都“青唐”(今西寧)。它一方面保持吐蕃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接受中原地區的漢族文化,使青海東部的文化、經濟有進一步發展。到公元1099—1104年間,北宋中央政權力量到達河湟地區,並將鄯州改為西寧州,於是西寧名稱開始使用。北宋政權在河湟地區屯田,直到1127年,金兵攻入陝西時,北宋才放棄在青海的屯田。

元明時期

中國青海省概況

青海

公元1271年, 蒙古人統一全國,建立了元朝。 13世紀初, 成吉思汗由 中亞細亞回師,親率大軍經 臨洮進佔西寧州,並在 河州(今 臨夏縣)設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管理甘肅、 川北、青海一帶 吐蕃等族廣大牧區, 湟水流域各縣,均受制於 西寧州。當時牧區推行 土司制度,並封吐蕃部落的上層分子為土司、千百戶等職,以統治所轄地區。在這一時期,青海的遊牧部落獲得了安定生息。這時,在成吉思汗的支持下,藏傳佛教在青海逐漸盛行起來,並建立了許多寺院。

公元1370年,明軍進入青海東部地區。公元1373年改西寧州為 西寧衛,並採取“裂土分爵,俾自為守”的辦法,使他們互相牽制,作為明朝的統治工具。公元1386年,在西寧州舊城址的基礎上建築新的城垣。明朝建國後,認為用茶易馬,可以鞏固國防,以制羌、戎,使茶馬互市制度更趨完善。

公元1371年,在秦、洮、河、雅諸州設 茶馬司,專管以內地茶葉換取西寧、河州、 洮州、 甘州等地的馬匹。從元代起,統治階級用宗教迷信推行 愚民政策,使西番人口日有減少,生產發展逐漸停滯。明代 西番的社會生活、地方建制與內地趨於一致,青海的農牧業區分已具體化,以土司、千百戶管理牧農業生產,每年向王朝官府納稅。 青海蒙古族人系明代由新疆遷來,其首領顧實汗牧於 青海湖周圍、 柴達木盆地及黃河 河曲一帶,人畜興旺,勢頗強盛。

青海地處邊衛,文化落後,明初尚無學校設立,至 宣德年間經多方奏請才設立西寧衛儒學。另外在西寧、碾伯二地又有民間自立社學2處。明時青海也曾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邊塞詩人,如西寧衛人 張問仁。另外也有曾在青海任職的官吏及曾來青海的文人如 劉敏寬、龍膺、石賈、 萬世德及僧人宗油等也都留下不少描寫青海的詩賦。此外, 張芝的 嘉靖《西寧衛志》(已佚)和劉敏寬、龍膺纂修的萬曆《西寧衛志》開創了青海地區編史修志的先河。而藏土回蒙漢等民族共同創建的寺院建築與繪畫藝術,也都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明代末年, 李自成起義軍 賀錦部曾揮戈西進,控制西寧地區達1年之久,勢力達青海湖地區。賀錦在西寧不幸遭地方豪強勢力殺害。隨著清朝的建立, 大順軍在西寧地區的活動也宣告終結。

清朝時期

參見:羅卜藏丹津叛亂

公元1644年, 清軍入關,清朝統一全國。 16世紀初, 厄魯特蒙古4部之一的 和碩特部移牧青海,一度成為統治青海的民族。17世紀, 顧實汗控制青海。1643年冬, 李自成農民軍賀錦部攻下西寧,翌年賀部從西寧撤走,顧實汗又乘機進駐西寧。1653年(清順治10年), 五世達賴赴京覲見 順治皇帝返藏途中,清政府派員賜給 金冊金印,從此,達賴的地位得到正式確認。同時又冊封顧實汗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賜金冊金印,使顧實汗在青、藏的統治地位合法化。1713年(康熙53年)又冊封后藏班禪喇嘛為“ 班禪額爾德尼”,也賜金冊金印。

清雍正初年,清政府平息顧實之孫和碩親王 羅卜藏丹津事件後,於1725年(雍正3年),改西寧衛為府,設 西寧縣、碾伯縣和 大通衛。並設立欽差“總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管理蒙古各 扎薩克和 果洛、 玉樹等藏族部落,其前哨設於今 茫崖新鎮,由駐西寧大臣直轄管理。這項措施為後來青海建省鋪平了道路。羅卜藏丹津事件後,清廷加強了對青海蒙、藏人民的統治,設蒙古29旗,劃定藏族各部落25族牧地,使之衛不相屬,並不得越渡黃河。

咸豐末年, 太平天國派人到 陝甘聯絡 回民,西北迴民反清鬥爭爆發, 撒拉族首領馬尕三率眾起義,樂都、西寧、大通、貴德、湟源等地紛紛響應,清廷派 左宗棠率軍鎮壓了起義。 光緒初年,循化撒拉族中 伊斯蘭教發生新老教派之爭,後發展成為撒拉族、回民的反清鬥爭。1911年,丹噶爾廳組成“黃表會”。這些起義雖被鎮壓,但這時清廷已氣息奄奄了。由於清朝時期徵收課稅相當嚴重,青海農牧業生產無大建樹,反而明顯衰落。

民國時期

公元1912—1949年。 辛亥革命後, 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右派繼承了清王朝。1912年以後, 馬麒歷任“西寧總兵”、“蒙番宣尉使”、“甘邊寧鎮守使”等官職,馬家勢力開始深入到青海。直到1949年,馬氏家族統治了整整40年。這一段時間裡,馬氏家族對青海人民進行的經濟榨取、軍事鎮壓、政治迫害等,空前殘酷。1915年,由國民黨出面解決了四川隆慶與玉樹25族之爭,決定玉樹屬西寧總兵管轄。

1928年,國民黨進入青海,決定新建青海省,將甘肅省原西寧道屬之西寧、 大通、 樂都、 循化、 巴燕、 丹噶爾、貴德等地劃歸青海省管轄。1929年1月正式成立青海省,由 孫連仲任主席。青海建省後,行政區劃屢有變更,至1949年前夕,全省縣以上行政區劃為1市(西寧市)、1專區(玉樹專區)、2個設治局和19個縣。當時的舊政權橫徵暴斂,拔兵擴軍,豢養了一支10多萬人的軍隊,對人民鎮壓,先後火燒色航寺,擄掠拉秀寺,焚燬達日江寺;屠殺玉樹 休馬等部落,3次血洗同仁蘭採,7次血洗果洛,殺害從新韁流離來青的哈薩克族群眾2萬多人。1936年堵截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北上,大量殺害紅軍。在馬氏家族的統治下,生產下降,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已經是“工商凋零,民不聊生,田園荒蕪,十室九空,草原衰敗,人畜不寧”。

解放後期

1949年9月5日, 西寧解放。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軍政委員會宣告成立。

1950年1月1日 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組成,以西寧為省會。

2014年11月,青海省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

2015年2月16日,國務院(國函[2015]38號)批覆同意撤銷平安縣,設立 海東 市平安區,以原平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平安區的行政區域,平安區人民政府駐平安鎮平安大道199號。[6]

2

行政區劃

編輯

截至2016年11月8日,青海下轄2個地級市,6個自治州,6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27個縣,7個自治縣,3個縣級行委。[7]基層行政單位有:369個鄉,34個民族鄉,36個鎮。

區劃詳情行政區市轄區、縣級市、縣車牌代碼西寧市城中區、城東區、城西區、城北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中縣、湟源縣青A海東市樂都區、平安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青B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三角城鎮)、祁連縣、剛察縣、門源回族自治縣青C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鎮)、尖扎縣、澤庫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青D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恰卜恰鎮)、同德縣、貴德縣、興海縣、貴南縣青E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大武鎮)、班瑪縣、甘德縣、達日縣、久治縣、瑪多縣青F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結古鎮)、雜多縣、稱多縣、治多縣、囊謙縣、曲麻萊縣青G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格爾木市、天峻縣、都蘭縣、烏蘭縣青H

3

名稱由來

編輯

中國青海省概況

青海

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 。

唐、宋屬 吐蕃;元朝其土地屬 宣政院管轄;明朝屬 朵甘都司等;清朝初為 衛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之始。

民國初設 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位置境域

中國青海省概況

青海

青海位於中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本省地理位置介於東經89°35′——103°04′,北緯31°9′-39°19′之間,全省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800多公里,總面積72.2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十三分之一,面積排在新疆、西藏、內蒙古之後,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第四位。

青海四周相鄰的省、區,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省相接,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毗連,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

地形地貌

全省地形差異顯著。

東北部由 阿爾金山、 祁連山數列平行山脈和谷地組成,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蘊藏著豐富的 冰雪資源。位於 達坂山和 拉脊山之間的 湟水谷地,海拔在2300米左右,地表為深厚的黃土層,是本省主要的 農業區。

西北部的 柴達木盆地,是一個被 阿爾金山、 祁連山和 崑崙山環繞的巨大盆地,海拔2600~3000米,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300公里,面積20萬平方公里,盆地南部多為湖泊、沼澤、並以 鹽湖為主。“柴達木”在蒙古語中為“鹽澤”之意。

南部是以崑崙山為主體並佔全省面積一半以上的青南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現已對外開放的 阿尼瑪卿峰(即 瑪積雪山),在果洛藏族自治州 瑪沁縣境內,峰高6282米。

全省地勢自西向東傾斜,最高點(崑崙山的 布喀達坂峰6860米)和最低點(民和下川口村約1650米)海拔相差5210米。青海省地貌以山地為主,兼有平地和丘陵。

氣候特徵

青海屬於 高原大陸性氣候,具有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日照長、 太陽輻射強等特點。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各地區氣候有明顯差異,東部湟水谷地,年平均氣溫在2~9℃,無霜期為100至200天,年降雨量為250~550毫米,主要集中於7~9月,熱量水分條件皆能滿足一熟作物的要求。柴達木盆地年平均溫度2~5℃,年降雨量近200毫米,照長達3000小時以上。東北部高山區和青南高原溫度低,除祁連山、阿爾金山和江河源頭以西的山地外,年降雨量一般在100~500毫米。青海地處中緯度地帶,太陽輻射強度大,光照時間長,年 總輻射量每平方釐米可達690.8~753.6千焦耳,直接輻射量佔輻射量的60%以上,年絕對值超過418.68千焦耳,僅次於西藏,位居中國第二。

青海省氣象災害較多,主要為乾旱、冰雹。霜凍、雪災和大風。

景點概述

2018年4月,青海省旅發委表示,今年該省將推動旅遊業開展“616”提升行動,提升重點景區品質和檔次,重點打造十大旅遊知名景區。青海省今年的旅遊目標是接待遊客41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60億元,增長20%以上。

青海已形成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旅遊區, 旅遊設施日漸配套,可為國內外旅遊者提供多種有效旅遊措施。

省內以古墓群,古寺廟,古巖畫,古城堡為特徵的名勝古蹟眾多。漢,藏,回,蒙古,土,哈薩克,撒拉等

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文化傳統,保持著獨特的,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和習俗。青海旅遊資源豐富,類型繁多。

2018年1月至7月,青海的旅遊總人數達到2325.22萬人次,累計增速為19.1%;旅遊總收入為260.38億元,累計增速為21.7%。[24]

主要景點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 鹹水湖,面積4,573平方公里,湖面高出海平面3,260米,是 泰山頂峰的2倍。湖水

中國青海省概況

青海(15)

最深處為32米。湖中有 鳥島( 海西山、 海心山,海西皮),三槐石和 沙島。可供遊客遊覽。 陳運和詩《青海湖》描寫“始終流不出內陸的壯懷蹤影,映入日月山眼簾,屬於一種水天空曠的雄渾氣概”。鳥島在青海湖的西部,面積約1平方公里每年春季有約10萬隻從中國南方和東南亞以及印度半島飛來的十多種候鳥在這裡繁衍生息甚為壯觀,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為亞洲罕見。

孟達林區在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為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區內古木參天,芳草沒膝,山花爛漫,鳥雀啾啾,溪水潺潺。生長社熱帶,亞熱帶與溫帶植物540餘種,被稱為“青海高原的西雙版納”。位於群山環抱中的“ 天池”,面積20公頃,景色秀麗,氣候宜人。

塔爾寺位於距省會西寧西南27公里的湟中縣魯沙爾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黃教創始人宗喀巴

中國青海省概況

青海(19)

的誕生地。建於明朝 嘉靖三十九年,已有400多年曆史。香火鼎盛,影響深遠。全寺建築格局與眾不同由許多獨立的佛塔,殿宇,經堂,僧舍組成,是藏漢結合式建築群,佔地40多公頃。大金瓦殿, 小金瓦殿和大經堂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尤為著名。 酥油花,堆繡,壁畫譽為塔爾寺的藝術“三絕”。

三江源長江、黃河均發源於青海境內。長江源頭景色秀麗,幾十米高的冰塔林聳入晴空,綿亙數十里,婉如一座水晶峰巒,千姿百態。黃河源頭風光宜人,水草豐美,湖泊,小溪星羅棋佈,甚為壯觀。黃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適於探險性漂流。江河源頭是探險,考察勝地,在這裡你會領略到那袒露無遺而又神秘莫測的大自然之酶。

“萬丈鹽橋”是格爾木至敦煌的一段從達布遜湖上穿過的公路,15~18米的鹽蓋構成天然的“鹽橋”2公里,摺合市制可達萬丈,因此人們稱它“萬丈鹽橋”。橋上路面光潔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緻很美,堪稱舉世無雙。

都蘭縣境內有巴隆國際狩獵場,這裡山巒起伏,草木茂盛,是野生動物理想的棲息場所。凡青海當地的野生動物,這裡幾乎都有。獵場面積4,400公頃。

阿尼瑪卿山 、崑崙山、新青峰是青海對外開放的三座山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要防止缺乏 內源氧),冰峰峻峭,氣勢不凡吸引著眾多登山愛好者。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烏蘭縣茶卡鎮,蒙古語為“達布遜淖爾”,是青海省的主要鹽產地。與國內其它鹽湖不同

中國青海省概況

青海(20)

的是,茶卡鹽湖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鹽湖水域寬廣,銀波粼粼。漫步湖上,猶如進入鹽的世界。自1980年開發以來,茶卡鹽湖景區已發展成生態遊與工業遊並舉的3A級新型景區。

門源油菜花海,門源是青海省的油料作物產區,種植範圍西起浩門河畔的青石嘴,東到 大通河畔的玉隆灘,北到與 甘肅省交界的冷龍嶺,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綿延數十公里,氣勢壯觀。七月中旬,油菜花競相怒放,花景與當地的藍天白雲、高山流水、 林海草原和獨有的民居、蜂農等交相輝映,變幻出一道道獨具特色的迷人風光,令無數遊客迷醉其間。

東關清真大寺,西寧的重要歷史古蹟,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具有我國古典建築和民族風格的建築特點,畫樑雕棟,玲瓏精緻。寺院平時可容3000名教徒禮拜。

瞿曇寺,位於海東市樂都縣,是西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宏大的 明朝寺院建築。為藏傳佛教寺院,其總體結構佈局和北京故宮相仿,人稱“小故宮”。擁有歷史悠久的壁畫和石雕,以佛教為主題,技法純熟,色彩鮮豔。

青海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是您旅遊觀光的勝地。青海境內更多的具有高原特色的旅遊資源尚待進一步開發利用。

旅行指南

青海的最佳旅遊時間是短暫的夏季,即5~9月。5月中旬左右,草原漸漸泛起綠意,各種候鳥逐漸飛聚青海湖,冰消雪融,高原進入生機勃勃的時期。7月是青海的最熱月,此時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地區,氣溫甚至可以達到攝氏三十六度,而青海東部地區則溫潤涼爽,非常適合消夏,但這時候旅行者如果要去青海南部地區,如玉樹或者五道梁、 唐古拉山口等地點,仍要特別注意防寒。

夏季旅行的時候道路狀況相對較好,但遇到集中降雨期,道路滑坡、山洪阻斷等問題仍然會給旅行帶來難以預料的麻煩。其它時間除了氣溫方面不適合旅行,景點風景視覺效果差,還有一些公交車減班次,停運,旅遊服務設施撤點等因素。總之,決定出行前,對目的地做相應的瞭解是必要和理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