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綜合素質備考之教師觀

職業理念在綜合素質中除了會在選擇題中進行考查,還會在三道材料分析題中出一道,所以這一部分的知識點不僅要求考生理解還要能夠準確記憶,即在考試時準確地寫出來。職業理念共包含三個部分,分別為“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師觀”。本文主要介紹“教師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角色的轉變,另一方面是教師行為轉變,在考試中,考單選題的話,每年題量固定,“職業理念”單選題是4道,一共是8分,材料分析題一道,是14分,“職業理念”這一塊內容一共是22分,單選題比較簡單,重點是材料分析題備考。

1.教師角色的轉變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激起學習動機,教會學習的方法,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道德人格品質發展等方面。也就是在材料題中教師兩方面的做法都可以體現這一點。

(2)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老師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教師要正確認識教材在課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即要把教材當作一種工具而不是教學標準,應該靈活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建設。題幹中如果一個老師有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研發、積極參加教材編寫等行為,則體現了這一點。

(3)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教師應主動研究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經驗,並形成規律性的認識。這一點在材料當中的體現關鍵是教師怎麼處理實際教學問題的。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教師應走出學校,走出課堂,為社區教育、文化事業建設做出貢獻。

2.教師行為轉變(這一方面在材料中比較容易對應)

(1)在對待師生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

教師應當平等對待學生,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採取容錯教育、賞識教育。

題幹中老師對學生挖苦諷刺的做法明顯違背了這一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教師的本質就在於引導,即不直接把要教的內容告訴學生,而是採取一些方法使學生自己得出。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也包括價值和做人。

題幹中如果一個老師對待學生是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違背了這一點。

(3)教師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教師應在教學的進程中進行教學反思,這也是促進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

題幹中一個老師能對自己自己進行積極反思則體現了這一點。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新課程強調綜合,這特別需要教師之間的合作,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教師應相互配合、齊心協力地培養學生。

題幹中一個老師獨來獨往,不喜歡與同事分享經驗或合作,則違背了這一點。

【練習題】

材料分析練習題

某教師在文章中曾經寫到在一次作文評講課上,讓一個男生上講臺朗讀,結果這位略有口吃的學生遭到了鬨笑。

“臺下的同學們緊緊注視著他,課堂裡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從後悔自責中省悟,我不是也有過臨場時的恐懼和冷場時手足無措的尷尬嗎?然而是自信戰勝了一切。有時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夠激活一個人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難忘的失敗也往往可以摧毀一個人僅有的一點自信。眼前這個男孩難道會陷入後一種情形嗎?不,絕不能。我終於微笑著開口了,‘既然他不太習慣在眾目睽睽之下說話,那索性我們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聽吧’!我帶頭走到教室最後,背對講臺站定,同學們也紛紛趴下頭來。終於,我的背後傳來了羞怯的聲音。那的確是一篇好文章,寫的是他和父親間的故事。因為動情的緣故,我聽到他的聲音漸漸響了起來,停頓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聲情並茂了,我知道他已漸漸進入了狀態,湧上心頭的陣陣竊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頭看看他。我竟然發現臺下早已經有不少學生抬起頭,默默地、讚許地注視著他。朗讀結束後,教室裡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我知道,這掌聲不僅僅是給予這篇作文的。”

問題:從教師觀的角度來評析這位老師的做法。

【參考答案】

這位老師的做法是恰當的,值得讚許的,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踐行了教師觀的要求。(總)

首先,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在行為上要幫助和引導學生成長。材料中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作文水平,更加關注學生的能力發展和心理成長,幫助學生避免了由可能的失敗帶來的挫折,也幫助學生建立了自信。(分)

其次,新課改下教師行為的轉變要求教師對待學生要尊重與讚賞。教師背對講臺的行為既是一種教育機智,也是對這位口吃學生的尊重。 (分)

最後,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反思的研究者,在行為上不斷進行自我反思。材料中,

教師用自己的感受來理解學生、將教學中的案例寫成文章都是其自我反思的方式。(分)

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全面全貫徹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用愛心和責任心,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保駕護航。(總)

【解析】:首先要審好題,是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教師行為;其次要把教師觀的八大點知識從頭腦中提取出來,符合題中的有哪幾點;最後落筆寫答案,要理論加材料,用總分總的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