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乒壇的金童玉女至今各自單身,箇中緣由僅僅是因為身高之別嗎

說起我國乒壇,當年有一對大家一致看好的金童玉女,而張繼科與劉詩雯的戀情最終沒能修成正果,人們普遍認為是因為張繼科父親的一句話:我未來的兒媳婦的身高不得低於1米68。

當年乒壇的金童玉女至今各自單身,箇中緣由僅僅是因為身高之別嗎

其實身高這個問題不應當成為我們擇偶的唯一標準。

首先,身高是爹媽給的,與生俱來,誰也無法改變,所以不能成為我們擇偶的唯一標準。這裡我就不過於展開討論了。

其次,男女配偶身高應當是互補為好。如果人類找配偶都只是高的只與高的配對,矮的矮的只跟矮的結伴,從遺傳學的發展趨勢來看,那豈不是高個子越高,矮個子就永無翻身之日了嗎?

現實中男女身高互補的伴侶也不少,比如,王祖藍(身高只有1米63)和李亞男(身高1米75)於2007年因合作拍戲而結緣,兩人從朋友發展成戀人,2009年正式交往,2010年11月11日公佈戀情,雖然王祖藍比李亞男矮12cm,但是並不影響兩人的感情,李亞男曾甜蜜地宣稱不介意男友比她矮半個頭,而與王祖藍一起逛街時,為了避免身高差過大的尷尬,她從不穿高跟鞋。

當年乒壇的金童玉女至今各自單身,箇中緣由僅僅是因為身高之別嗎

第三,身材矮小並不是什麼缺陷;身材高大也並不都是優勢。

如果我們辯證的看問題,一般來說,身材短小精幹的人,由於腦容量相對比例較高,所以通常情況下都會比大個子反應能力更強,動作更靈敏一些;而且抵禦災害、困難時的耐受能力也要比大個子更強。

所以,有些時候,小個子不是劣勢相反還會成為優勢的。正如某小品臺詞所說的那樣:濃縮的才是精華。

雖然這句臺詞是調侃時抖出的包袱,其實也不無道理。正因為文藝作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同理,大個子身高力大,自然有很多優勢,但是也還有諸多的不利。不僅在耐力和反應能力等方面不及小個子人強,比如超過一定的高度,就在熱量消耗,出行等方面會帶來很多的不便的。

姚明父母分別身高是2米08和1米88,結果生出了2米26的兒子。照這種發展趨勢,2米26的姚明跟1米90的妻子的愛情結晶,正常情況下將來的身高肯定會超過1米90的,那她將來找老公如果也要按照張父的思路,其不是也會很麻煩嗎?

將來的事只是預測,眼下的事大家都應當是有目共睹或可想而知的吧。

如果姚明一家同時出行,雖然到哪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會遭致圍觀且不說,但同時可能也會是有說不盡的麻煩事吧:一般的門都要低頭才能進;一般的床都睡不下;一般的車都坐不了……

當年乒壇的金童玉女至今各自單身,箇中緣由僅僅是因為身高之別嗎


人們在愛情的歷程中,總希望在正確的時間、地點認識一個正確的她或他,可事實上卻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大家不是在正確的時間、地點認識了錯誤的她或他,就是在錯誤的時間、地點錯過了正確的她或他。

彼此若能在正確的時間地點認識正確的她或他,那一定是上蒼對你的眷顧。

其實我覺得,張繼科與劉詩雯的分手並不一定就是因為身高的障礙,而是因為還沒有得到上蒼的眷顧,真正地看對眼,在正確的時間、地點遇到正確的她或她。

你看劉詩雯自從與張繼科分手之後,一直還在為了自己心中的那個大滿貫的夢想在堅持著,所以還無法顧及去尋找了那個正確的他。

當年乒壇的金童玉女至今各自單身,箇中緣由僅僅是因為身高之別嗎

而張繼科這邊情況又是怎樣呢?

如果當初吳敏霞曾經被牽線與張繼科,是因為其身高只有1米65,不夠張父提出的標準,而未成功,也許可以附會得過去。

但是景甜的身高應當是可以基本達線的,那麼在與張繼科正式公開戀情之後,卻為何也沒能最終走到一起呢?如果只是因為景甜的身高只有1米67,不夠完美達標到1米68以上而與張繼科分手就顯得有些牽強了吧。

當年乒壇的金童玉女至今各自單身,箇中緣由僅僅是因為身高之別嗎


年輕的朋友們,如果在得到上蒼的眷顧,真正的愛情來臨時,就應當好好珍惜,義無反顧,去愛他(她)如命吧,不要因為身高的差距等任何原因或理由而失之交臂。

真正的愛情應當是沒有理由的!

有一首前些年很流行的歌唱得很好:莫名我就喜歡你,深深地愛上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

最後讓我們在這裡真心地祝福,當年乒壇的這對金童玉女,張繼科和劉詩雯在各自事業有成,夢想實現的同時,都能心有所屬,不要理由,沒有原因,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另一半吧!

當年乒壇的金童玉女至今各自單身,箇中緣由僅僅是因為身高之別嗎


作者簡介:

鍵盤鼠標寫人生,運動情感怎區分?

且借平臺多練手,不輟閒暇勤耕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