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經驗 | 疫情中的炎症性腸病管理

COVID-2019席捲全球,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醫院既要積極應對疫情,還要繼續維護慢性病患者管理,非常具有挑戰性。在此形勢下,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炎症性腸病團隊根據疫情特點、臨床實際情況和患者切實需求,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和總結。在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的組織下,錢家鳴教授、楊紅教授參與並執筆撰寫的專家建議《炎症性腸病患者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的管理》,於2020年2月6日在線發表於《中華消化雜誌》。3月28日,其後續研究英文版在線發表在了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影響因子:7.827)上。

該專家建議結合研究前沿,詳實探討了炎症性腸病(IBD)患者病毒易感性、活動期/緩解期管理原則和病毒預防等方面的問題,並提出了多項建設性的指導意見。在疫情高峰期或疫情嚴重地區就醫不便的情況下,IBD患者須與經治醫師加強聯繫,嚴密觀察病情,堅持適當的藥物治療,無法前往醫療機構應用生物製劑者可考慮轉換為皮下注射製劑自行使用。同時要加強飲食生活管理,還要按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病預防措施嚴格執行,安全而平穩度過傳染病流行期。

協和經驗 | 疫情中的炎症性腸病管理

團隊並沒有止步於此。以專家建議指導臨床實踐,在團隊原有的隨訪隊列中開展新冠肺炎期間的IBD患者管理並進行問卷調查。該調查共納入125名患者,其中男性77名,中位年齡39歲,病程中位時間5.0年。在末次隨訪時,22名患者為重度活動,32名為中度活動,其餘為輕度活動和緩解期患者。在近兩個月中,88名患者認為疫情影響了日常隨診,超過半數的患者通過手機程序與醫生進行了交流,各有6名患者進行了線上就醫和醫患教育網站自我學習,還有16名患者於急診就診。在此期間,有18名患者自覺病情加重,12名自覺改善,剩餘患者自覺無特別變化,僅有1名患者認為疫情嚴重影響了其診治。

協和經驗 | 疫情中的炎症性腸病管理

綜上,對於炎症性腸病高發地區,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推薦:1)手機程序可加強醫患間點對點聯絡,基本能覆蓋常見隨訪問題,同時還能緩解患者焦慮和恐慌情緒;2)郵件和熱線交流可以解決部分非急重症問題;3)可以通過電視直播、網絡直播開展一些科普性的宣講,例如飲食和運動方面的建議;4)對於特殊病例,應加強醫院間的轉診。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予以針對性指導,既滿足了臨床隨診需求,還顯著提高了患者滿意度。2020年3月28日,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影響因子:7.827)在線發表了該團隊的經驗總結。

協和經驗 | 疫情中的炎症性腸病管理

與全球疫情相比,我國防疫工作已進入下一階段。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慢性病管理也將重回正軌。這一經驗總結或將對他國同類患者的疾病管理提供參考。

協和經驗 | 疫情中的炎症性腸病管理

文字/柏小寅 楊紅 陳明雁

圖片/柏小寅

監製/張抒揚 主編/陳明雁

編輯/祝金晶

協和經驗 | 疫情中的炎症性腸病管理
協和經驗 | 疫情中的炎症性腸病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