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4月12日,協和醫療隊接管的重症病房正式關閉,醫療隊員即將凱旋而歸,但醫療隊中發生的故事總也講述不盡。在過去的2個多月來,隊員們與親人們的愛和思念通過一封封家書不斷傳遞。檢驗科陳雨在家書中,將在這場特殊“戰鬥”中的感悟和勝利的喜悅與女兒分享,期盼與女兒共同成長。心內科導管室李奇在義無反顧地馳援武漢後,牽掛哥哥的妹妹在家書中表達了濃厚的思念,更是對哥哥說出了十八年來第一次的“告白”。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援鄂隊員陳雨給女兒愛的叮嚀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如意:

親愛的寶貝,媽媽來武漢快2個月了,由於工作繁忙,很少和你通電話。媽媽不在身邊,你能照顧好自己了嗎?馬上就要小升初了,你的網課學得怎麼樣?最近又增長了什麼新本領?

由於突如其來的疫情,春節前媽媽就進入無休狀態,一直沒有好好陪你。如今,媽媽非常想念那個一下班就對著媽媽噴消毒劑的孩子,那個聽到出征令時大哭的孩子,那個蜷縮進行李箱裡懇求“把我也帶走吧”的孩子。雖然我們遠隔千里,但是愛沒有距離,天涯咫尺,無論我們身處何方,你都是媽媽最愛的小孩,如意每天都要開心快樂地生活哦!

媽媽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病房和戰友們共同作戰,今天圓滿地轉出最後一位病人,戰勝疫情的喜悅蓬勃著每個人的心,媽媽也希望與我的女兒分享。

媒體報道了前線醫護人員的艱辛,厚厚的防護服、高強度的工作、缺氧頭痛、悶熱眩暈、壓痕過敏……你也在問候媽媽,可是媽媽想告訴你,女兒,這些艱難跟病人搶救成功相比,是最小最小的事情,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看到垂危的病人好轉,所有的辛苦都會一掃而光。媽媽和所有的醫生護士們都得到國家的培養和恩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現在是回報國家的時刻,就要拼全力去救治。每次有病情好轉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轉到普通病房,想象他們治療後病癒回家,彷彿看到他們和家人團聚喜悅的笑臉,心裡特別高興。他們家人在期待團聚,就像你期待媽媽回家一樣,在國家有難、武漢告急的時刻,你能夠理解病人需要救治,接受媽媽緊急奔赴武漢,媽媽非常感動和驕傲!為我深明大義的女兒點贊!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陳雨(右)在床旁採集病人核酸檢測樣本

北京協和醫院幾千人報名去前線,只有186人上戰場,媽媽也為能有這樣的機會幫助別人而深感榮幸。分別時,媽媽有很多話要對你說卻沒有開口,爸爸工作非常忙,還要照顧幾位老人,你以後就要更獨立一些,管理自己的學習,學會自己做飯。看著你長髮與淚痕交織著擁抱我,想到以前都是媽媽給你梳頭,當時就教你梳頭,當你利索地紮好小辮,驕傲地向媽媽展示時,媽媽知道:我的女兒已經有勇氣面對分離的生活了。等我回家時,12歲的你一定會更加獨立堅強。媽媽更想讓如意體會到,在成長的歷程中,我們都要做一名對國家、對集體、對自己有責任擔當的人。

媽媽所在的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在武漢堅持到最後才會撤離,每天都與死神進行著激烈的搏鬥,能夠打贏這場戰鬥,是醫療隊全體叔叔阿姨協同作戰、在困難面前絕不放棄的結果。其實,我們也曾困惑過、心情低落過,在那些艱難的日子裡,每天都在思考,問題在哪裡?哪個細節做得不夠?怎樣才能做得更好?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無論失敗與成功,都是我們不斷思考與歷練的機會。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陳雨的防護服上寫著給女兒的話

“媽媽愛你”

這次戰“疫”,醫護人員作為主力軍得到很多鮮花和掌聲,其實我們都是普通人,在國家和患者需要我們的時候,只是盡全力做了職責內的事情。除了醫護人員,還有無數人付出了巨大努力,他們都在用行動傳遞愛,是媽媽學習的榜樣。就像你的班主任老師,得知媽媽去了前線,在網課期間,一直在關心幫助你,也在為你的同學們盡心盡力,傳遞知識與愛。媽媽替你高興,幸遇良師益友的指導,希望你通過知識的積累,成長為一名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漫漫人生路,媽媽願意和你共同成長,面對每一個喜悅與煩惱,困難與成功,不論身在何處,我們都做一位懂得愛與付出的人,同時,也被愛著。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堅強的武漢人感動著醫療隊的每一個人,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和你一起來到櫻花盛開的江城,看看媽媽戰鬥過的地方,聽媽媽講曾經發生的故事。北京的玉蘭已經開了吧?媽媽也要回家了,懂事的你越來越能幹,爸爸說你已經學會做好幾個菜,等媽媽隔離結束後回家,可不可以嚐嚐你的手藝呀?

奧利給!加油!

愛你的媽媽 陳雨

2020年4月12日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陳雨女兒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陳雨

陳雨,中共黨員,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主管技師,北京協和醫院第四批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援鄂隊員李奇妹妹寫給兄長的告白

老哥:

今年臨近春節的時候,你迎來了家裡的第二個寶寶。本是闔家團圓的時候,你卻匆匆告別家人,義無反顧地馳援武漢。作為妹妹,我第一次感到了“擔憂”的滋味。在疫情肆虐的關頭,你的逆行讓我倍感自豪!哥,我挺你!

細數我成長的十八年,在我奮戰高考的日子裡,在我異地求學的日子裡,總是很少有你的陪伴;因為你年長我一輪多,我對你是又想親近又像隔著“半個代溝”。在家人面前,作為醫護人員的你陪伴爸媽的時間似乎總是不夠;但又好像哪裡都有你的身影,時刻刷著“不在場的存在感”。千里郵寄牛奶水果、為家裡換購全新電器等等,都是你在繁忙工作之餘儘可能給予家人的溫柔。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在武漢前線病房工作中的李奇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李奇的妹妹懷抱他的大寶

你平時在醫院的心臟導管室工作,我是通過照片或電視才瞭解到,你工作時是穿著鉛衣、淌著熱汗、聚精會神地完成手下的一系列程序動作,來配合醫生救治病人。其實我早就想向你表白:“哥,帶著工作花帽、一身透汗的你,真帥!”

生活中隨性又靦腆的你不喜歡張揚,從未跟我講過“醫者仁心”。這次國家危難,那麼多像你一樣的醫生護士為國出征,顯大義仁愛,我才悟到,高尚的品質不是口中描述出來的,而是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銘刻出來的。作為家中的長子,你總是默默承擔著太多的責任,對父母身體的關注、對嫂子和外甥的呵護……無聲地付出著一個成熟男人的細膩和擔當。我從未在你面前表露過謝意,總覺得難以說出口,但在這裡我要對你道一聲:“哥,謝謝你!”

在家裡,你是丈夫、父親、長子,是吾兄,而此時此刻你身在武漢,便是戰士,是我心中最帥氣的逆行者。你知道嗎?咱們家的基因裡帶著英雄氣概,我二哥也去積極獻血了,說要為救治病人作貢獻。你們都是我的榜樣,我無比自豪能擁有兩個優秀的哥哥。哥,家人總是在叮囑你千萬要防護到位,要照顧好自己,我們都在等著你和其他戰士平安凱旋而歸!你在前線戰鬥,我們永遠在後方支持你。放心吧,家裡一起安好!社會各界和醫院領導對咱家關心有加,時常送來防護用品、蔬菜、水果等物品。我始終堅信,電視裡常播的那句“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一定會實現!我也始終堅信,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前線戰士們和阻斷疫情而宅在家的廣大人民群眾一定能合力打贏這場戰鬥。等春暖花開,我們全家團聚開懷!

哥,越寫越想你了!不盼你當英雄,只要我的骨血至親平安回家!

我有一碗酒,碗酒贈吾兄。唯願風雨吉,處處皆是你。

愛你的妹妹 李豔霞

2020年2月19日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李奇

中共黨員,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導管室護師,北京協和醫院第二批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文字/陳雨 李豔霞

圖片/一線隊員提供

監製/張抒揚 主編/陳明雁

編輯/王晶 付琳琳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紙短情長 | 前線援鄂隊員與後方家人的兩封家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