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解体的原因,从来就不是发生争吵,而是吵架后的回应模式

婚姻解体的原因,从来就不是发生争吵,而是吵架后的回应模式

在原生家庭中学习到的关系处理模式,会被你带入到自己的家中,而且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内部制造平衡与不平衡的方式,都会影响到所有成员的整体健康和幸福指数。


婚姻解体的原因,从来就不是发生争吵,而是吵架后的回应模式

床头打架床尾和,前提是双方没有破坏底线

当夫妻双方发生分歧时,大多数人会竭力促进对方与自己保持一致,因为最好的夫妻关系是在人生的路上,有一位与自己思想相沟通的人,当然这非常难。夫妻是人生中最亲密的关系,超过了父母,然而双方又是平等。当一方要求另一方改变的时候,被要求改变了一方,会做出4种不同的回应模式,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请选择一下。

第1种,顺从。

为避开矛盾和冲突而忽视自己的真实需求。此时家中的孩子往往会站在弱者的一边。顺从父亲,孩子就会向着父亲。顺从母亲,孩子就会替母亲说话。顺从的人往往是委屈的一种状态。这就是说你想改变他,他自己顺从。可是顺从又不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有一种委屈的感觉。就像休眠的火山一样,也许哪一天还会爆发。

第2种,反叛。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他想要更多的距离和独立,但由于自身缺乏安全感,而又不能真正面对自己想要的,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反叛者很少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为家中有权威人物会站出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在我的文章后面,有一位网友给我这样的回复。我不想成为魔鬼,但是别人逼我们变成魔鬼怎么办?我都知道家和万事兴的 。别人对我却赶尽杀绝,我难道不要打吗?不管父母再怎么不对,我肯定知道要原谅他们的不是,但是真正的父母难道这么狠心吗?我为国家贡献不少,凭什么我就不能过好生活,凭什么我一修行就要打架扯皮。在这样的语言中,我们就读出了反叛的味道。

在我自己的家庭中也有的家庭成员有一些反叛的味道。像个小孩子一样,又要独立,可是事实上证明还是缺乏经验,自己要内心不满足,真到事儿上又需要我的出面。这样的一种味道,我觉得有一家之主的感觉。

第3种,攻击。

家中的攻击者常常认为自己的焦虑和其他任何不好的事情都是别人造成的。他们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果得不到就会感到沮丧和挫折。他们认为是夫妻中的另一方造成了他们的挫折感,他们常说的话是,要是你做得更好一些,更体贴一些,更善解人意一些,我就不会这么难过了。婚姻关系中的攻击者往往把另外一个看成了麻烦的制造者,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改变对方,而受到攻击的一方往往很不情愿的做出改变,改变者的内心也有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如果内心有了自信,他也不会去攻击别人。

第4种,断绝关系。

对这些人来说,处理人际争端的唯一方法就是离开或者断绝关系。很多人与家庭断绝关系,是因为感到自己在家中十分无力,认为自己的配偶在家中掌握了所有的权利,与这样一个强势的配偶在一起,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做自己,无法保持自己的个性。他们因此而感到不自信,开始孤立自己,认为自己并不需要自己的配偶的陪伴。他们并不是真的独立,而是拒别人于千里之外。当他们在感情上向他人靠近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的焦虑,这种人与原生家庭的依赖感非常大,越依赖原生家庭越会在自己的家庭中表现出这样的状态。他们的抛弃与断交是很冷淡的,非常冷漠,让别人根本无法接受。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会感到很受伤。

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去应对人际关系本来都没有错,然而不同的模式之间会产生冲突。

在夫妻间我们用这四种模式当中的一种去应对。夫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可以归纳为这四种模式。你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去应对人际关系本来都没有错,然而不同的模式之间会产生冲突。一个攻击型的和一个断绝关系型的。一个断绝关系型的,和一个反叛型的。这时不同的模式组合会破坏人际关系和家庭的和谐,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分开就分开,但在夫妻就不这么容易了,他之间还要有孩子,还要有各种事情。

在这里我们谈两个原生家庭,对孩子产生影响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例子,给大家做进一步的阐述。一个是青春期的反叛者,一个是家庭当中的替罪羊。

婚姻解体的原因,从来就不是发生争吵,而是吵架后的回应模式

在家庭中孩子最弱小,孩子受到的冲击最大,你要谨慎


第1种,青春期的反叛者。

他们常常出现在融合型的家庭当中,所谓融合关系中的夫妻像了解自己一样熟悉。就好像拿着你的左手和我的右手,都感觉不出来有任何分别。爱情时间久了就会转化为亲情。大概说的就是这样一种体会。因为太融合了,成员之间的差异往往就被忽视和否定了。

而青春期的孩子,要从心理上去断乳,不是生理上的断断乳。这些孩子很想自我人格的成长,同时他们也感到内心强大的压力。他们很想很希望打破这种融合的状态,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多的成长空间,父母一致控制,孩子认为父母是一头的。父母控制力越强,反抗的也就越大。孩子的反抗并不代表着真正的独立,只是故意与父母唱反调,现实生活中父母很恩爱,而孩子很叛逆,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我们在生活中发现好多教师的家庭当中,这类孩子的反抗更厉害。这是我们疑惑,老师都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好老师是会教育好别人家的孩子,却不一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请大家再次注意,这种融合型的家庭当中孩子的叛逆并不代表了他们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和真正的成长,往往向其反面发展,孩子走向了自我的毁灭成为了真正的问题少年。

真正具有人格独立的孩子不是在融合型家庭当中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民主型的家庭中培养。民主并不意味着双方没有意见,而是有各自表达的权利,当然在某些时候也会由一个人做出最终的判断。而融合型的家庭,漠视这种人的差异,人的个性,人的权利,人的自由,这种假惺惺的状态会使孩子走向反面。这正如那些学习中华文化的家,很多出现了这样的走向叛逆的孩子。所以我在学习和推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将中华文化与活生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做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伪君子。

· 第2种是家庭当中的替罪羊。

首先说明家庭中任何一个家庭中,也许有人的地方都是这样,会形成三角模式,人和人或者是人和一种动物活动,都会结合成某种三角关系来对抗另一方,或给对方的压力。比如说儿子与父亲好并不听母亲的话,再如哥哥拉着妹妹去对抗妈妈,还有我们每天去钓鱼去玩狗,而用这种方式疏远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还有一种三角模式是与第三者合作来排挤圈外的人,这种情况下的离婚往往是不真实的。我建议这样的人听一听法宝坛经,我在那里面专门会讲看到自己的本来面。

与第三者合作来排挤圈外的人,他们新结婚以后又会与新的第三者去合作,所以我们会看到,常常离婚,又很快结婚又很快离婚的现象。这是一种原生家庭带来的恶习,或者是自己人格上的问题,违反了道德底线的三角模式并不美好,也使得不道德的人更加的脆弱,越来越没有家的感觉,越来越感到心中的不安。写到这里,我必须建议有这种情况的朋友应当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我的意思是,没有人想要你的咨询费用。不借助外力,仅靠自己的力量,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在这种三角的关系中,对我们自己的孩子有很大的破坏力。父母与好孩子联合一起去对付家里的坏孩子,问题孩子。这样的皮革玛丽翁效应,也就是自我暗示的功能非常的大。

其实这些所谓的问题少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他们只是家庭内部关系的替罪羊。

当问题孩子在这种三角模式中被暗示为替罪羊之后,他甚至会做一些让全家人都感到很不高兴的事情。充当替罪羊的孩子,往往对父母之间的分歧非常敏感,也最怕父母之间分开。他自己的内心认为父母离婚后会使他自己得不到任何的保障。为了让父母不再关注自己的婚姻问题,问题少年就制造出了不同种的问题,将自己设定为父母关注的焦点。

婚姻解体的原因,从来就不是发生争吵,而是吵架后的回应模式

这是很令人心酸的话题。比如我们接触到的实际案例。一个孩子为了引起想要离婚的家长的注意,他就开始乱吃药,也说不清哪不舒服。父母当然非常着急,此时他的目的也达到了,父母把离婚的事情放到了一边。所以我说让孩子充当这样的角色是很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