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真的能成功嗎?諸葛亮為何反對?

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真的能成功嗎?諸葛亮為何反對?

“諸葛一生唯謹慎”這是毛主席對諸葛亮的評價,陳壽稱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後人對此也有著不同論斷,認為諸葛亮用兵嚴謹縝密,也有人認為諸葛亮用兵太過謹慎,從不冒險,也因此喪失了許多戰機。而對諸葛用兵保守的詬病者所依據的實例,最多的就是蜀漢大將魏延提出的“子午谷計劃”被諸葛亮否定。那麼,這個“子午谷行動”究竟是怎樣一個計劃呢?諸葛亮又為何反對呢?

這話得從諸葛亮為劉備謀劃的《隆中對》說起。諸葛亮在茅廬中就指出,天下即將鼎足三分,若想創立基業,不能與曹操爭天時,也不可與孫權奪地利,當“跨荊、益,西和諸戎,南撫蠻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是一套理想化與可行性兼而有之的完整計劃,荊州跨益州,二州合力,一步看三步,步步為營。可惜,後來孫、劉失和,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更是在伐吳之戰中被陸遜打敗。荊州不復可得,而益州疲弊,陷入了“危急存亡之秋”。

事實證明,這一系列的變數,也宣告《隆中對》計劃基本流產。諸葛亮不得不繼承遺志,上《出師表》,率軍出祁山而北伐曹魏。按照他自己的構想,魏漢(劉備建都成都仍以大漢自居,史稱“季漢”)國力差距太大,魏總覽九州之六,漢在諸葛亮精心治理下總算保有一個完整的益州,唯有侵吞雍、涼,蠶食魏國領土,奪取人口資源,縮減兩國國力差距才是正道。於是諸葛亮命趙雲、鄧芝為疑兵出斜谷,自領大軍出祁山,以風捲之勢奪取隴右三郡,之後因為失去街亭,糧道被斷,首次北伐宣告失敗。


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真的能成功嗎?諸葛亮為何反對?

出師表


在此期間,魏延提出了另一個奇險的計劃。先說說魏延這個人,他出身荊州,原本只是一個縣尉,相當於今天的派出所所長,是從行伍積累戰功,憑著勇猛膽色一步步升上來的將領,可以說很有驕傲的資本,同時,脾氣秉性也跟大多數同僚不太合得來。劉備將曹操趕出漢中後,眾人皆以為漢中太守這個重任會落在張飛身上,誰知劉備憑藉他一雙慧眼,將魏延擢拔為漢中太守,委以重任。魏延感恩戴德的同時,滿懷雄心壯志,承諾劉備,“若曹操親至,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眾至,請為大王吞之”。而事實證明,魏延確實是個合格的漢中太守,在任期間,手上沒有丟失季漢寸土。

以魏延的將才,以及長期在漢中一帶領兵戍衛,應當是對敵軍狀況與周圍地形瞭如指掌的。他一定是經過反覆思量推演,才擬定子午谷奇襲這個計劃。

那麼再說說子午谷,這是漢中能通往長安的一條山道,位於秦嶺山中,崎嶇險惡,一半稱為“子道”,一半稱為“午道”。秦滅,楚漢等群雄割據天下時,韓信曾用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修的就是子午谷的棧道,故也稱“明出子午,暗度陳倉”,魏延的思路便是來源於此,只需要偏師穿過山谷,可以出奇兵突襲長安。長安守將夏侯楙膏腴子弟,不在話下,只有長安作為舊國都城,不容易攻取,但只是攻佔潼關,西可鉗制祁山魏軍,東可威脅魏都洛陽,收益確實太過誘人。於是,在韓信用兵的基礎上,演化為“明出斜谷,暗度子午”。《三國演義》中司馬懿曾點評過這個計謀,因而被今世很多人推崇,從而詬病諸葛亮,為魏延不值。

據說西漢時,此處山坡因地震塌陷過,絕了漢水一脈,因此無法從水路運輸糧草輜重。到了王莽當政,又整修過山道。諸葛亮認為此計太過冒險,予以否定,此後沒人再提,後來魏國大將軍曹真曾率軍伐蜀,子午谷就是其中一路,因為天降大雨,棧道沖斷,無法行軍,曹真的大軍也被迫撤退。

自古,倚強凌弱可穩而蠶食,以弱搏強需險中求勝,但是在這裡我同意諸葛亮的看法,我不認為子午谷計劃可以成功。我不懷疑魏延的領兵才能,即便五五分,哪怕三七開,子午谷進兵都值得一試,畢竟高風險就有高回報,若有吳國協助,自然更好。我擔心的不是他到不了長安,恰恰是到了長安後怎麼辦?甚至不擔心他打不下長安,更擔心他打下長安後怎麼辦?如果諸葛亮未能如期出祁山或突破斜谷前來會師,魏延這裡就是一支孤軍了。那麼,以我們對司馬懿的瞭解:他奔襲新城誅孟達,顯然不按常理出牌;再有,忍受諸葛亮的羞辱而依舊保持高度的冷靜與忍耐;最後就是他對曹魏的忠誠度一直是微妙的……他完全會選擇拖住諸葛亮主力。即便是大司馬曹真,也懂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他一樣極有可能拖住諸葛亮會師,使得魏延身陷敵國,成為孤軍絕兵。屆時魏軍再調兵於關中合圍,那魏延可就危險了。


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真的能成功嗎?諸葛亮為何反對?


諸葛亮受劉備託孤之恩,口號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可並不是說,攻佔了長安就等於實現了這個口號。佔而不能領,只會成為累贅,所謂“存地不存人,人地兩失”。而若攻佔潼關,雖可以據險而守,卻難以保證補給,仍不得不主動出擊。

為什麼說魏延沒有能力控制長安?因為他手中只有不到一萬兵馬,如果在奇襲過程中再有傷亡就更加困頓,想如願在長安就地徵糧募兵,恐怕也沒那麼容易。要知道,魏國早在漢末時,就有能臣鍾繇、杜畿、張既、趙儼等人在關中河洛一帶治理,政績斐然,聲名遠播,這裡早已有了曹魏的群眾基礎。民只知生計,不知漢魏之分,所以,魏延作為一介殺伐武夫,想在這裡再給降兵百姓洗一遍腦,做“恢復漢室”的政治思想工作,難如登天。最後的結果,只有在等待援軍的過程中被魏軍逐漸消耗掉。

而韓信定三秦因何能成功?難道是韓信一個人的功勞嗎?須知張良前有建言讓劉邦燒燬棧道,後有計謀令項羽疲於伐齊,蕭何早在鴻門宴之前就將關中一帶打理的井井有條,初步恢復了經濟秩序,劉邦更是為了爭取當地民心,定了“約法三章”——對於劉邦的漢政權,三秦有著充分的群眾基礎,而反觀秦降將章邯,因為背棄了二十萬降兵導致後者全部被坑殺,秦人沒有人不恨他的,自然支持漢軍歸來。這才是韓信順利平定三秦的政治基石啊!

得人心者得天下。三大戰役時,群眾基礎是國共兩方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戰局發生逆轉的關鍵。魏延作為一員戰將,從軍事範疇上謀劃出“子午谷計劃”也算難得,但作為一國丞相的諸葛亮,所處在的位置不同,則看的更加高遠。

所以,當你腹誹領導不聽從你的建議時,不妨多想想他的考量,為啥人家能當領導呢?

最後我想說,季漢最終不能北伐成功,只能說是天命使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