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头条月入过万很牛批吗?玩得好的人都说:不,那只是个附加值

在头条,有两种人能快速月入过万。

第一种,有深厚文字积累的人。比如作家,报社编辑,微博公众号大v,策划文案等。这些人只需要熟悉一下平台调性,就能快速爆红。

第二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比如说各行业各企业精英。这些人自带超级素材库,只要精进一下写作技巧,也能快速成功。

本人属于第三种,也是人口基数最多的一种:出身草莽的创作者。

玩头条月入过万很牛批吗?玩得好的人都说:不,那只是个附加值

入驻头条一个月余,凭借自身努力,22道题开通问答收益,4篇文章过原创,49天成功加v。期间,开通了青云自荐功能,双标题双封面功能,圈子功能,头条带货功能。

只能认证身份证的普通创作者,只要够努力就能开原创加黄v吗?

当然不是!其实努力和原创黄V之间真的没啥直接关系。

随便翻开头条,就能看到好多朋友说:写了一年问答了,还没有收益。写了几百遍文章,还过不了原创。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努力,也切实理解他们心里的那份迷茫。

头条成功晋级到底靠什么?你说凭借自身努力成功加v,不是骗人吗?

菲姐要为大家解开一个底层逻辑性的误会:

努力,不等于晋级!

努力提升自身价值,才等于成功晋级。

玩头条月入过万很牛批吗?玩得好的人都说:不,那只是个附加值

我在刚玩头条的时候,也踩过一段时间的坑,日子过的焦虑又迷茫。

每天很拼很努力,选题找素材,吭哧吭哧写问答更新文章。每隔几分钟就去看一眼:阅读量涨了吗?粉丝涨了吗?收益涨了吗?然后读书也不专心,码字也不专心,一觉睡醒了就去摸手机:天呐,推荐几千!阅读几百!收益几分!一天的好心情都没有了。

我还不够努力吗?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大概不是做自媒体的料吧?真的很想放弃啊!

让我坚持到现在的,真不是听说“轻松月入过万”,而是我喜欢写作,想通过输入输出提升自己的水平,教养好自己的两个孩子。

如果只盯着成功晋级,恐怕早就焦虑的放弃100遍啦!

就在这一个多月的动摇,努力,坚持里,我开通了问答收益,过了原创,加了黄v,经历了个人蜕变式的成长。

玩头条月入过万很牛批吗?玩得好的人都说:不,那只是个附加值

不瞒大家说,我是做实体创业的,没接触头条之前,上网仅限于转账支付。

刚开始用电脑,连标点符号都找不到,现在也能够快速搜图码字了。开始写篇问答也要琢磨一天,惊呼怎么别人就比咱多几个脑回路。现在看见问题,满是浆糊的脑袋也变得条理清晰了。

以前和孩子谈话,人家爱听不听的,因为讲的全是正确的废话。现在说些什么,孩子频频点头:对啊,就是这么回事!

所谓育人先育己,就是这么个道理。

只要你个人能力提升了,文章含金量高了,推荐阅读粉丝收益都会有的。想想每天盯数据的那些日子,是多么可笑啊。

文章写完发表了,之后怎样还是自己能控制的吗?有盯阅读量的功夫,还不如多读几本经典书籍,多码几篇文字来的有价值。

玩头条月入过万很牛批吗?玩得好的人都说:不,那只是个附加值

头条,是一场升级打怪的超级游戏,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你生活中的样子。要赚钱还是先努力提升能力,让自己值钱吧!

努力并不值钱,努力提起来的能力才值钱。头条从来不缺创作者,缺的是非常优质的创作者。

什么时候凭实力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了,也就不光在头条月入过万,而是到哪里都能月入过万,月入十几万。头条,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锻炼的平台。

给还没有开原创加黄v的创作者们,提供几点忠实的建议吧。

不忘初心,发掘创作原动力。

无论做什么,越想着赚钱就越赚不到钱。

想在头条深耕细作下去,首先,找一个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其次,有一个必须做下去的理由。这样,你才能熬过艰难的新手期,进入头条创作者门槛。

昨天听一位大V的课,他说什么时候开原创加黄V了,才算进入创作者的门槛,本人深表赞同!

玩头条月入过万很牛批吗?玩得好的人都说:不,那只是个附加值

一个文字创作者,只有不把写作当成任务,而是不吐不快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进入自动写作状态,才算入门了吧。

否则,每天早晨都为写什么发愁,每天看数据比码字时间还长,你觉得这是优质创作者的生态吗?就算偶尔出了一篇豹纹,你觉得有能力把它变成常态吗?

平台的每一次晋级,其实都是鼓励你前进的路标,告诉你,离自己的目标又进了一步。支持我们向前走的,从来不是路标,而是自己的目标。

坚持更新,坚持更新垂直内容。

一定要坚持更新垂直内容。

头条创作者几千万,想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只能依靠机器算法。没错,你首先要讨好机器。

机器喜欢优质内容,但提高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想讨好机器,还有一种我们能自由控制的方法:那就是坚持输出,提高更新频率。

玩头条月入过万很牛批吗?玩得好的人都说:不,那只是个附加值

你每更新一次垂直内容,就等于在机器那里露了一次脸。打卡次数多了,就能混个脸熟。混熟了脸有什么用呢?

在头条,有一个传说中的“头条权重”。比如说我写了一篇5万阅读的问答,入账20元。别人写了一篇1万阅读的问答,入账200。这就是头条权重的威力。持续输出垂直内容,就是在提升自己的权重。

持续输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文章质量。

写作其实没什么天赋之说。就是靠技术型的锻炼。练多了,语感自然就会好起来,写作技巧也能变得熟练。最终打磨出高质量的文章。

持续输出能提升头条权重,能优化文章质量的,継而继续提升头条权重,增加自己的单品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玩头条月入过万很牛批吗?玩得好的人都说:不,那只是个附加值

育人先育己,提升创作能力,离不开持续的读书学习。

因为头条创作的缘故,经常翻网页学习,也买了很多付费课程。毕竟个人的精进离不开持续的输入。只是我还是建议大家,要成体系的垂直化读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本来只想看一下时间,结果发现有新评论,就回复了一下。又发现推荐的文章很合胃口,就手欠地点进去了,结果两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越来越多。选择手机阅读,也许不知不觉就跑偏了,学习计划压根没能实施。

甚至有人读书,也无法专注起来。我是做育儿领域的,但是不妨碍我对历史感兴趣啊!我还喜欢做饭。于是书架上,育儿历史美食类的书都有。今天心血来潮读这个,明天读那个。读一本忘一本。

玩头条月入过万很牛批吗?玩得好的人都说:不,那只是个附加值

如果只是打发时间,当然可以广泛涉猎。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出成绩,说直白点儿,你想月入过万的话,就不要这样漫天撒网式的阅读啦!

我们可以在桌上放个小书架。只摆放领域内的经典书籍,做专项阅读。

这样做的好处是:获得的东西都是互相印证互相呼应的。读得越多,这种联系就越紧密,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你也可以把它整理成树状结构,这就是我们的知识体系模型。

不要让自己的注意力太分散,我们只有不断输入,把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壮大。以后的输出才会越来越轻松。

玩头条月入过万很牛批吗?玩得好的人都说:不,那只是个附加值

业界有个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说,只要在一个领域坚持一万个小时,你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在头条,你只要系统化输入,坚持高频率输出,你也能一步步成为领域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