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吳京出現在電影《一百零八》的海報上。

這一次,他是影片裡汶川地震真實事件的見證者,也是11年前參與抗震救災的親身經歷者,零片酬參演。

11年前,他作為包括靈山慈善基金會在內的多家公益機構的聯合志願者,親赴汶川災區, 11年後,他拍出這段親身經歷,零片酬參演。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吳京在抗震救災前線搬運靈山慈善基金會救災物資

有幸,去年10月,在靈山慈善15週年致敬典禮上,我見到了影片所描述的故事的主人公素全法師,並有了一段讓我受益匪淺的對話。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這,是在汶川廢墟上, 臨時搭起的產房,這,是一名出家人,在生死線上接生的“羅漢娃”;當瀰漫著死神陰影的災區, 傳來第一聲嬰兒的啼哭,當本該屬於青燈古佛的地方,被產婦與孩子的笑臉圍繞,我們更深刻的明白了,“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真正的慈善,是傳遞人間的溫度與慈悲的力量。”

這,是素全法師在靈山慈善15週年致敬典禮上的出場寫下的串場詞。

對往事,他其實已不願再提,在追問下,他才講了些零星片段,接著,便把話題引向了唐詩。

說來也怪,在他對唐詩的解讀中,我突然明白了,那108名羅漢娃背後, 他的全部心路。

詩,膾炙人口: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

花重錦官城

路,別無選擇:

那一個個看似偶然的因緣聚會

或許正是無法逃避的命裡註定

在那與死神賽跑的時刻

在那人命大於天的信條裡

戒律被打破, 陳規不復再

剩下的,是生命最質樸的底色

如果用言語形容

這底色,應該是四個字——

慈悲為懷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下面的文字, 請允許我,把”詩“ 融入那條心路里, 再用心路完成一次“古詩今譯”。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春雨,並非只來自於春。

寒冬酷暑,人間絕境,只要有需要伸出援手的時候, 那溫暖的助力,於受困者,便如春雨潤心。

11年前,5月12日後的汶川,已成人間地獄。

所幸, 一片廢墟上,還有一座千年古寺屹立,雖然屋頂已被掀掉,但屋還在,人還在,更重要的,那口輸送著地下水的井還在,這對災民來說,已足可救命。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本來只住幾十僧眾的地方,一下湧來一兩千人,混亂可想而知。

但,還有更讓人凌亂的。

不遠處的婦幼保健醫院塌了,許多臨盆產婦無處可去,院長希望能轉移到此。

千年古寺,變產房,這是千年未有之例。

而為了保證產婦營養,肉類供給是必不可少的……讓肉香、血光,瀰漫寺院,這也算開了千年之“戒”。

該出現的時候"乃發生“,”知時節“裡沒有自己的利害得失。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別以為,雨潤無聲,是一種愜意,有時,那需要一種勇氣。

世上,順水人情易行, 觸犯自己利益的事難做。

有一位產婦,大出血,命懸一線。有人告訴他,這個忙,幫不得。

產婦已46歲,且生的是二胎,風險太大,若是有什麼不測,對寺廟影響不好。

一邊是跪求他伸出援手的家屬,奄奄一息的婦人和胎兒,

一邊是不該犯的忌諱。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寺院的餐桌當起了產床

在似乎該兩難的處境下,他卻說,”出家人最大的忌諱是見死不救”。

最終,他收下了那位婦人,幸運地迎來了母子平安的那一刻。

“孩子姓張,我為她取名張弘揚,希望她長大後,將慈悲精神弘揚。”

一件事,只要對他人有利,就去默默地做,這是隨風潛入夜,而不計利益得失的付出,是潤物細無聲。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如果說,他用前兩句解讀公益路,讓人認同,用這句解讀心路,就讓人有幾分心酸了。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世界不會因為兩件善事而改變,也不會所有人都理解你的善行,有時‘野徑雲俱黑’是一種常態。”

或許,做公益,最難的,不是生死線上的掙扎, 不眠不休的投入, 而是一切煙消雲散後,那曾用生命做出的努力,好似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無常依然殘酷,人心依然麻木,一切,明明已經過,卻似沒有被改變過……

“這時候,你要作‘江船火獨明’……雖然發出的只是微弱光芒,但只要它不滅, 人們就能看到暗夜中前行的方向……”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3歲時,羅漢娃的父母們發起組織:將每個孩子出生時的床單剪下一塊,用108塊布料拼接成「百衲衣」作為禮物,送給了素全法師。

▌曉看紅溼處 花重錦官城

“其實,我不願意再提那些孩子的故事,寧願在記憶中封存……”

封存,不是忘記, 那歲月的“封條”,還會有開啟的一天……

“汶川地震過去11年,孩子們還未成年,我希望再提起他們的時候,當年的娃已長大成材,已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善的最終目的,不是解人一時之難, 而是用一顆滾燙的心,在受助人,在見證人心裡,都埋下一顆火種, 用這絲光亮,去讓自己和他人發現生命的美好,善良的可貴,最終, 將自己活成一道光。

那時,縱鬢髮已蒼, 心自芬芳,因為,回首來時路,已是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是慈悲的最高境界,也有甚深禪意在其中。

吳京親歷古寺的血腥事件後拍成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這樣…

圖文部分來源於網絡,內容僅作公益性宣傳,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