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曹灿老师,这些口诀是他一生心得总结,却鲜有人知

沉痛悼念曹灿老师,这些口诀是他一生心得总结,却鲜有人知

我年事已高,已80多岁了,但“小车不倒只管推",仍然愿意为自己热爱一生的朗诵事业做点事情,也非常愿意把自己的朗诵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分享,让更多的人知道朗诵是怎么回事,让更多的人喜欢朗诵,而且能朗诵得好。这是我的愿望。朗诵是一门艺术。


艺术不像工业产品,它没有固定的标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产品,会有各种风格流派。我的朗诵也算是一个流派,我的流派就是——说话,口语派——说派。


有的人讲究朗诵要有点“腔调",比如朗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诗句,人家是要有一点“腔调”的;还有的人主张朗诵的声音要大点儿,这都是可以的。我的流派和这些主张不大一样,我主张朗诵要平淡一些,就像说话一样,比说话再讲究一点韵律就可以了。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沉痛悼念曹灿老师,这些口诀是他一生心得总结,却鲜有人知

我先说说朗诵的源头。

有一种说法在朗诵界传得比较广,说朗诵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说是因为话剧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因为话剧演员需要讲台词,而为了说好台词,所以就练习朗诵,因此朗诵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其实,看我们国家的历史就会知道,诵诗从春秋时代就有了。古人诵读诗词歌赋古书上都有记载。《周礼注》说:“以声节之曰诵。”就是说,把声音有节奏地说出来,就是诵。


从《诗经》诞生以后就有了吟诵,一直持续了上千年。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它不成型,没有一套完整的曲调,各个地区的吟诵都不一样,湖南花鼓戏和浙江的越剧里都各有吟诵的调子,所以吟诵至今已经快要失传了。


而“唱诗”是从唐朝以后才盛行,专门有乐人和乐童为诗配曲吟唱。诵又不是唱,《汉书·艺文志》里说:“不歌而诵之赋。”


左传里有一个故事,是说郑庄公(此处,书中原文误为“卫庄公”,我已修正,这一段故事也选在《古文观止》里作为第一篇,即《郑伯克段于鄢》)的弟弟要谋反,但是他母亲姜氏护着他弟弟,他跟母亲闹翻了,说了一句:“不及黄泉不相见也。”大家都知道什么是黄泉,就是死了也不见。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觉得自己没有母亲很不好,就想跟母亲见个面,重温母子之情。可是他是大王,是国君,一言九鼎,已经说了,不及黄泉不相见呀,怎么办?有一个大臣揣测他的意思,上奏:“掘地及泉可相见也。”庄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让人挖了一个地道,直挖到见到地下水,母子二人在地道里见面了。


这个故事是这样叙述的,“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yì)"。他们在里面见面也高兴,在外面见面也高兴,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这个赋就是诵,这个诵就是中国古代的朗诵。因此我们知道,朗诵不是从外国传来的。

我们古代南北朝时期有一部著名的文学理论专著,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在这部书里对文艺各个方面,对诗词歌赋书画都提出了他的见解。他提出朗诵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呢?应该是“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就是指人的面部要有表情,刮风下雨喜怒哀乐等,面部的表情要有。然后又提到了对声音的要求“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就是你在朗诵时要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声音,像珠玉,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叮当当的。

你看,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先人对朗诵就有这么高的要求了,它怎么就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呢?是我们祖先总结和传承下来的。

沉痛悼念曹灿老师,这些口诀是他一生心得总结,却鲜有人知

既然中国话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就应该把我们的母语学好,中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或者是说不好中国话,这都不应该,年轻人首先应该把母语学好。


语文就是教我们怎么说话,但我们现在教语文,有些重文轻语,有的孩子都上大学了,一说话就脸红,甚至说不了一句完整的话,这将来找工作都不好办。据说日本人在招聘员工时对说话就有要求,说话声音若蚊虫的不要,说话时没有表情、没有生气、没有感染力、语无伦次的不要。说不好话应聘找工作都很困难。

我本是南京人,原来有很重的地方口音,而当一个好的演员首先要讲好普通话。我就下功夫练习普通话,练习绕口令,打鼓唱单弦,反复纠正自己的口音,逼着自己去学习、去实践,向老艺术家学习。经过长期地锻炼,我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了。


为了能让大家记住朗诵的技巧要领,我编了个朗诵的口诀:


朗诵并不难,主要靠实践;

题材选得好,成功得一半;

首先找主题,然后再分段;

口齿要清楚,四声不能乱;

尖音要克服,语言要规范;

尤其要注意,标点和重念;

两样读得准,意思不会变;

切忌一道汤,节奏要变换;

停顿掌握好,感情得体现;

手势适当加,眼睛不乱看;

人物要区分,喊叫让人厌;

情感要真实,虚假没法看;

练好语言功,多多做贡献。


(注:此文根据曹灿老师讲课整理,“切忌一道汤”的“忌”字原文为“记”,疑似听误,已更正。此口诀具体解释,请关注本公众号后续文章。)


沉痛悼念曹灿老师,这些口诀是他一生心得总结,却鲜有人知

摘自《“曹灿杯”指导用书:青少年儿童朗诵实用宝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