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生活中有一種現象,很喜歡把老人送去養老院。但真正的現實是,很多無家可歸的老年人,根本沒機會拒絕,沒機會選擇,因為單是想念親人,就已經耗費了他們最後的時光。

剛看了一個紀錄片,拍的是泰國一個免費養老院。


整個紀錄片,將鏡頭對準養老院裡無家可歸的老人最普通的日常生活。


這些人裡,有一輩子沒結過婚的老人,有失去親人的老人,有子女送來的老人,也有政府送來的老人。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養老院裡,老人們共同擁有一個願望,每位老人又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心酸且有可能永遠無法達成的小願望,魔幻而悽清。


一開頭,採訪人因為在繁重的工作導致失眠,她懷疑自己是不是老了,於是決定去養老院拍攝。


這家養老院格外的乾淨,老人都赤著腳走在走廊裡,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肥皂香氣。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這裡一共有21位孤寡老人,4位護工。


老人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擁有一張自己的照片。


採訪人給老人們買來了新衣服,準備給老人拍照。老人們非常開心,他們紛紛試衣服,拍照紀念。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老人們跟採訪人講訴了自己來這裡的經歷。


有人是因為和家人感情不好,自己一個人來到這裡,認為會好一些。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有人是因為家裡一直很窮,她的一生都非常辛苦,80歲以後才來到這個養老院,在這裡她終於不用工作了,再也不用擔心生活有多難了。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在泰國,照顧老人被認為是有福報的工作。


這裡有4個護工,她們記得住每個老人要吃的藥。她們的後背經常疼,因為要經常抱老人上輪椅,而且很多老人的大小便要用手清理,很辛苦。


當問到她們8年中有沒有想到不做這個工作的時候,她們異口同聲說:沒有。


當地有很多好心人會捐東西給老人,而老人會和她們一起享用。雖然老人愛發脾氣,但是和小孩子一樣,一會兒就忘了。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老人會給她們講自己的故事,她們一起哭,一起笑。


善良的護工們每天和爺爺奶奶聊天的時候,都會往好的高興的方向引導她們,盡最大努力,不讓他們對生命灰心。


養老院裡的老人們最期望的,不是家裡給多少錢,也不需要子女家屬天天來照料老人,因為照料老人是護工的職責,他(她)們只需要家裡親人給他們最後的一點溫情。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護工說:“這裡有個奶奶,有錢的時候家裡子女照顧她,等沒錢了就被子女送來了。老人不想來,沒過多久就傷心的去世了,才60多歲,特別可惜。”


“很多人把老人送到這裡來,就像甩掉一個沉重的包裹一樣。有的老人打電話回家,一聽到家人的聲音,就抑制不住的哭。老人從早到晚,就盼著子女來看一眼他們,很多時候,子女把老人送來時候說,會常來看,會常打電話的,但一走就石沉大海沒有蹤影了。”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為什麼子女不來?


有的人因為子女在國外,也成家了,都有了孩子。平時忙,沒時間,等有了時間,還得等機票便宜才會來,基本一年來一次。


有的人特別害怕老和死,因為孫子和孫女都沒長大,想看到他們長大的樣子。


有的人來這裡一年多了,女兒從來沒有來看過,因為女兒並不知道他在這裡,他也不知道女兒在哪兒。他是政府送過來的,也活不了太長時間,大概這輩子也沒法見面了。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沒看這個紀錄片之前,我也不知道,原來人老了,還有那麼多人在一個我們看不到的地方,苦苦追尋著最後的一點溫情。


人老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到最後失去親情,那種冷讓人萬念俱灰。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生活中,很多我們不留意的地方,其實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

你可曾聽說,在湖北京山縣農村,有“自殺屋”、“自殺洞”?


當地村民說,只要滿足年齡在70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經濟條件差、子女生活比較困難、得了無法治癒的疾病這樣幾個條件,老人自殺就是“明智的選擇”。


在網上看到有數據顯示:農村老人自殺率高於城市老人5倍,農村自殺人數比例佔我國自殺人數的90%,中國農村老人的自殺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到五倍。


單只是貧窮不會要了老人的命,一碗粗茶淡飯也能續命,子女的照顧缺失才是主要因素。


臥冰求魚的典故里,窮人家的孩子王祥,和母親相依為命。因為貧窮,平時娘倆只能勉強餬口。有一天母親生病了,王祥為了讓母親吃到鯉魚,他在三九嚴寒的冬天,脫下衣服趴在冰面上,用自己身體的體溫一點點融化冰面,終於得到了一條大鯉魚。


子女只要肯用心,年邁體弱的父母即便艱辛,卻依舊有活下去的勇氣。


知乎上有網友說:子女的孝順很大程度上屬於家風問題。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不要讓孩子看到,你對老人的冷漠。否則,老人今天的悽慘狀況,就是未來你所走的路。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知乎上有人說:“許多人教過我怎麼來到這個世界,卻沒有人教我怎麼離開。”


很多時候,人沒老過,真的不知道怕。


怕時間留不住,怕錯過了人間最後的愛。


網上這個照片很火爆,墨西哥的餐館裡,年邁的爺爺請孫子吃漢堡包。整個過程都是孫子吃,爺爺慈愛的看。


等孫子吃完,爺爺開始找機會聊天。孫子嘴裡含糊其辭的應付著他,最後還不耐煩的帶上了耳機,用平板擋住了爺爺和自己的臉。


這一檔,擋的也許就是陰陽兩隔。


孫子不懂,爺爺的時日無多。


爺爺眼睛紅紅的,無奈的看著面前心愛的孫子。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歲月無情人有情,老人想要的,無非是留在人世間最後的溫情時光。


而這溫情,唯有親人能夠給予。


朋友做生意失敗,每日以酒澆愁。問他為何不再回家看父母,他說:“我怎麼能面對頭髮花白的二老,然後告訴他們,你們的兒子是一個失敗的人?”


畢淑敏在《孝心無價》中說:“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網友說: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日常的生活,是老人擁有的所有。


珍惜老人,珍惜日常,你每天的關愛,好顏悅色,就是送給老人最好的良藥,這藥治心。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我也在反思,到老了那一天,會不會老無所依?


紀錄片中的採訪人說:“年輕的時候,人可能喜歡結交新朋友,老了剛好相反,他(她)的注意力,只放在親人身上。儘管我的女兒只有兩歲,我也在想象著,老了以後她能來看看我。其實,不是希望她來看我,而是,我能看看她。


趁著年輕,還有活力,應該做些什麼,讓自己老有所靠。


一是成就自己,奠定經濟基礎。


我們看到,天地間的果樹,每一顆都是先成就了自己。


它將泥土裡的養分吸收進根莖,再輸送到枝葉,最後開花,結果,分享給這個世界。


果樹之所以碩果累累,源於對自己前期的基礎奠定。


我們有一點要牢記:錢要能賺,同樣也得能守住。


別把刷信用卡當做一種時髦,別讓網絡貸款坑了自己大好前程,別讓購物拖住了自己本可以前進的腳步。


把賺到的錢做好妥善規劃,用於保險,用於儲蓄,用於自我投資。


成就自己的今天,就是在提高自己的養老質量。


人的位置站得越高,眼界越寬,經濟回報也就越大。


別在能拼的年齡,放過歲月。只有這樣,才能在歲月不放過你的時候,心安氣閒。


二是關注健康,養成鍛鍊習慣。


人到老年,疾病纏身。而疾病通常是身體免疫力下降所造成,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的積累。


何不讓身體積累正能量的積極因素?


鍛鍊,是從心態開始改變的正能量。流汗,是身體細胞開始煥發活力的體現。


網上有數據表明,癌細胞最怕熱,臨床上還有腫瘤熱療這個治療方法。


運動會使身體產生大量熱量,升高體溫。


美國癌症中心曾發表論文:通過對美國和歐洲144萬人的大數據分析,發現長期鍛鍊的人至少13種癌症發病率都顯著更低!


今年已82歲仍在醫療一線工作的鐘南山,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鍛鍊。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很多,也沒有出現老年人常有的視聽障礙、反應遲緩、記憶力衰退、腰腿疼等問題。


他說:“除了不能再參加運動量大的競技比賽外,感覺年齡對我沒有太大影響,我現在還可以承擔日常工作,這跟堅持身體鍛鍊有很大關係”。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從現在開始,養成長期堅持鍛鍊的好習慣。


運動的腳步,邁得越早越好。這是晚年得以身心健康的體能積蓄。


三是珍惜現在,珍愛身邊的人。


人啊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你的妻子頓頓做飯給你吃,要去讚美她,感謝她對家的付出。


你的丈夫把他辛苦的血汗錢交給你,平時要對他好,要感謝他對家的付出。


你的孩子這次考試不理想,別說他,要查找原因,並且陪伴他一起努力提高成績。要懂得,自己的孩子隨自己。告訴他,你愛他,你希望看到他的進步。


愛人和孩子是你今生最大的財富。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你今天對家人的付出,對家人的愛,到老了會換成溫暖的親情回報給你。


珍惜每一天,把愛留給家人,這是在給你的晚年生活積累親情的善緣。


四是培養興趣,加入社群組織。


人到老年,沒有愛好的生活將會很無趣。


子女若不能常回家看看,朋友也都變得衰老病弱不能常相聚,唯獨你常年保持鍛鍊身體的習慣依舊很健康,那你肯定會感到孤獨。


7個單身女人同居10年的生活日常,她們到了80歲還染髮、化妝,將生活過成了詩。


這7個老奶奶在一個公寓裡共同生活,分別買了各自獨立的房間,既有私人空間,也有好友陪伴。


她們互相照顧,定期聚會,參加詩朗誦,堅持鍛鍊,共同旅遊。


這就是社群生活。


視頻裡的養老院,揭開生命最末端的悽清:你沒老過,你真的不怕


退休以後,讓自己培養一個以上的興趣愛好,加入相應的社群組織。


可以是書法,可以是繪畫,可以是健身,可以是各種俱樂部。


目的只有一個:有人陪伴,有人一起玩耍。


想把生活過成詩,首先要把自己培養成詩人。


在興趣中成長,在興趣中快樂,在興趣中養老。


這樣的晚年,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依。


當命運的磨難來臨之時,除了子女可以依靠外,還有自己所積累的資源為自己保駕護航,這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