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從前看金庸,只記得張三丰是一代宗師,武林泰斗,是一個看似已超脫於塵世之外的白髮老人。

後來看金庸,才知道他也曾年輕,也曾墜入紅塵,他愛一個女子愛了一生,用盡他的百年歲月。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張三丰少年時叫張君寶。

13歲那年,他在華山之巔遇見一位姑娘,姑娘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郭襄。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那時張君寶跟著師傅覺遠大師一路追討盜了少林寺藏經閣內《楞伽經》的瀟湘子與尹克西兩人,張君寶武功不高,不敵尹克西,明顯落於下風。恰巧這時楊過小龍女還有郭靖黃蓉郭襄等人也在華山之巔,見張君寶被逼近絕境,郭襄忍不住開腔:“小兄弟,出手打他啊,怎麼你只捱打不還手?”

覺遠忙道:“不可,勿嗔勿惱,勿打勿罵!”郭襄叫道:“你只管放手打去,打不過我便來幫你。”張君寶道:“多謝姑娘!”揮拳向尹克西胸口打去。

等到風波結束以後,郭襄回頭過來,看到張君寶頭上傷口兀自汨汨流血,於是從懷中取出手帕替他包紮。

張君寶心生感激,第一次仔細打量這位善良漂亮的好姐姐,卻見郭襄眼中淚光瑩瑩。此時聽得楊過楊大俠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

張君寶望著那雙神仙眷侶,再看看眼前哭得滿臉是淚的姐姐,霎時懂了什麼。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第二次相遇,已是三年以後。

郭襄忽然來了少林寺,還是同一個目標——想從無色禪師這裡打聽到關於楊過的一些蛛絲馬跡。這些年她牽著一頭小毛驢走過天南海北,始終沒能找到他。

當然這一次,也還是敗興而歸。

郭襄下山的時候,張君寶跟在她的身後,不是緊跟,她走三步,他就走一步,始終不敢離得太近。郭襄回頭了,認出他就是三年前在華山之巔與她有過一面之緣的那個小兄弟。

“張兄弟,你也來送客下山嗎?”她忽然回頭笑著問。張君寶猝不及防,紅著臉應了一聲:“是。”

郭襄便從懷裡摸出一對鐵羅漢玩偶,塞到了張君寶手裡。這對鐵羅漢上了發條,就可以打一套最簡單的少林拳,她說:“這個給你玩”。

騎上毛驢,她繼續她的漂泊。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張君寶站在少室山下,手握鐵羅漢,目光緊緊追隨著她。

遠橋、蓮舟、岱巖、松溪、翠山、梨亭、聲谷,此時少室山下的一景一物,都深深鐫刻在少年的心上。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第三次相遇,僅是十天以後,只是張君寶的命運已大不一樣。

只不過是從玩偶鐵羅漢上學了幾招拳法,張君寶就被少林僧人誣陷偷學經書,遭到追殺。覺遠大師為了保護張君寶和郭襄,將兩人裝在鐵桶裡,挑著狂奔數十里,最後氣數已盡,坐化身亡。

兩人撿了些枯柴,將覺遠大師的法身焚化了。不能再回少林寺,此時張君寶只覺天地茫茫,卻無自己的安身之處。他垂淚道:“郭姑娘,你到哪裡去?我又到哪裡去?”

郭襄心有不忍,將手腕上的金絲鐲相贈,囑咐他去找她的父母,以求安身立命。

“張兄弟,少林寺僧眾尚自放你不過,你諸多小心在意。咱們便此別過,後會有期。”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數年前,楊過最後一次和她告別的時候,也說過這樣一句話:“咱們就此別過。”

只是後來,相見太難。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張君寶後來並沒有去投靠郭靖黃蓉,這個小小的少年郎,在去襄陽的路上轉了個身上山。飢食松蒼,渴飲山泉,潛心修煉,開創了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

張三丰這個名字,響徹江湖。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少年子弟江湖老,紅顏少女的鬢邊,終於也見了白髮。

“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24年後,郭襄創立峨眉派。

從此,一人在武當苦心修行,一人在峨眉孤燈常明,後會再無期。

若說兩人沒機會相見,必定是假的。但張三丰硬是沒給自己這個機會,就像他的弟子俞蓮舟說的:“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

他知道郭襄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不打擾,便是對她的柔情了。

不僅如此,他還建立了武當峨眉世代交好的制度,規定武當弟子,永不得與峨眉弟子動手。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有人說,郭襄大徹大悟創立峨眉,必定放下了楊過。可是她收的第一個徒弟,就取名為“風陵師太”,當年的風陵渡口,是她和大哥哥楊過相遇的地方。

有人說,張三丰練神功絕學,成為一代宗師,必定放下了郭襄。可是他的徒弟“武當七俠”取名遠橋、蓮舟、岱巖、松溪、翠山、梨亭、聲谷,就是當年他在少室山下見郭襄時的美景。

情非得已,不再提起,只是說忘,如何又能忘?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後來的後來,趙敏前來滅武當,張三丰身受重傷,自感劫數難逃,便對弟子俞岱巖交代後事。

只是他所說的一切,無關武當,無關江湖,只關乎一個鐵羅漢。

“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流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

那一對鐵羅漢,當年漂亮姐姐只當玩偶贈與少年,少年卻貼身保留了百年。

但百年又如何?滾滾塵世,他揚名江湖,他白髮蒼蒼,但你看他,仍然是少室山上的那個16歲少年。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對她的痴情,持續了足足百年

金庸在新版書中有意淡化了張三丰郭襄兩人的關係,但老版中這一句話還是讓人唏噓不已:

故事的最後,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所謂百年孤獨,莫過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