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媽媽接觸國際學校

來自一位華人媽媽的自述: 

 

掐指算下來2014年8月我們從中國舉家搬遷至馬來西亞到現在已經6年有餘!時光啊

儘管我微信朋友圈上一直給親朋好友們更新近況,但很多朋友complain我的微信內容太簡單,所以就直接選擇在網上寫個帖子較系統,順便記錄一下我們在馬來西亞生活學習的經歷。

【馬來西亞】華人媽媽接觸國際學校


  認識馬來西亞

  由於工作的關係,每年都有一兩次機會出差去馬來西亞吉隆坡,雖對馬來西亞印象不錯,但那個時候一直停留在較膚淺的認識,也就是知道馬來西亞旅遊還不錯,天氣、風景、購物、挺國際化的、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多、也挺熱情的、吃吃喝喝。

直到一次碰巧坐出租車去吉隆坡機場,華人司機是個老伯,很熱情,跟我們聊了一路。

當然啦,聊著聊著一定會聊到房子、車子和孩子。

華人司機告訴我,那裡的房子才三千塊人民幣一平方米,外國人買車子免關稅可以省一半的錢,很多國家(比如日本、韓國、中國)的孩子在馬來西亞讀國際學校。

在深圳一直蝸居的我,聽到這個,立刻澎湃,已經開始幻想了,一到家就開始了網上搜索。

【馬來西亞】華人媽媽接觸國際學校

  策劃入學

  這個去馬來西亞的想法一直停留在理論階段,直到2012年碰巧去上海出差,那時兒子才兩歲。

在網上約到了國際學校的老師。在上海萬豪酒店跟老師暢聊了2個小時,老師還給我帶來了學校的介紹材料,我茅塞頓開,明白了什麼是國際學校的教學理念。

  和老師的聊天最讓我印象最深的是

老師說:你家孩子如果去了這個學校上學,他晚上做夢都是想回到學校裡去玩。

反過來,中國古代有句話: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中國的學校現在還在或多或少沿用這個古話的思想,但實際上應該落後淘汰了,因為現在知識更新很快,還沒等你讀書百遍呢,你的這本書本身都被淘汰了。

【馬來西亞】華人媽媽接觸國際學校

  入學準備工作

  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

首先要取得全家人馬來西亞的長期居住身份。

2013年果斷賣掉蛇口房子,到馬來西亞當地銀行存了30萬馬幣(當時相當於45萬人民幣),立刻取得全家包括孩子馬來西亞身份(相當於別的國家綠卡)。

兒子那時才2歲半,帶孩子去國際學校找老師面試。

老師們很熱情,如果家長不會英語,還有華人老師可以來接待。

  國際學校大概是這樣:學校校園很大,總共有四棟大樓連在一起,小學和中學其實就是學校校園的兩棟樓,另外一棟是宿舍,還有一棟樓是體育館和劇院。幼兒園和小學都歸小學管理,最小的孩子3歲可以入學,其實就是一貫制的。

  國際學校的教學語言為英文,因選用英國教材,所以以英國英語為正宗,老師大多數從英聯邦國家招聘來的: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

  關於國際學校的中文教育:馬來西亞1/3華人,所以中文也是馬來西亞通用語言,首都吉隆坡的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和廣東話。在國際學校,中文是很多孩子(包括日韓歐美國家孩子)的必選課程,所以不用擔心你家孩子變成ABC香蕉人啦。

【馬來西亞】華人媽媽接觸國際學校

  學校日常生活

  國際學校跟國內的學校真的完全不同。

學校裡面的感覺,就像一個大賓館,有咖啡廳、食堂、圖書館,咖啡廳隨時開放,有沙發有圓桌方桌,點個咖啡和茶點就跟在星巴克似的,家長也可以在食堂買飯吃,味道很不錯還挺便宜的。

  另外還專門留了一間辦公室給路遠的家長休息、看書、玩電腦,很多家長如果路遠嫌回家麻煩,送完孩子可以一天都呆在學校裡等著,也可以去圖書館借本書喝個咖啡等孩子下課。

  班裡2個老師常任的,其中1個負責教學,1個負責協助和生活照顧,另外每天都會有專業老師來教課。每週一有游泳課,週二有借書時間,週三是體育課、週四畫畫課、週五手工課等等。

  Early Year 1只有1個班,剛開始只有12個孩子,後來又來了3個,總共15個孩子。好在我們提前1年就來聯繫入學了,如果隨時來插班,還不一定有學位喲。

  第一個學期結束於聖誕節之前,令人驚奇的是3歲半的兒子在中國1句英語沒學過,3個多月下來英語已基本上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對話了,老師講的故事也可以聽的八九不離十。

語言這個東西真怪,真的是越小開始學越容易學。


【馬來西亞】華人媽媽接觸國際學校


  第一次家長見面會

  學校的家長會跟老師見面都是1對1的,收到老師的郵件後,打開郵件裡的學校網站鏈接,在網上約好見面時間,準點來到教室外等著。上一個家長出來後,我們就進去教室。

  首先老師先說好的,說兒子適應的很快,老師很滿意。接著老師再說問題,說兒子主要存在的問題還是交流溝通能力,老師說她們正在working on that, 說讓我們放心。

  接著老師又問,我平時家裡面有教兒子什麼嗎。我一聽就兩眼放光,我說我們兩口特別努力地在教兒子英語,讓他學的快一點。不過老師卻對此不以為然,老師說你們不用教任何東西,特別是英語(我立刻深受打擊,明顯是瞧不起我的Chiglish)。

  後來跟老師又有了幾次接觸後,我明白了,這個就是國際學校與國內學校的差別。

  國際學校的老師不希望孩子在課外學課堂內的內容,比如說學英語。國際學校的老師認為兒子是中國人,不會說英語太正常不過了,兒子從Early Year 1這個最低年級入學,所有英語學習的責任就是老師的責任,兒子的英語好不好就是老師的任務。

  而且國際學校的教學也是有步驟的,比如說幼兒園階段,老師培養小孩的英語是Babytalk English,沒有什麼時態、人稱、單複數、動詞人稱變化等要求,錯了也不必糾正,不管孩子的母語是不是英語,孩子們都是這麼說的。經過了第一個學期,孩子們之間的交流的都是一下子就從嘴裡溜出來一串一串的英語。其實孩子們的英語我們大人根本就不懂怎麼說。

  總之,帶孩子來馬來西亞並就讀國際學校,讓我看到了國內教育和國外教育的不同之處,我想這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做出的一個正確的選擇。


【馬來西亞】華人媽媽接觸國際學校


下面歐文說說馬來西亞國際學校優勢:


馬來西亞國際學校錄取:

  1、高三或具有相當學歷的學生可直接申請馬來西亞專業文憑課程或馬來西亞大學預科課程。

  2、高三畢業,馬來西亞留學條件要求平均成績在75分以上,可直接申請留學馬來西亞本科課程及申請馬來西亞獎學金。

  3、大專在讀生申請馬來西亞留學,部分馬來西亞院校校可以申請減免學分。

  4、大專畢業生可直接申請研究生課程或馬來西亞專升本課程。

  5、大學在讀生留學馬來西亞可以申請減免學分並繼續學習本科課程。

  6、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歷的學生可以申請研究生課程。

  7、擁有雅思5.5分或託福成績80分的學生留學馬來西亞,免修語言課程。

  8、研究生馬來西亞留學申請條件:國內三年制專科畢業及5年以上工作經驗;國內本科畢業生不要求工作經驗;以上學歷證書必須經過中國公證機構公證。

  9、申請馬來西亞MBA課程條件:本科畢業並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或完成三年大專課程及五年以上工作經驗。


馬來西亞國際學校的優勢:

1.獨特的國際化教育方式-課程轉移(美、英、澳等名校互認)

2.轉籤第三國手續簡便,是進入世界名校的最佳途徑

3.政策支持,多國學歷互認(中國已承認大馬的71所大學)

4.純正的英語教學,優越的教育體制,國際化的教學方式

5.相較於其它發達國家同等教育水平有費用低廉、無需經濟擔保的優勢

6.學業完成後可繼續深造美、英、澳、加、新西蘭等國著名大學碩士或博士學位


國際氛圍 認準滿家樂區域

滿家樂國際學校,位於吉隆坡的滿家樂地區,滿家樂是吉隆坡的富人區,周圍居住著大量的外國人,主要是在外資企業工作的國外外派人員,或是定居在吉隆坡的外籍人員,居住條件和環境氛圍都是吉隆坡絕佳選擇。

而在這之中的滿家樂國際學校是一所美式教育的學校,自1994年建校以來,受到了來自世界56個國家地區的學生的認可,學校教師全部來自美國、歐洲、英國、新西蘭等國家,超過110人。

現在在校學生達到了1000人以上,其中85%以上是外籍學生,學校有小學、中學兩個年級段,採用小班教學,每個班級學生不超過21名,除此之外,整個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在全馬來西亞也都是頂尖水平,更獲得了馬來西亞教育部頒發的“五星學校”之稱。

【馬來西亞】華人媽媽接觸國際學校

由於滿家樂地區圍繞著包括滿家樂國際學校在內的4所國際學校

(另外三所是花園國際學校、法國國際學校、Desa Park City國際學校)

所以整個滿家樂地區成為了吉隆坡赫赫有名的學區

作為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幾乎所有來大馬求學的學子都會把目光瞄準吉隆坡

自然也會關注到滿家樂這個著名的學區。

但是最好的教育也意味著最大的競爭力,為了將更多的人力精力投入到對學生的精英教育上,吉隆坡幾乎90%的國際學校都不提供住宿,也就是說想要上學,在學校附近租房或者買房成為必須考慮的頭等大事,而縱觀滿家樂地區,目前租賃市場上一房難求,另闢蹊徑想要等待一套合適的二手房也是遙遙無期的事情。要知道在滿家樂地區,小面積的租賃房簡直是“天降蛋糕”,只能靠“搶”才能租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