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體育能帶給孩子怎樣的改善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直以來,中國家庭在教育中的投入是巨大的,而體育也作為教育的一部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大部分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們在體育運動中到底能學到什麼?

從抓住你的手指,到握住撥浪鼓,再到第一次爬行、站立、行走、跳躍,以及不顧一切的擁抱...孩子的每一個舉動,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偶爾出現,它們都導向學習,每一個動作也都在開發他身體的能力。與此同時,這些運動正在大腦中建設能夠開發他全部潛力的感覺知覺和關鍵的神經通路.

體育運動,可能會讓孩子感覺非常疲勞,

體育運動,可能會讓你的孩子弄一身髒,

但體育能夠教給孩子的人生態度,

請各位爸爸、媽媽、老師、教練們,一起轉告他/她。

深度解析——體育能帶給孩子怎樣的改善

1. 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比賽的目標就是勝利,這就需要努力的朝著目標奮鬥,用什麼樣的訓練方式,什麼樣的比賽計劃,都是需要日積月累的計劃。生活中也是一樣,我們從小就要明白自己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準備朝著哪個方向而努力。

2.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

賽場上,所有動作都需要全力以赴,如果衝刺時力量不夠,就容易被對方超越;如果技術動作軟綿無力,就無法威脅到對方。在生活中也是一樣,做任何事情,只要自己的能力可以達到,就要全力以赴的去對待,這樣才可能得到收穫。

3.集體比個人重要

在賽場上,不能只顧著自己“悶頭獨帶”,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體育運動是一個集體,在這裡,大家年齡不同,身高不同,身體條件不同,個人性格也不同。在這裡孩子學會與其他人和諧相處,化矛盾為友誼,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4.做事情一定要有耐心

比賽中想取得勝利,往往不能一蹴而就,在沒有得到機會的情況下,一定要耐心,這樣才能夠壓制住對手,勝利的到來是遲早的問題。在生活中,做成一件事總需要時間,所以自己首先不能慌、不能亂,千萬不能急於求成。

5.要做個勇敢的人

孩子在生活中有父母的庇護,有家人的關懷,沒遇到過什麼大風大浪,所以體育運動,可以讓他們明白絕不能做一個遇事怕事的懦夫!

5. 挫折比成績重要

我們總是讚揚孩子的成功,習慣為孩子的“贏”而鼓掌。這樣就導致很多時候,就算不是比賽,只是同學夥伴們之間的一場嬉戲,孩子們也會較勁,非要爭個輸贏,傲嬌的小腦袋都不肯低頭,因為孩子們看重輸贏背後連帶著的教師、家長甚至同學的態度。

有人會說:“算了吧,下次再說!”也有人說:“來吧,困難,我一定把你搞定!”如果我們能成功地讓孩子傾向於第二種態度,這便是我們在孩子的人生路上送給他一份不可多得的禮物。要讓孩子在經受挫折的時候,知道有光明。為什麼有些孩子跳樓?是因為在一直生活在家長的呵護下,我們必須要讓孩子知道,人生不是這樣,失敗是為了更好的成功。

從小堅持一項體育運動,會教會孩子們,如何在規則中去贏,體育精神也教會孩子們,有尊嚴並且體面的輸,更重要的是一次次歷練,讓孩子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面對自己和變化無常的生活。

深度解析——體育能帶給孩子怎樣的改善

體育的重點不在於體,在於育!要教會孩子贏,更要教會孩子體面的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