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視頻 | 怒懟騷擾電話的小夥火了!他竟是海南90後黎錦“繡才”

獲取視頻信息失敗

“隨機撥打,你為什麼會知道我的電話,為什麼會知道我的名字!”今年3月,吳清裕操著濃重海南口音的普通話怒懟騷擾電話的短視頻一夜之間火爆全網,許多人被他逗笑了。其實,這個90後小夥最初開設抖音賬號是為了傳播黎族文化。

椰視頻 | 怒懟騷擾電話的小夥火了!他竟是海南90後黎錦“繡才”

吳清裕和黎錦隊的阿婆、阿姐們一起在文化棚裡織錦。記者鍾圓圓 攝

痴迷織錦的黎族小夥

卻因怒懟騷擾電話意外走紅

4月19日,記者見到吳清裕時,他正在組織村民們一起織黎錦。吳清裕的家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提蒙鄉的高嶺村,這裡家家戶戶都有織黎錦的習慣。1992年,吳清裕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黎族村莊。

“以前辛辛苦苦剪個黎錦的視頻出來沒火,現在批評騷擾電話的突然之間就火了。”談起那條爆火的視頻,吳清裕哭笑不得。

原來,3月4日,吳清裕在家中接到了一通保險推銷員的騷擾電話,雙方並不相識,但對方不僅知道他的私人電話,還知道他的姓名。想到個人隱私被洩露,他十分氣憤,接連發出了一連串的“靈魂質問”。為了譴責這一亂象,吳清裕隨手分享了一則視頻,沒想到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視頻的瀏覽量目前已達到320多萬,他早前刊發的黎族文化相關視頻也獲得了不少關注。

別的孩子在瘋玩時

他卻圍在阿婆身邊學織錦

“阿裕從小就跟我們學織錦,他織的錦很漂亮,希望他能傳給子孫後代。”吳清裕的手巧是全村公認的,已邁入花甲之年的閔愛坤阿婆織錦40餘年,她和許多村民一起見證了吳清裕的成長。童年時代,吳清裕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長輩織錦。

九歲起,吳清裕就跟著外婆學織錦。黎族傳統中,織錦的多為婦女,並不支持男孩接觸黎錦。家人不支持,吳清裕就偷偷學。同齡的孩子在村裡瘋玩的時候,吳清裕卻痴迷於圍在阿婆、阿姐的身邊學織錦。聰慧的黎族婦女是吳清裕的老師,為他量身定製了織錦工具,用五彩的絲線編織了這個孩子的“織錦夢”。

在長輩的教導下,吳清裕掌握了不少技法,但隨著學業壓力的不斷增加,他織錦的機會越來越少。考上海南國興中學後,吳清裕偶然間在課堂上接觸到了黎錦,他的學習熱情再次被點燃。考上成都的一所大學後,吳清裕把紡線和織機帶到了學校,他織出的黎錦讓許多異鄉人歎為觀止。

理想是做一個“繡才”

把黎族文化傳承下去

“傳承祖先技藝不忘本;發揚黎族文化永記心”高嶺村新改造的織錦文化棚兩側上寫的兩行字出自吳清裕的手筆,字雖然談不上好看,但卻是他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

多年苦學終成手藝人,吳清裕雖然學會了織錦的技法,還有藤編、竹編等手藝。“但手藝要傳下來太不容易了,黎族的寶藏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丟了。”吳清裕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黎族文化傳承下去。

2015年12月,吳清裕因故從大學休學回到了高嶺村後,便琢磨起了如何更好地傳播黎族文化。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吳清裕成立了黎錦合作社和織錦隊,改造了織錦文化棚,把懂織錦的老人集中到一起,給年輕人傳授手藝;自費給村民購買紡線,通過電商銷售村裡的黎錦產品,讓村民繼續堅持織錦;舉辦黎錦織友交流活動,呼籲更多手藝人保護和傳承黎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到了2020年,吳清裕的內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憊。

“黎錦不太好賣,會織錦的年輕人太少了,學織錦的小孩子不知道能堅持多久……”村裡年幼的孩子來文化棚學織錦,吳清裕總是傾囊相授,耐心教誨,生怕打擊了孩子們的積極性;部分孩子學習成績差,他就當起了孩子們的家教老師,讓村裡的孩子學到知識,傳承文化;為了讓更多人看見黎族文化,他還在各大平臺上宣傳黎族文化;受邀參加海南各地舉辦的民俗活動,到學校的課堂上教學生織錦。吳清裕儘自己所能傳承黎族文化,但力量薄弱,這讓他感到十分沮喪。村裡的老手藝人陸續去世,年事已高的老人行動不便,無法織錦,只能幫著紡線,吳清裕希望老人的手藝能傳到更多年輕人的手中。

“無論視頻火不火,我都一直在做,以後也會一直做下去,我的理想是做一個‘繡才’,把我們的文化傳承下去。”如今,吳清裕是村裡為數不多會黎錦編織、藤編等手工藝的年輕人,他把傳承黎族文化當成了要一輩子為之奮鬥的事業。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4月20日訊 記者 鍾圓圓

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