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下去書,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沒有學習的“場”

看不下去書,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沒有學習的“場”

08.打造閱讀學習的“場”.mp35:05

來自宋崎駿


你好,我是宋崎駿,歡迎來和我一起學習如何閱讀。今天我要和你分享的是,閱讀前期準備工作,打造一個適合你學習的環境。

先告訴一個事實,你不想學習可能真的和你沒關係,是環境給你拖後腿了。給你舉個例子,看看環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在道路行駛上有個特別常見的現象,那就是,當兩輛車差點碰到一起的時候,雙方司機都會指責對方,認為是對方不長眼睛,瞎開車。

所以網上就有這樣一個說法,一個司機的眼裡除了自己,看誰都是傻X。

其實這樣的現象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們會忽略環境或其他因素給人造成的影響,而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到人的身上。

社會心理學把這種現象成為“基本歸因錯誤”,也就是說,看似是人的問題,實際上另有原因。

美國一個社會實現小組,曾經在一些電影院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是看電影的觀眾。不知情的受試者被贈予了大桶或者小桶的爆米花,大桶足夠大,大到不可能吃完,實驗人員想看看,是不是桶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人的食量。

結果讓人震驚,拿大桶爆米花的觀眾,比拿小桶的觀眾多吃了將近20%,相當於多在嘴裡塞了21把爆米花。另外,不管實驗人員怎麼變換電影的風格,也都影響不了結果。

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把結果告訴了受試者,結果對方根本不接受這種說法,認為自己能吃多少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看不下去書,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沒有學習的“場”

你看,是不是聽起來有些可怕?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也會因為環境因素的影響,做出本不應該做出的事情。就比如你正在減肥呢,你的冰箱裡卻有一堆牛奶,那還怎麼減肥?但如果你把牛奶都扔出去,減肥成功率自然就增加了。

所以說,你要學會把 “基本歸因錯誤”反過來為你所用,專門設計一個讓良好行為順利發生、讓錯誤行為難以發生的環境,打造一個適合你讀書學習的“磁場”。

打造“磁場”,本質上就是打造一個功能空間,讓你一進入這個空間,就有做相應事情的慾望。

比如你進入肯德基後,就想點漢堡薯條,一邊吃一邊玩手機;再比如你進入圖書館,看到大家都在安靜看書,你也就有了看書的想法。像這樣帶功能性質的空間,你家裡也需要有一個。

你可以把自己的臥室重新佈置下,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拿走,把書籍、獎狀,作品等放在比較顯眼的地方,這就是在告訴你自己,這個房間是專門學習用的,不是做別的事情的。

以後當你要學習時,儘量每次都在這個房間,在這裡完成你要完成的讀書目標,這樣你的學習儀式感就會越來越強,時間久了,也會增強 “磁場”的能量。


看不下去書,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沒有學習的“場”

拿我自己來說。我平時看書、寫稿件,錄製等工作,都是在我自己臥室完成的,裡面擺放的都是學習工具。

這個空間對我來說,就是製作個人作品的加工室,它幫我產出了一個又一個讀書文章、想法,心得,這門課程也是在這裡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

這裡一定要和你再三強調,如果想讓學習“磁場”變得強大,你越必須在裡面專門做單一的事情,不能今天用來看書學習,明天就當做親子教室了,這樣的話,能量會極其不穩定,對你的影響就會小很多。

記住,要在你的“磁場”空間裡只做一種事,那就是學習。

好,下面是思考題。

你個人的房間是怎麼佈置的?你在裡面完成過什麼作品?

你在自己的房間裡能專注做一件事嗎?

你想怎麼打造自己的學習“磁場”?

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我是宋崎駿,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