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學習、不做作業,家長管不住,有的家長也不去管,怎麼辦呢?

中學生教育


您好,作為同行的我,很高興能回答您這個問題,這應該是我們所有同行都很苦惱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感同身受吧!我先來分享一個我最近遇到的一個學生髮生的故事。


就這次疫情上網課來說,我們有個學生反正從來不按時上課,也不按時交作業,每天不管是作業還是上網課,我都得單獨監督,家長也是不管,我一個同事老家離那個孩子家不遠,就告訴我那個孩子迷上了遊戲,我就特意申請了一個遊戲號,發現那個孩子的媽媽的微信號遊戲天天在線,有時候半夜都在遊戲中。我開始找家長,家長還是很委婉的應付一下我,說會及時管教,我就鬆了一口氣,誰知道依然還是沒有任何改變,我還是每天都崔上課、催作業、找家長溝通,這樣持續一個多月……

就在前一段時間,家長最後說:“我也管不住這孩子、我也把他法,讀不到書就算了,只要他健康快樂長大就行了,我們也不指望他能讀出個大學什麼的,您就不用這麼操心了。”後來乾脆把我拉黑了!電話一通就給我掛了!我們班其實不止這一個孩子這樣,只不過這個更嚴重,拯救這一類孩子,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的:

首先得讓家長明白教育是多麼的重要、他的責任有多重大!首先出發點是家長。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女教師娜仁圖雅建議,把家庭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全國政協委員謝文敏提出,家庭教育不只是“家事”,亟待立法明確。家庭教育之所以頗受關注,或多或少都是跟當下家長不重視家庭教育,把所有教育的責任,都推給學校,推給老師有關係。

父母的影響是一切教育的開始,也是孩子成長的起點。作為家長,必須承擔起教育的責任,也必須具備教育孩子的能力,這一點應該得到社會的認同。但是呢,現在快速的生活節奏和壓力,導致了很多家長卻忽略了身為父母肩上的責任也義務,反而把老師當作全方位的教育者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自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教育我們必須要與家長聯合起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最好的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配合家長家長與老師共同陪伴孩子的健康成長。

“教育”二字包含著“教”與“育”,老師教授知識,家長養育孩子,不管何時,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責任與使命也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培育孩子,使之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其次才是家校合一來一起教育孩子。

1、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生活,他根本不會想到電視、遊戲之類的活動。

2、設法提高孩子的成績,讓孩子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和快樂。根據自己的孩子查漏補缺,不讓孩子有畏懼感,從而自暴自棄。

3、從孩子的某一特長出發,激發他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得利用起來,而且每個孩子都有優點,這一點實施起來並不難。

4、我們要多鼓勵孩子,不能負面的教育,保護好他們的自尊心。

5、我們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特別是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一點更要有耐心,因為孩子的心智發張還不夠成熟,穩定性還不夠,所以愛動、好玩,這都是正常的,我的順著他們的天性來引導。

6、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要逐步學會自己管住自己,自己要有追求,也要有要求。

7、學習方面,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學校,一刻都不能放鬆,也不能縱容,特別是家長不要心疼,要明白:讀書不苦,苦的是不讀書的人生!

8、我們老師和家長也要反思,我覺得我們要把做作業的權力還給學生,我現在是這樣做的,學生可以選擇“做那些作業”,也可以選擇“不做作業”,前者是為了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和特點,後者是為了讓學生更有參與感。首先讓他們參與進來,再深度引導。不能死扣在我們安排的統一的沒有靈魂的作業上,適當的讓這些知識點更具有活力,變相的讓他們接受。

通過這些方法,上一個星期這幾個孩子已經有所好轉,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還是可以成功的。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我是一直從事並熱愛教育事業的一線老師,如果對教育問題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來我們一起探討,共同成長。


鹿裡學社


從題主提出的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為教師的無奈。

這段時間,受疫情的影響,大部分學生仍然在家學習,這個問題就更加突出了。我們作為教師,不能面對面的盯著學生,能通過連線,通過雲端,通過網絡隔空和學生對話。有的學生不學習,不做作業,家長管不住或者是不去管。我們採取的方法只能根據情況區別對待。

學生不學習,不做作業,我們首先要尋找原因,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或贊或批讓學生回到學習的正途中來。

如果方法不奏效的話,就要尋求家長的幫助,通過家長和教師的合力,扭轉學生不學習不做作業的思想和行為。

如果家長管不住,我們可以幫助家長想辦法。

如果家長不去管,那麼我們當老師的是不是就有點呵呵呵了?家長管一個孩子管不好,管不了,老師以一己之力管那麼多孩子……

不要過多的批評我,這是事實。

我們真的不能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認真聽課,都認真寫作業。遇到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我們會傾盡全力,絞盡腦汁的想辦法,那最終還是有解決不了的,我們還是在繼續想辦法,想出了辦法還是沒有效果,那就是沒有辦法 ,我們還得繼續想辦法,唉!

想起了孔子他老人家,對於宰予(孔門十三賢之一)的態度(朽木不可雕也),我心釋然。


文笙閣主人


如果真是這樣,實在沒辦法。只能說:盡人事,知天命。

老天會賞給每個人一口飯吃,他就是不是吃這口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