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第一胎,隔幾年再生第二胎比較好?"丨心理學給你科學的答案

如今,二胎政策已經全面放開。一雙兒女,湊得一個"好"字,有不少家庭圓了幸福夢,還有不少家庭為了這個夢想而努力。有人預測,疫情過後將迎來生育小高峰。


那麼,生完第一胎,隔幾年再生第二胎比較好?這是當今家長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今天夏老師跟你聊聊"二胎那點事"。


間隔太短會產生的問題是,可能家中的老大對於父母會減少對他的關注這一點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家中的老二就出生了。在這種情況下,因為老大和搶了自己萬眾矚目位置的老二競爭,所以,他可能會發展遲緩。而長到三歲時,大多數孩子都滿足於自我管理,這時新的家庭成員的出現就不會對他造成威脅。


間隔太長會產生的問題是,老大一直對自己是家裡唯一的孩子這點感到舒心,在他看來,整個家都是他的領地,他不願意和其他任何人共享。


發展心理學伯頓·L·懷特發現,兩胎之間隔三年半是比較理想的。但是無論如何,老大還是會出現諸如此類的問題:


特別是在老二出生頭8個月,些許的被動與無助並沒有給老大造成太大的困擾。然而,當老二慢慢會走了,需要父母更多地關注自己時,老大對他的看法就變了。老大曾經認為他是漂亮可愛的寶寶,現在卻將他視為入侵者。


一方面,老大可能會嫉妒老二,會忽視他、不與他分享玩具、甚至對老二產生攻擊性;另一方面老大會出現單方面或多方面退化的現象,比如,他會吐字不清、尿褲子、想用奶瓶喝水,他以這樣的方式,試圖從家人那裡重新獲得自己失去的注意力。


所以家長朋友們來說,希望從如下幾方面做好老大的心理工作:

01. 參與

像買嬰兒傢俱、裝飾嬰兒房、起名字這類事,帶著老大一起做,會讓他覺得在迎接新寶寶的到來時,他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寶寶出生之前,他對這類事投入得越多,就越可能對寶寶產生喜愛之情。寶寶出生之後,繼續讓老大參與進來提供幫助,可以防止他產生寶寶在和自己爭奪父母注意力的感覺。


沒能參與進來的孩子,容易把寶寶視為入侵者,視為自己不需要也不想要的人,他會尋找各種方法去釋放自己的嫉妒。每當母親忙著給寶寶餵奶或換紙尿褲時,老大就會去搗亂,或者去攻擊寶寶。


類似這些行為是孩子發出的信號:他覺得自己被忽視了,他想要父母更多的關注,也想深入地參與到和寶寶有關的事情中。

02. 提前計劃

要避免突然發生的事引起老大的憤怒與受挫感。比如,不要突然把老大的房間、老大的嬰兒床、爬行墊強制給老二用。這些事情在老二出生之前的幾個月就要有個過渡。

03. 交談

討論寶寶的事時,儘量讓老大也參與:把他的手放在母親的肚子上,讓他感受一下胎動;拿來聽診器,讓他聽聽寶寶的心跳;給他看他剛出生時的照片;跟他說說他對新弟弟或妹妹要負起什麼責任。


寶寶出生後,如果老大在與寶寶的相處上存在一些問題,讀一些與之相關的書給他聽,讓他知道世間有這種感覺的不只他一個,這將有助於他去解決問題。


這類主題的書中,《彼得的椅子》(Peter's Chair)就很不錯。這本書的作者是埃茲拉·傑克·基茨(Ezra Jack Keats),書中的彼得講述了妹妹出生後,佔了他的嬰兒床和他最愛的椅子時,他那種抓狂的心情。這本書告訴大家彼得是怎樣化解危機的。

04. 關注

母親和寶寶在家接待客人時,提醒朋友和親戚來的時候給老大帶個小驚喜,如果他們是來給寶寶送禮物的,更要提醒他們也給老大帶個禮物。


還要提醒他們也要關懷老大,這一點是非常必要的,來的時候要向老大祝賀:你有個如此可愛的弟弟/妹妹,你得有多驕傲啊!

寫在最後:

通過採取這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幫老大適應老二的存在。從一開始,你就為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建立了和諧的基調,這意味著現在少一些嫉妒,日後就能少一些衝突。


希望每個二胎家庭兩個寶貝都能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