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太行奇迹之万里森林防护墙

壶关·太行奇迹之万里森林防护墙

地处太行山之巅的壶关县,是典型的太行山干石山区。从1978年起,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造绿,矢志不渝护绿,40年间绿化荒山105万亩,眼前的森林近20万亩,这里的森林不是天然而成,也是20世纪80年代壶关人民用心血和汗水营造起来的绿色人工森林。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为最大限度消除森林火灾隐患,由壶关全县干部群众举县动员,全民参战修筑1万余华里的森林防火墙,它如同一条巨龙在山谷中盘旋飞舞,有效发挥了“防火、防盗、防畜害,保水、保土、保生态,好看、好干、好管理”的三防、三保、三好作用,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长的森林防护墙”。

壶关·太行奇迹之万里森林防护墙

森林防火墙有自己的标准,底宽80公分,上宽40公分,高1.5米,被称为“8415”工程,也被称为“993861”工程,99指的是老年人,38指的是妇女,61指的是儿童,这三部分是当时建设防护墙的主力军。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就成了建设的主力。在井泽口村将近8000米的护林墙里,我们可以看到,小的青石有拳头大小,大的约有洗脸盆那么大。在村边、路边、田边、山边形成了120多个生态封闭圈,只要是有树的地方,就有防火墙,曾经在英国的一家电视台上有过这样的报道,“在山西的东南部有一项伟大的军事工程正在修建”,说的就是我们的森林防火墙,所以说“北京有万里长城,壶关有万里长墙”。

壶关·太行奇迹之万里森林防护墙

万里防护墙背后,凝结着壶关县30万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大家都知道,造林难,护林更难。在植树造林的后期,林多了,树大了,护林防火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每年进入护林防火特险期,火情火警时有发生,森林安全受到威胁,干部群众提心吊胆。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如何创新管理措施,完善防护机制,保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成为壶关攻克造林难题之后遇到的又一个新挑战。办法总是从实践中来。

哪 里有树,防护墙就垒到哪里;哪里有山,防护墙就延伸到哪里。从最初的几千米,到后来的几百里、几千里,干部群众越干越有劲,森林防护墙越修越长。

当时家家户户都出义务工,每天补助一包方便面。为了抓紧工期提高垒墙速度,我们全家四口人白天搭黑夜地干,每天一人能垒近两米。”鹅屋乡阴山坝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平回忆。

壶关县十里坡村护林员向胜有说道:“五个人一壶水,就是也没有碗,倒点水在这里面,泡上,嘴这样吃,连水带汤喝了。就是这样,就是最艰苦艰苦。当年垒护林墙,没有机械、道路也不便,拿上工具就拿不了碗筷。这么辛苦,为啥还坚持?答案就是护林。1978年,壶关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兴林富县。没有水,就用扁担挑;没有土,就用箩筐背,硬是靠人工造出了森林。然而初长成的林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受到牲畜活动及火情火灾的威胁。”

植树造林,人人受益;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护林防火意识已经在壶关人心中生了根、发了芽。近年来,在垒墙护林的基础上,壶关县逐步总结了“三三六”护林防火工作法,第一个“三”是上山不带火、上地不点火、上坟不烧纸,第二个“三”是万里防护墙、万枚红袖章、万亩隔离带,“六”是一县一个专业队、一乡一个灭火队、一村一个应急队、一户一个护林员、一处一个责任人、一村一个工作队,构筑起了坚固的森林安全防护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