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70天,美國做錯了什麼?

作者; AI財經社作者

來源; AI財經社

過去70天,美國做錯了什麼?

撰文 / 董雨晴

編輯 / 嚴冬雪



復活節前夕,弗吉尼亞州的李達終於決定出門來次大采購。這一次,身著防護服、護目鏡並佩戴手套的他沒有被當作“異類”——超市收銀員比他的防護還要“過分”,此前,收銀員連口罩都不戴,當地除了華人,戴口罩者寥寥,甚至連醫護工作者都沒有全員武裝。


超過73萬人感染、近4萬人死亡的現實教訓才換來這個改變。這是一個讓美國人難忘的復活節,沒有聚會和美食,家住紐約市的凱西和丈夫只能窩在自家陽臺上唱完了宗教歌曲。那裡是全美重災區,紐約州感染率高達1.2%,每百位州民就有1.2人感染,是武漢市的3倍多,紐約市的情況則更糟。


祈禱歸祈禱,復活節這天,全美的新增確診數仍舊超過了兩萬四千例。當天的《波士頓環球報》上,訃告連登了11頁。從3月底開始,這個國家每天都新增兩三萬確診,持續至今,全境50個州全部進入“重大災難狀態”。


總統原本宣揚的全美復活節前復工,也一再改口,最新的口徑是“五一勞動節復工”。在那之前,白宮的2萬億美元救濟計劃正迅速推進,已有人陸續收到了支票,成人1200美元,兒童500美元。


李達覺得,這個國家的防疫重點似乎一直和公共衛生不太相關。3月27日,疫情爆發月餘後,李達才收到了聯邦政府寄來的“最高指示”,主要是一些防疫注意事項,“最近聯邦政府的效率一向如此,之前發錢也是,因為特朗普要求必須在支票上寫上President Trump這幾個字,讓錢晚發出來好幾天”。


4月1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連發3條消息,號召3個州“解放”。爭議中,得克薩斯州、密歇根州等地爆發反封城遊行,民眾要求復工。據美國經濟學家預估,過去三個星期內,美國失業人數達到了1680萬人,創下幾十年來歷史新高。


無可厚非的是,美國擁有強大的醫療資源與科學技術,本應是這場全球大流行最強力的一方戰場,卻終成病毒的最大溫床。過去的70天裡,美國到底做錯了什麼?


一個大錯誤


2月中旬,美國人民正準備迎來一個短暫的寒假,對於地球另一端的疫情以及“封城”等舉措,仍沉浸在安逸氛圍中的人多數感到詫異與不理解。


實際上,危險早已抵達了。早在1月初,有關新冠病毒的相關消息已經傳遞給了包括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以下簡稱CDC)在內的各國衛生部門。此後,美國衛生部召集成立了特別小組,開始“低調”地展開應對舉措,包括研發試劑盒。


2月初,美國禁止了過去14天去過中國的外國人入境,同時美國三大航空公司暫停了往返中國的航班。此時,美國官方通報的確診病例只有16例。那時的特朗普也當眾表示,“總有一天它(新冠病毒)會消失,就像一個奇蹟”“沒有比我更懂(如何預防新冠)”“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過去70天,美國做錯了什麼?

圖/視覺中國


但與歐洲來往的航線如常,人們從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地飛回東西海岸,其中不乏一些好萊塢明星與NBA球星。寒假中的人們照常聚會,親暱如昨。那時,家住加州洛杉磯的周瓊每天要約不同的客戶見面,老闆要求她不允許戴口罩。彼時,與她相隔不過10公里的幾個富人醫院已經人滿為患,其中好萊塢明星青睞的西奈山醫院ICU裡已經住進了四十幾個插著呼吸機的重症病人。


這些消息在最初並未通報,直至2月底,加州才宣告發生了社區傳播。


因在波士頓從事醫藥內容撰寫工作,張瑩一直在密切關注CDC的動作,“美國民眾對CDC最不滿的就是他們整個2月份的工作”。從1月初到2月底,早已知曉情況的CDC錯過了最佳窗口期——即2月17日寒假前後,人們從歐洲返回美國,當時的歐美兩地,對疫情都幾乎是零防備,也沒有相關隔離措施。


張瑩告訴AI財經社,2月,很多有歐洲旅行史的人出現了症狀,去醫院預約檢測,卻被院方拒絕了,理由是不符合CDC列出的檢測範圍。當他們問自己該怎麼辦時,醫生的回覆是,“你想怎麼辦就怎麼辦,我們現在沒有這方面的指南”。


根據CDC的指南,這些與歐洲關聯的病例未能及時得到處理,“這點耽誤的比較厲害。”張瑩稱。


整個2月,與檢測息息相關的試劑盒都牢牢握在CDC自己手中,全美的樣本都要送到CDC。張瑩回憶,在1月底時,就有美國醫生反饋這樣不行,當時CDC每天可接受的檢測數量不超過100個,“雖然那時候病例很少,CDC依舊需要好幾天才能檢測出結果”。


中間還穿插著一些不可思議的鬧劇。2月5日,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FDA)曾發表聲明,下放檢測權給有CDC認證的實驗室,但試劑盒仍需從CDC領取。然而,檢測結果令人詫異,一些樣本既不呈陽性也不呈陰性,後經調查發現,這些試劑盒在生產和下發過程中被汙染了。


時間滑行到2月底,形勢開始變樣。2月26日,CDC突然發佈消息稱,大爆發一定會來臨,“我們當時還很奇怪,為什麼突然這麼說,因為當時還沒有公開的大事件,結果第二天晚上,CDC就召開發佈會,公佈了西雅圖的社區傳播事件。”張瑩回憶。


事情很快愈演愈烈。就在那時,以意大利為代表的歐洲多地疫情全面爆發,幾乎同一時間,美國的數據也開始攀升。


“雖然檢測做的不怎麼樣,但是CDC劃分條條框框還是很在行。”張瑩很快注意到,CDC修改了檢測標準:最初要求有旅行史和接觸史,且有症狀;後來改為沒有旅行史和接觸史也可以檢測,但前提是必須是重症住院患者。


過去70天,美國做錯了什麼?

圖/視覺中國


同時,美國開始將更多資源傾斜給住院病人,一些輕症人士在反覆諮詢醫生後都得到了同樣的答案,“如果只是咳嗽,就在家待著吧,真到了要住院的情況再考慮檢測”。


檢測不足,直接導致人群在城內流竄,擴大了病毒的傳播。


或許是因為頂不住壓力,FDA終於決定把權力下放。2月29日,美國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FDA同日發表聲明,決定完全放開檢測,允許醫院/學術機構/公司開發測試,並且可以在FDA審查完成之前就先行使用,同時開了緊急情況審批。


此前,由於CDC緊握檢測大權,截至2月28日,全美一共只檢測了459個樣本。檢測權下放的當天,2月29日,美國全境新增確診病例1349個。


“CDC表現確實很挫,但他們的強項本身就在制定攻略上,實驗技術也不行,一直以來這就是CDC最大的弱點,但這次暴露的非常嚴重。”張瑩表示。


很顯然,作為一個國家公共衛生領域最高級別的機構,CDC已經犯下大錯。“我們有想過是不是有人拉了CDC的後腿。”張瑩調侃道,在CDC頻繁對外預警時,聯邦政府卻一再強調“一切盡在掌握”。


如今,在CDC官網上,仍顯示第一優先檢測人群是住院的重症病人和有症狀的一線醫護。但張瑩從前線朋友那裡聽到了一些情況:由於不可知的原因,一些有症狀的護士一直到4月初都不允許進行核酸檢測。


一步錯步步錯,錯過了最初的窗口期,此後每一天都是在救火。如今,美國的的核酸檢測能力一直在提升,但仍有不少疑似患者沒能做上核酸檢測。家底很厚的美國學界和工業界都在極力相助,試圖滅火。


全面開花


作為一名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研究員,李達對數字極為敏感。由於嫌棄官方數據不夠及時和精細,2月底,李達開始自行繪製全美各郡縣感染地圖。


3月3日那天,他照例輸入了最新數據,發現曲線呈現標準的指數增長——這意味著,疫情會急速擴大,美國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疫區,一種由衷的恐懼感開始在他心裡蔓延。


身為打滿全場的海外華人,在中國疫情爆發期,李達就從美國的商超、藥店採購了大批口罩和防護用品,一部分捐給了國內,一部分自留。買槍潮來臨時,由於不熟悉槍支,李達購置了一把威力不亞於手槍的弩弓。


過去70天,美國做錯了什麼?

美國多地藥店的部分醫用物品已經脫銷 圖/視覺中國


李達家住弗吉尼亞州華盛頓特區,與紐約等重災區相比,他所在的郡不算嚴重。3月19日,李達的第二個孩子出生,那天,該郡的確診病例是532個,其中僅幾十個入院,其它全部自行居家隔離。


李達回憶,妻子生產當天,婦科樓門口有一位保安問他是否發熱、是否有相關疫區旅行史,隨後放行,“這個保安是我在這家醫院看到的唯一一個戴口罩的人。”李達稱,當時醫院裡的醫護人員都沒有佩戴口罩。


“美國的醫療體系是用價格歧視來實現優良的用戶體驗,而不是靠硬件上的達標,因此它本身的承受能力並不高。”李達的這一說法,後來也被多個受訪對象認可,“美國醫療的優勢體現在每一個患者獲得的資源很多,而不是醫生水平有多高。說句實話,我對美國普通醫生的醫術實在不敢恭維,之前我去修一顆壞牙,他還要把旁邊的好牙給弄壞,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只要看牙一定會飛回中國”。


正如李達的擔心,等所有人都反應過來的時候,病毒在美國已經全面開花。當大規模病患來臨時,以高品質體驗著稱的美國醫療體系就顯得有些“雞肋”。


此外,當疫情來臨,聯邦政府暴露了它的侷限性。所有應對措施都具體指定到各州政府,乃至各醫院。前期防護物資的不足讓醫護遭災,英國《每日郵報》在4月14日報道,佛羅里達州一位護士在護理病人時感染,居家隔離後死亡,其丈夫表示,這位護士在護理時沒有口罩佩戴。


在紐約、波士頓等重災區,床位缺口超過1萬張,包括ICU與普通床位。醫護人員幾乎全員上陣,同時損失慘重。CDC的報告顯示,截至4月12日,美國就有至少9282名醫療工作者感染了新冠病毒,其中27人死亡,CDC承認,該數據可能遠低於實際情況。


過去70天,美國做錯了什麼?

圖/視覺中國


張瑩在當地一款社區類信息分享APP內,看到許多護士在求助口罩支援,“總有人是有華人鄰居的,一般這種人就更可能獲得口罩支持。”包括美國、歐洲、新加坡在內的數據顯示,華人聚集社區的感染率遠低於平均值。


李達也自3月開始,不斷聯繫郡醫院表示捐贈意願,填寫了七八次捐贈表格,發了很多郵件後,醫院終於有了回覆。李達告訴AI財經社,當地華人群體都在向本地醫院募捐口罩,“這個病毒用3個月就席捲全球,只要有一國還在流行,全世界就在危險中”。


最讓李達擔憂的是,在檢測能力不足的同時,美國的檢測陽性率一直居高不下,“中國應收盡收後,有一天確診增長了一萬多,那之後陽性率就低至百分之十幾了,但美國很多地區一直在40%以上”。


在這場疫情中,美國領先全球的醫療資源未能創造奇蹟。由於檢測能力提升,在維持了近一個月的低於1%的死亡率後,美國的死亡率逐步上升,截至4月19日,已升至5.28%。


沒人質疑美國在科技、醫藥領域的先進性。饒是如此,在這片全球最大的國土上,病毒全面爆發了。


截至北京時間4月19日21時,全美因新冠疫情死亡39090人,遠遠超出因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911恐怖襲擊死亡的美國人總和,前者近乎是後者的3倍。


是誰釀成了美國悲劇


4月16日一大早,不少美國華人的朋友圈就刷了屏。特朗普的2萬億美元緊急經濟救助計劃終於落地執行,根據2019年的納稅申報單,年收入低於7.5萬美元的成人可以收到1200美元的現金支票,兒童則有500美元,這一天,大家對聯邦政府的態度首次有了緩和。


“美國大部分人是沒有存款的,這筆款項的發放是真的要維持生活。”在康奈爾大學所在地紐約州伊薩卡生活的賈鶴鵬說,“這是疫情爆發以來,美國政府做的比較讓百姓滿意的地方”。


一些地區的犯案率已經在上升。據賈鶴鵬觀察,自己所居住的小鎮從前大概一到兩個月才會通報一起搶劫案件,最近上升到一兩週就有一起。他認為,所謂的亞裔遭受歧視很可能跟這些搶劫案相關,“中國人有存款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從體格上確實亞裔更容易被人盯上”。


截至4月中旬,賈鶴鵬身邊出現了3個確診病例,分別是一位中國留學生、一個餐館工作人員和一個超市工作人員,只有後兩位的身份被政府公佈,留學生的身份則從家長群才得知。賈鶴鵬稱,因為文化差異,美國不會直接公佈一個人的隱私,只有當他可能危害公共利益,才有可能公佈。


在賈鶴鵬看來,美國不會讓社會停擺太久,復工很快會提上日程,只能繼續保持社交距離,減緩病毒傳播速度,讓醫療體系不至於崩潰。近期,白宮已經在爭議中將復工提上日程,特朗普表示,“重啟經濟的日子非常近了,甚至在5月1日前”。


對此,美國各州反應不一,紐約州州長稱,“不會聽從特朗普的計劃,冒險重啟紐約州的經濟”。加州州長則表示,“重啟必須以科學和公共衛生建議,而不是政治為指導”。這兩個州和特朗普發文號召"解放“的3個州,都是民主黨的鐵州。


此前,美國當地媒體多次批評白宮低效而不專業,防控態度搖擺不定,光是指導小組領導人選就歷經了3次更換。衛生部不得不同時向多方彙報一模一樣的簡報,而且,總統不夠信任公共衛生專業人士,卻倚重毫無相關經驗的女婿庫什納。


因常年關注美國醫療體系,賈鶴鵬也認為美國醫療體系太過官僚,“這會導致很多高科技的東西特別好用,卻沒發揮出作用。像我們是離大城市那麼遠的一個小縣,檢測結果都不是在本地分析的”。


他所在的湯普金斯縣有10萬人口,是整個紐約州人口最少的都會區,距離紐約市4小時車程。截至4月13日,湯普金斯縣有102個確診病例,其中3人住院,近2000人做了核酸檢測。


一些疫情相對較輕的地區開始自發支持重災區,“都是純自願,政府沒有權利要求一個醫院去做什麼。”不久前,賈鶴鵬看到湯普金斯縣醫院組織了52名醫護人員前往紐約市,“這麼晚才出發是有道理的,它要先確保自己的醫療資源是充足的,我們縣只有3人住院,這完全夠用”。


相比之下,紐約等重災區的情況仍不容樂觀。最開始,一線醫護如果疑似感染,要隔離14天才能到崗,後來變成了7天,然後是3天。最後,一些在一線工作的高度疑似的醫護人員,只要身體無大礙就一直在工作崗位,也沒有核酸檢測機會,因為一旦確診,“戰鬥”崗位就又要減員。


對美國乃至全球而言,已經太久沒有殺傷力如此之強的大規模傳染病事件。“絕大多數傳染病在美國都控制住了,大家一度以為傳染病就和美國無關。所以一旦來了,就會有巨大的衝擊。”賈鶴鵬認為,美國人的輕視除了與政府態度有關,過去多年來的文化自信,也讓他們有太多掉以輕心的理由,最終遭受慘痛教訓。


過去70天,美國做錯了什麼?


如今,歷經70多天的驚變後,美國人終於在戴口罩這件事上轉變態度。社會各界力量也開始發揮作用。4月15日,比爾·蓋茨抨擊了特朗普暫停資助世衛組織的行為,同時宣佈蓋茨-梅琳達基金會向世衛組織捐款1.5億美元,用以抗擊新冠疫情。


1985年國際和平年,一場以拯救生命為主題的“全球巨星演唱會”在英國倫敦和美國費城舉辦,旨在為非洲饑荒籌集資金。這場被列入史冊的演唱會發起者是美國人鮑伯•甘道夫,包括邁克爾傑克遜在內的巨星參與其中。


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還是由一位美國歌手 Lady GaGa發起,“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公益演唱會在全球開演,包括中國藝人在內的百名全球藝人參與了表演。


35年前,是美國人為非洲奔走呼號。如今,Lady GaGa的出生地美國紐約,作為美國疫情的旋渦中心,正歷經苦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