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出訪德國,花600萬買回一堆“廢鐵”,效果卻出人意料

“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是《亮劍》中李雲龍所定義的“亮劍精神”,而它註定是一個民族由弱變強所不可或缺的。1937年9月3日,一路上勢如破竹的日寇將侵略的矛頭指向了廈門。廈門胡裡山守軍開炮還擊,命中日軍一艘驅逐艦,日軍海軍力量連忙撤出戰鬥。在這場不知名的戰鬥中,中國軍隊使用的武器是清朝時期遺留下來的克虜伯大炮,而日軍被擊中的驅逐艦是排水量900噸、航速可達35.5節的若竹號。

李鴻章出訪德國,花600萬買回一堆“廢鐵”,效果卻出人意料

用清朝遺留下來的武器裝備來抵抗勢如破竹的日本侵略者,這或多或少都會讓人體會到“亮劍精神”。事實上,這尊清朝留下來的克虜伯大炮並不是什麼“弱雞”裝備。克虜伯大炮口徑28公分、重44噸、炮管長達11.2米。它的威力可以在3公里內穿透6.5公分的鋼板,最大射程達20公里……除了笨重,克虜伯大炮在抗日戰爭期間算得上是不錯的重武器了,其可以擊中日若竹號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在晚清時期,剛剛從國外重金買來的克虜伯卻被認為是一堆“廢鐵”。

李鴻章出訪德國,花600萬買回一堆“廢鐵”,效果卻出人意料

面對帝國主義的不斷侵略,清政府的態度從“師夷長技以制夷”變成了“師夷長技以自強”,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也隨之展開。作為洋務派的重要人物,同時也是慈禧太后最為倚仗的漢臣,李鴻章被委派前去歐洲各國考察。1888年李鴻章出訪德國時,第一次見識到了克虜伯(kruup)大炮,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讓這位傳統的封建官僚大開眼界。李鴻章當場覺得要想自強,這種大炮必不可少。再加上德國給了他3釐的回扣,於是一筆600萬兩白銀的軍購訂單成交了。

李鴻章出訪德國,花600萬買回一堆“廢鐵”,效果卻出人意料

李鴻章的這600萬兩,為大清帝國買回了328門克虜伯大炮,平均一門1.8萬兩白銀。當時清王朝所面臨的威脅大多來自海上,而政治中心北京與大海只隔了一個天津,所以這328門大炮有96門被設置在了天津的大沽口。而上文提到的胡裡山陣地,僅僅只有2門大炮。其餘的大炮被清政府分別設置在旅順、大連以及威海和煙臺等地,不難看出清政府用這批重器拱衛北京的戰略意圖。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英法聯軍不僅嚇跑了咸豐帝,還將圓明園付之一炬。

李鴻章出訪德國,花600萬買回一堆“廢鐵”,效果卻出人意料

我們不難看出清政府自強的決心,但是統治階級上層的決心和下層官兵的士氣並不掛鉤。1900年八國聯軍直逼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倉皇“西狩”。諷刺的是,當時聯軍艦隊的集結地就在大沽口;令人震怒的是,聯軍僅有格式火炮83門,而清軍除了96門克虜伯大炮還有84門德式速射機關炮,至於步槍和彈藥就更不用提了。毫不誇張地說,但凡是清軍能夠組織起抵抗,八國聯軍不會那麼輕易登陸,而且還是從大沽口登陸。原本計劃保衛北京的克虜伯大炮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李鴻章果真買回來了一堆“廢鐵”。

李鴻章出訪德國,花600萬買回一堆“廢鐵”,效果卻出人意料

克虜伯真的是一堆“廢鐵”?歷史並不這麼認為。胡裡山陣地的克虜伯大炮已經閒置了半個世紀,本該退役的它依舊可以成為主力。並且抗戰期間日軍的武器裝備的性能已經全面超出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時期了。要論武器裝備的代際差距,顯然抗戰時期的更大。區別只在於武器的使用者換了一批人,前者是畏懼洋人的清軍,後者是為了不被亡國滅種而奮起反抗的中國軍人。不排除整體之中例外的個體,但兩個整體之間所不同的恰恰是有沒有敢於亮劍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