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說起大唐歷史,很少有人不知道李世民,而提到李世民,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他背後的凌煙閣的二十四名功臣,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一代純臣,在大唐初立之時,跟著唐太宗征戰沙場。而其位居凌煙閣榜首的長孫無忌,在他身上,可以看到無數個標籤,驍勇善戰,足智多謀,親上加親的大舅子。但是縱觀史書,卻發現提及長孫無忌的軍功和戰功只有寥寥數筆,而至多的描述是唐高宗對他的信任之情,而深挖歷史,卻發現其中緣由,不僅僅是一個“忠”字那麼簡單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凌煙閣二十四臣


01、沙場崢嶸:從布衣之交到凌煙閣榜首

長孫無忌字輔機,自幼喪母,被其同父異母的哥哥掃地出門後,一直跟著舅舅高士廉,而同樣在高士廉下學習的,當時還有李淵之子,李世民,布衣之交的兩人情同手足,高士廉看著李世民才高行潔,又有大將風範,便把長孫無忌的妹妹許配給了他,如此一來,兩人更是親上加親。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西有薛舉南圖,北有劉周武盤踞,東有王世充為政,南有蕭銑割據。長孫無忌隨叔叔長孫順德一同投靠唐高宗李淵,彼時已是隋煬帝的最後一年(大業十四年),李世民還是尚書令一職時,長孫無忌便隨同這位二皇子一起沙場浴血奮戰。

颯颯風葉下,遙遙煙景曛。

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長孫無忌《灞橋待李將軍》

兩個年齡相仿的少年惺惺相惜,九朝殿間,一旨冊封李世民為秦王,秦地原指關中——洛陽,意旨一步拿下。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當時的大唐


然,高蔗之地,二皇子時感瘧疾,劉文靜輕敵出征,唐軍大敗,長孫無忌護送世子一路回京都,征戰沙場的王,卻依然目光如炬,“我軍新敗,銳氣尚少;敵軍以勝自驕,必輕視我軍,喜好挑鬥,我軍需深溝高壘,以挫其銳,待其氣衰之時,出兵奮擊,可一站而破!”

將士按兵不動,軍營中一時流言紛紛,唯長孫無忌誓死捍衛李將軍之言。

事實證明,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確實有勇有謀,大戰告捷後,洛陽一舉拿下。而此次的高壘不戰,亦是打響了大唐統一的號角。

而這份野心背後的陽謀和大業也被長孫無忌知悉,此間,崢嶸歲月,長孫無忌隨著秦王一同遠征,從關中平定薛舉到河北平定劉黑闥,一路披荊斬棘,收復失地,原本四面楚歌的大唐,在其一行人的麾下一一攻下,唐軍大勝之後,唐朝也逐漸統一。


而大業初立後,李世民戰功顯赫,與太子李建成也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把酒宴席間齊王李元吉與李建成設宴酒中下毒,李世民飲酒後吐血病倒。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玄武門之變


數次加害之後,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勸得李世民先破後立。於武德九年(626年)六月,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先埋伏玄武門,李世民緊隨其後,並一箭誅殺了李建成與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將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掛入凌煙閣,長孫無忌則位列第一。而到這裡,只是歷史的前話,是為人知悉的輔機和李世民,而後續的歷史,卻鮮有人道。

02、權則生變:從為法為民到玩弄權術


唐太宗李世民一即位,便命令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在《武德律》的基礎上修訂律法,10餘年後,於貞觀十一年(637年)頒佈的《貞觀律》:對大量酷刑的範圍進行了縮小,將一些罪不致死的條例改為流放等。

而這奠定了古代刑法的《貞觀律》,同時也將長孫無忌之功,彰顯於世。誠然,輔機是有才學的,也是為名的,在他的前半生,都是為國為民為李將軍的“純臣”般存在。但是,這個“純臣”,忠的只是太宗,亦或更直接些,忠的只是長孫家族。

歷史的後續

還要從太宗的三子謀逆開始講起,晚年的太宗,最為寵愛的是魏王李泰,李泰是個小胖子,馳道本不許驅車上朝,但太宗偏偏就允許他驅車上朝,雍州為李泰的封地,便下令大赦雍城和長安;而當朝太子李承乾,深得太上皇唐高宗的寵愛,太宗與高宗晚年常常暗自較勁,爺爺疼愛了父親就百般嚴格,太宗給他精心挑選的老師,各個都像魏徵一樣,說是恪盡職守也好,嚴以律己也罷,其中最為甚者便是孔穎達,時不時在皇帝面前“直言進諫”,幼年的李承乾喜好玩樂卻被說成嬉戲誤國,不成體統。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太宗盛世一片祥和,李承乾自然也並沒有像李世民那樣金戈鐵馬打下江山的自信,只能在這些為人師表的文臣之間亦步亦趨。而這最終導致的便是太子心懷不滿的謀逆和魏王李泰恃寵而驕的謀反。


老子還在世,兒子的謀反自然被平息了下來,可惜的是,這次一謀反牽連了太宗的三個兒子,連齊王李祐,也不能倖免

眾叛親離的感覺,讓唐太宗感到這大概是自己當時奪帝留下的報應,舊唐書裡曾記載過這樣一幕,唐太宗在兩儀殿避退群臣,獨獨留下了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傷心欲絕的他這樣說道:“我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弟弟的所作所為都這樣,我實在是心中困苦”。言畢,便轉身拿佩刀欲自刎於大殿,長孫無忌見狀立刻上前奪下佩刀,將其交給了晉王,說道:“我欲立晉王為太子”

《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其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晉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決。御兩儀殿,群官盡出,獨留無忌及司空房玄齡、兵部尚書李勣,謂曰:“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此,我心無憀。”因自投於床,抽佩刀欲自刺。無忌等驚懼,爭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晉王。無忌等請太宗所欲,報曰:“我欲立晉王。”無忌曰:“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太宗謂晉王曰:“汝舅許汝,宜拜謝。”晉王因下拜。太宗謂無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論何如?”無忌曰:“晉王仁孝,天下屬心久矣。伏乞召問百僚,必無異辭。若不蹈舞同音,臣負陛下萬死。”於是建立遂定。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史書上記載,唐太宗當時傷心欲絕,不想做任何決定,於是,太子之位就借長孫無忌之手,被交到了李治的手上。

而這裡,如果仔細查閱新舊唐書之間,記載其實有些細小的變動,在舊唐書的長孫無忌傳中有提及一個前提“太宗欲立晉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決”,意思是太宗心裡已經有了人選,而只是借長孫無忌說出了口,但新編的新唐書中在之後加了一段:《新唐書.太宗諸子》:帝初以晉王為太子,又欲立恪,長孫無忌固爭,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無忌曰:“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位乎?”帝乃止。故無忌常惡之。

歷代君王的立儲,從來不是權臣能左右的,但輔機卻是個例外,於是舊唐書將長孫無忌一手推成的李治就位稍稍鋪墊了一下,變成了太宗本欲讓李治就位,而借長孫無忌之口說出

而到新唐書之後,記載則更為公允,李世民半開玩笑的問過輔機:“明明吳王李恪和我最像,你想立李治為太子,是因為他是你外甥麼?”,長孫無忌的回答則耐人尋味:“李治醇厚,是良主,況且太子之位,只能隨意舉棋不定”。

而這的李治,其實是長孫皇后和太宗的親兒子,也就是長孫無忌名正言順的外甥。

遠近親疏皆仁愛終究只是用來騙騙群臣的幌子,太宗其實是有反悔過,也掂量過李恪和李治兩者的分量,這一席話中一半是調侃,卻也一半認真不是太子儲君之位不重要,只是輔機決定了,便也就隨他去了。


於太宗而言,同長孫無忌戰場崢嶸時的並肩的情誼,遠比其他重的多。

有史記載:《資治通鑑·唐紀十五》:丁卯,疾篤,召長孫無忌入含風殿。上臥,引手捫無忌頤,無忌哭,悲不自勝;上竟不得有所言,因令無忌出。己巳,復召無忌及褚遂良入臥內,謂之曰:“朕今悉以後事付公輩。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又謂遂良曰:“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讒人間之。”仍令遂良草遺詔。有頃,上崩。

臨終前的太宗,避退了所有人,獨獨召見輔機入含風殿,他用手拂於輔機的額前,輔機悲痛不已,潸然淚下。太宗還是記掛著李治的醇厚,只盼著長孫無忌能好好教導李治;同時也擔心群臣讒言佞語,對輔機不利,下旨讓群臣不準妄議輔機。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而這一切的一切,也只因太宗他堅信不疑,若輔機在,無論太子再愚鈍,都能被教化;同樣他也孤注一擲的篤定,他的輔機,始終會是那個在戰場上並肩沙場的純臣

只是這君臣之義太大,大到讓長孫無忌在李治登位後,沒教會太子當朝,卻成了一手遮天的權臣

太宗死後,長孫無忌還是一如既往的記恨著李恪,禍水東引。而據史記載,李恪在太宗去世後,先後兩次被左遷,貞觀十一年,李恪收開府儀同三司,官拜司空,並被授予梁州都督的官職,而在不久之後,又左遷為都督安隨溫沔復五州諸軍事安州刺史。作為李治在朝的最為年長的哥哥,李恪的這幾次左遷,在史書中只有寥寥幾筆,卻已初露端倪,果不其然,等待著他的歷史最大冤案,在2年之後發生了。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高陽公主


永徽四年(653年),恃寵而驕的高陽公主為了奪取政權,誣告房遺愛的兄長房遺直侮辱她,而此事落長孫無忌手中,在各種明示暗示之下,房遺愛為了求生,在長孫無忌的指使下誣衊指認了吳王李恪密謀造反。

46]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七》:(貞觀十七年)敕選良家女以實東宮;癸巳,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寧辭之。上曰:“吾不欲使子孫生於微賤耳。今既致辭,當從其意。”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公勸我立雉權,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無忌固爭,以為不可。上曰:“公以恪非己之甥邪?”無忌曰:“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儲副至重,豈可數易?願陛下熟思之。”上乃止。十二月,壬子,上謂吳王恪曰:“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可不戒!”

李治軟弱,想替唯一的哥哥求情,卻被長孫無忌無情的駁回了。長孫無忌細數了當年漢朝時,燕王欲圖謀反,被昭帝斬殺一事,是以告誡李治,以此為戒。

太宗曰:“朕意亦如此,不能相違,阿舅後無悔也。”由是恪與無忌不協。 高宗即位,房遺愛等謀反,敕無忌推之。遺愛希旨引恪,冀以獲免。無忌既與恪有隙,因而斃恪。臨刑罵曰:“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若宗社有靈,當見其 族滅!”不久,竟如其言。


就像當年太宗沒能阻止長孫無忌立太子那樣,此時的李治也沒能阻止長孫無忌殺死自己的哥哥,年僅三十四歲的李恪被逼自縊。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吳王李恪

一生無愧於國,無愧於心,晚景如此皆因長孫無忌,他在死前大罵長孫無忌玩弄權術,當有報應。而此時的長孫無忌,還在權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殺死薛萬徹,流放李道宗,這三人原本是太宗為了輔佐李治特意放在朝中的赫赫之輩,均被長孫無忌一一處死,


朝堂之上,長孫無忌笑面藏刀,儼然已成為隻手遮天的存在。


只是善惡終有輪迴,而長孫無忌的報應,確也如李恪所言,最終輪迴到了自己身上。


03晚景蕭疏:從宰相貴戚到白綾自縊


《資治通鑑·唐紀十五》:上由是有廢立之志,又畏大臣不從,乃與昭儀幸太尉長孫無忌第,酣飲極歡,席上拜無忌寵姬子三人皆為朝散大夫,仍載金寶繒錦十車以賜無忌。上因從容言皇后無子以諷無忌,無忌對以他語,竟不順旨,上及昭儀皆不悅而罷。昭儀又令母楊氏詣無忌第,屢有祈請,無忌終不許。禮部尚書許敬宗亦數勸無忌,無忌厲色折之。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為了廢立當時的王皇后,立武昭儀為皇后,並帶著武后、許敬宗等去長孫無忌家中暢飲,長孫無忌顧左右而言他,不予答覆。最後李治和武昭儀只能鎩羽而歸。武昭儀又讓母親去長孫無忌家中求情,長孫無忌也一樣無動於衷。

《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帝竟不從無忌等言而立昭儀為皇后。皇后以無忌先受重賞而不助己,心甚銜之。

當時支持立後的只有禮部尚書許敬宗一人,武昭儀對其十分感激,一年之後,武昭儀還是順利的登上了皇后之位,於是重用許敬宗,並對長孫無忌始終心懷記恨


就像當時長孫無忌冤殺李恪那樣,晚年的長孫無忌,也迎來了他自己的冤案,許敬宗為了迎合武后的心意,指使他人向唐高宗進言,稱監察御史李巢與無忌交通謀反。並勸陛下今早決斷,恐生變化。李治怯懦無為,不願斬殺長孫無忌,卻也沒問其謀逆的緣由,聽從了許敬宗的一面之詞後將長孫無忌官籍削去,發配到了黔州,連同其子女後代一同除名,流放於嶺外。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一代貴戚宰相,在家中接下聖旨,欲進京翻案卻被被閉之門外,脫去官袍後的長孫無忌踏上了前往邊塞之路。

如今,妻離子散,當年的與李將軍並肩的崢嶸歲月已然不在,眼前只有瀚海欄杆,滾滾黃沙。

這一去,也不知何時是歸途?

《資治通鑑·唐紀十六》:秋,七月,壬寅,命李勣、許敬宗、辛茂將與任雅相、盧承慶更共覆按無忌事。許敬宗又遣中書舍人袁公瑜等詣黔州,再鞫無忌反狀,至則逼無忌令自縊。詔柳奭、韓瑗所至斬決。籍沒三家,近親皆流嶺南為奴婢。

李治醇厚,總歸是放不下自己被流放的舅舅。同年七月,李治又命許敬宗等人複審長孫無忌一案,但這一步錯步步錯,這次去審案的還是許敬宗一行人,許敬宗背靠武后,早就有殺意排除異己,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派袁公瑜等人行至黔州,逼得輔機自縊

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生戎馬,半生朝臣,終卻換得一束白綾

長孫無忌含笑著接下白綾,眼前一時是沙場之上同李將軍驅馬殺敵的景象,一時是太宗臨死之前囑其輔佐李治的景象。

一生戎馬,半生朝臣,最終只換的一束白綾


顯慶四年,長孫無忌卒。


寫在後面的:

凌煙閣內,二十四臣,有功有過,而位列榜首、且非李姓朝臣只輔機一人,卻因權術譭譽參半。重權則生變,生變則獨斷,因果輪迴,報應不爽。

長孫皇后曾在生前時多次和太宗提及,削弱兄長長孫無忌的權利,重用魏徵等人,奈何太宗重情未聽取,長孫皇后直到死前還一直對兄長獨權做過抗爭,可惜事與願違。

權術迷心,一代名臣,長孫一族,落的如此下場。

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這一番歷史,最終只能到黃泉之下,才能再續君臣情義了。

——end

執筆:安炻,一個愛好歷史和文化的小醫生~求關注呀~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圖來自網絡,侵權刪,謝謝觀閱,文筆有限,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