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饒平如(1922-2020)

編者按:2008年,饒平如87歲,妻子毛美棠去世。此後有半年時間,饒老先生無以遣懷,每日睡前醒後,都是難過。於是,他決定畫下他倆的故事,便有了《平如美棠》這本書。此書獲評“2013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等多個獎項,暢銷十幾個國家。2020年4月4日,正值清明之際,99歲的饒平如在上海逝世。4月10日上午10點,《平如美棠》出版方廣西師大出版社聯合平如爺爺家屬在線上舉辦“饒平如先生追思會”活動,共同追憶平如爺爺。

受出版人雜誌之邀,《平如美棠》圖書編輯陰牧云為我們講述了她和平如爺爺因書結緣的故事。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饒平如手書自輓聯

《平如美棠》記述了饒平如和妻子美棠一生的愛情故事。他們一生波折,到暮年才有一個安定的居所,但老病相催,她卻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當美棠離世後,心中的悲傷和遺憾讓平如拿起畫筆,他一筆一筆,從美棠的童年畫起……就這樣親手構建和留下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平如以愛的力量對抗著記憶的流逝和時間。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著名的央視主持人柴靜曾在訪談中問平如爺爺:“您已經90歲了。難道這麼長時間,沒有把這個東西(愛情)磨平了,磨淡了?”爺爺則回答說:“磨平?怎麼講能磨得平呢?愛這個世界可以是很久的,這個是永遠的事情。”

動人的故事,極美的書

時間回到2012年,在平如爺爺上海的家中,我第一次翻看關於《平如美棠》這本書的全部材料,有畫作、照片、實物票據和證明,還有毛筆字、鉛筆字和鋼筆字的各種記錄。材料很多,記錄的是兩個人、兩家人的故事,表面上看有些零亂,但無論圖文都意味深長、細節飽滿,充滿了動人的情感力量。那時我就知道,這些材料將是一個圖書編輯一生一遇的好素材,需要在編輯中把眾多材料的主線拎出來,也需通過新材料的補充把尚存的內容空白點及結構的不平衡處理好——它一定會是一個好故事,一定會是一本好書。到現在我仍記得那一天自己心中的震動,還有為了這個故事本身而生出的感動,在後來圖書成稿和製作的全過程中,我也時時提醒自己要把那一天的感受通過圖書傳遞到讀者那裡。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之後我和饒爺爺的孫女一起到南京拜訪了設計師朱贏椿先生,在他那間出名的“書衣坊”工作室裡,朱老師一邊極有興趣地翻看我們帶去的部分圖書資料,一邊聽著介紹,之後他建議道:“平如美棠”四字既是書中人物的原名,又是極美的中國人名字,這四字與內容相合,做設計時字形也兼具美感,不妨用做書名如何?於是此書的名字就此確定。

幾天後我們和朱老師在上海的饒家再聚,因為朱老師說做這樣的一本書,非得認識作者本人才對。而正是這次見面決定了這本書未來的設計方向:朱老師說這本書應當是溫暖厚重和接地氣的,它是靠近大家的,不會讓你覺得有距離感——就像饒爺爺給人的感覺。後來朱老師按此思路為這本書選擇了偏正方形的開本,內文則定了比較厚的輕型紙,略微發黃,有粗糙質感,書籍的邊上也打成毛邊,最後主色調選用的則是喜氣的中國紅。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朱老師認為這本書的內容已經足夠好、足夠特別,這種情況下設計師反應當收斂自己,只需將所有材料如實呈現即可。他這個選擇包含著對《平如美棠》這個故事的深入理解,而這本書出版後在設計方面也廣受好評並獲得了當年的“中國最美圖書獎”。感謝朱贏椿先生,他得這個獎實至名歸。

讓好書連接更多的人

出版後的《平如美棠》拿下了當年幾乎所有重要的出版獎項,被《新京報》評為“2013年度好書評選”之“年度致敬圖書”。在頒獎時,知名學者何懷宏上臺致辭:“這本書不是思想或政治的鉅製,然而,任何思想的探索和制度的改善,其旨歸不正是應讓所有人過好的生活,美的生活?而每個人也都有如此生活的權利。於是,我們在這裡向《平如美棠》致敬,向生命致敬,向長者致敬,向普通人致敬,向所有在生活中發現美和傳遞愛的人們致敬。”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出版界給予這本書以殊榮和致敬,而普通的讀者則以他們對這個故事的愛給了爺爺最大支持。爺爺在上海的家裡有一本“《平如美棠》讀者簽名錄”,他說“凡來索簽名的讀者皆系喜愛此書並且對我倆寄予同情和理解之人”,一概稱之為“知己”,因而造冊並鄭重記下每個人的名字。可以說,在這本書出版和傳播的一路上,《平如美棠》傳遞了愛,也收穫了巨大的愛,這些都令平如爺爺深感欣慰。他並不懂得商業的操作規則,但他總是力所能及地和更多的讀者對話,他發自內心地視之為一種對他的“理解”與“共情”。

也是從那時起,作為圖書編輯,我陪伴平如爺爺走了不少地方做宣傳,和很多媒體及讀者進行了交流,每一次都看到了人們眼中的感動。我到底有多少次向別人講述過《平如美棠》呢?說實話我也不記得了。編輯需要闡釋自己理解中的作品、講述自己內心因作品激發而產生的情感——我逐漸意識到這個過程是充滿意義的:我們正在做的與紙頁、文字、油墨打交道的這件事情,它能讓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和我們周圍的人們在精神上相互聯繫起來;每一本好書都具有思想、情感和力量,而這一切,都將要、也應當匯入到更多的人們中間去。

這個故事註定會走得更遠

書籍能把人們聚攏在一起,而《平如美棠》的編輯和出版故事,註定了會走得更遠。

在2015年的法蘭克福書展上,最先是意大利的出版社決定買下此書版權,隨後意大利版的編輯把這書推薦給了他在西班牙的編輯朋友,他們也馬上就做出了決定,之後又把此書推薦給了自己認識的法文版編輯,然後是荷蘭的出版人……這些編輯所在的出版社基本上都是本國擁有崇高地位的文學類出版社,他們的這個圈子也一向重視傳統和口碑,有時一本書就是通過口口相傳這種最簡單平實的方式才流傳開來——這倒也與《平如美棠》這本書的氣質相吻合。

2015年12月6日,我收到電郵,得知《平如美棠》有望售出最重要的英語版權。博達版權代理公司的Annie轉來了企鵝蘭登出版集團編輯的來信,原話是:“所有編輯被‘平如美棠’的圖文並茂深深吸引,有極高的評價,稱之‘動人的愛情,難忘的堅忍精神,崇高人性的見證,令人著迷的現代中國歷史’。”

在《平如美棠》走出中國的過程中,我和幾位《平如美棠》國外版的編輯聊過此書,好幾次聽到他們使用了同樣一個詞來描述這本書,incredible beauty,就是難以置信的美。還有編輯認為這本書中有一種詩意的東西,我完全同意他們的看法。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這本書,它的這種美我不知道該怎麼描述。書裡面說到平如在戰場上差點就被打死了,但是他躺在那裡,看到藍天和白雲,他覺得自己死在這裡也是可以的——就是這種感覺。

平如爺爺是受過非常良好的民國時代教育的一個人,他自己有很高的修養,所以讀他的文字我們都能夠感覺到一種典雅和底蘊,這些也構成了這本書的美。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平如和美棠的故事就是兩個青年男女一見而傾心,這是很美好的感覺,凡經歷過的人都不會忘懷,更何況他用畫筆,把心靈被照亮的那一刻留在了紙上:“再一眼望去,恰見一位面容姣好、年約二十的小姐在窗前借點天光攬鏡自照,左手則拿了支口紅在專心塗抹——她沒有看到我,我心知是她,這便是我初見美棠之第一印象。”只是這透過窗偷偷望去的一眼,從此,這位年輕軍官的生命軌跡在一九四六年的春天徹底改變——這真的太美好了!平如和美棠後來經歷了那麼長久的分別。很多人跟美棠說你一個人帶著這麼多孩子不容易,讓她改嫁,但美棠毫不猶豫拒絕了,她決定在家裡等她的丈夫。哪怕一年只見一面。而那時平如正在農場裡勞動,他在自己的蚊帳裡面拿一個紙板,在上面畫上琴鍵,手按在鍵上裝作自己是在彈奏。你聽不到音樂,他也聽不到,但是這個旋律在他的腦海中。這難道不是很美?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看《平如美棠》的時候,我覺得這書有一種難以置信的美,既有超脫和昇華的部分,又有沉浸到生活裡面的那種溫暖、厚實和踏實。平如每年回家一次的時候,吭哧吭哧揹著從安徽帶回去的特產,很歡樂地回家。這些美好的細節,可能對有的人來說就忘記了,但對於平如來說是珍貴的,所以他一輩子都帶著這些記憶,從來就沒有放下過。

應當說,中國當代史中那一段特殊的故事背景,其實很多外國的編輯和讀者都並不瞭解,但他們仍然愛上了《平如美棠》這個故事,就是因為書中有一種東西是人們都懂並且心意相通的:incredible beauty。

平如與美棠從此永不分離

2020年4月4日,《平如美棠》的作者饒平如爺爺離世,無數讀者以自己的方式哀悼和紀念他,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可以說,爺爺在這個世界上度過了非常完整的人生,整整99年的光陰,從故鄉南城開始的少年時光,之後經歷戰爭和生死,在最美的年華中他與美棠相識和相愛,再後來是漫長的分別、等待和團聚,當美棠離開這個世界,爺爺給了她最深的懷念,以及關於他們倆的最美的記錄——這就是《平如美棠》,一個能一直流傳下去的故事。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平如爺爺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和美棠的故事能夠出版,更不曾想到這個發生在中國的故事將被其他不同國家的人們所閱讀,成為身在世界不同大陸、不同地域的人們之間的一次分享——既分享這個故事,也分享人們共同的情感和共同的珍視。

作為一個普通的圖書編輯,因為一本書得以結識爺爺,是我極大的幸運。在認識爺爺的七年中,我們說過很多話,一起出過好幾趟遠門。我常來爺爺家探望他,而爺爺每次都會送我到門邊,和我來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則在他耳邊說:“爺爺保重啊,我會再來看你的。”後來我知道爺爺離開的時候沒有受苦,心裡也感到了很大的安慰。

爺爺總是和我說,“愛是很偉大的”,這是他99年人生的智慧。我記憶中的他,從來就沒有隻是生活在他一個人的世界裡。每次見面時他總是在問我外面都發生了什麼,每次我去的時候他都特別渴望瞭解自己不知道的那些東西。他想知道人們是怎麼生活的,想知道人們是怎麼想的。很多事情別人在意,爺爺卻從不放在心中,他一直都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和珍貴的,對於這些事情就會一直放不下——而這些事,全都是和“人”有關的事。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爺爺是這個時代中我們不會再遇到的人,因為這個時代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也不會一樣了,但《平如美棠》仍讓我們看到了生活裡一道明亮的、美妙的光芒。

想念他時,我再次翻開手上那本《平如美棠》:我知道,平如與美棠從此將永不分離。

2020-4-15 於上海

END

出版人原創文章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授權

7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忘不掉《平如美棠》|編輯親述

我知道你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