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土地的農民,正在掙扎著存活!

現在各種形式都加速了土地的流轉,政策因素、種地成本抬升,以及最關鍵的就是糧食價格的下滑,種植技術落後的農民種地不再賺錢,越來越多的農民被迫離開土地。


離開土地的農民,正在掙扎著存活!

離開土地的農民,沒有更多以及更好的選擇,只能走出家鄉,淪落為“農民工”。根據15年人社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億7395萬人,比上年增加501萬人。


這明確顯示出走出家鄉的農民越來越多,很多都是迫於無奈,離開了自己的土地,背井離鄉寄居在城市之中,那麼這些農民工的生存狀況問題越發明顯與沉重。


收入就像玻璃之外的世界,看著很美好,其實很差勁!


據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發佈數據顯示,2015年農民工月平均收入為3072元,看著還不錯吧,而且現在關於“農民工起薪超過大學生”“農民工工資漲太快,企業壓力大”……這樣的說法近兩年頻頻出現。讓人誤解為農民工的工資其實還能說的過去。


可是現實是什麼呢?


農民工工資高速增長其實是假象,,農民工工資與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差距並沒有縮小。2011年,二者年工資差距為17864元,到2014年則達到了21971元。


離開土地的農民,正在掙扎著存活!


從2012年到2015年,農民工的人均收入增加了約34%,而人均月生活消費支出卻增加了38%。


漲的沒有花的快!


這麼對比才能看出真相,就是在全國工資大漲的環境下,農民工漲幅其實跟不上全國上漲的步伐。


離開土地的農民,生存在城市的最底層。


從統計來看,我國建築業的90%、煤礦採掘業的80%、紡織業的60%和城市一般服務業的50%的從業人員是農民工,農民工已逐漸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農民工的地位卻非常低下,他們的許多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一是農民工工資很低。


二是農民工工作環境惡劣,社會地位低下。


由於沒有城市戶口,農民工處於城市的邊緣狀態,他們所從事的往往是技術含量較低的髒、累、險、重的粗活,如泥工、瓦工、礦工和搬運工等。絕大部分農民工的工作時間都遠遠超過國家法定時間,他們一般沒有固定的休息日,每天工作時間都在8—12小時,甚至更長。


三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經常受到侵害。


由於農民工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以及農民工的文化水平低,他們往往處於弱勢地位,合法權益經常受到侵害。許多企業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有的企業即使簽了合同,也往往只強調企業自身的權利和農民工的義務,許多農民工甚至不瞭解合同的內容。所以,一旦發生糾紛,在多數情況下農民工都是受害者,最為典型的就是僱主故意拖欠和拒付工資的現象。


離開土地的農民,正在掙扎著存活!

由於農民工勞動強度普遍較大,勞動時間長,閒暇時間少,因而他們大都過著工作—吃飯—睡眠這種原始、單調的生活,幾乎沒有任何娛樂和文化生活,他們完全處於城市的邊緣狀態,雖然他們對中國城市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離開土地的農民工,正在老去,生存成為問題。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佈的《2015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底50歲以上的農民工已經超過4966萬,也就是說,截止現在50歲以上的農民工總數已歷史性的突破5000萬大關。


離開土地的農民,正在掙扎著存活!

我心底突然莫名的升起悲哀之情,離開土地成為農民工的農民,已經老去。然而咱們農民心知肚明的是,這些人不可能在城市當中落地生根,就算是在三、四線城市,可能連房子都買不起。


而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對於農民工這個群體,不能說是空白,也沒有好到哪去。最近兩年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又有所抬頭,監測報告稱:“2015年,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資為9788元,比上年增加277元,增長2.9%。”


不光社會保障是個問題,連基本收益都存在威脅。


今天的他們,也許就會成為明天的你。


農民被迫離開土地,可是離開土地的農民又如何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