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站好最後一班崗

------記格爾木工務段五道梁線路車間五道梁線路工區副工長陳誠

“上了風火山到了鬼門關,過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這是青藏鐵路線上的一句諺語,五道梁和風火山其實只是青藏線上的兩處地名,諺語描述的雖說有些誇張,但卻反映出青藏鐵路格拉段環境的艱苦和惡劣。

4月10日早上8時00分,海拔4600米的青海省曲麻萊縣五道梁鎮陰雲密佈,寒風從四野呼呼地咆哮而至,厚重的雲層讓清晨越發顯得灰濛濛一片,不一會兒,天空就大片大片地飄起了雪花,讓正值初春的五道梁瞬間進入了銀裝素裹的世界。

8時30分,“咻咻…”隨著一聲聲嘹亮的哨音,劃破了五道梁線路工區寒冷清晨的寧靜,工區副工長陳誠吃完早飯,一如既往地第一個來到工區院子的中央,隨後職工、勞務工一個個跟著排好隊站在院子裡開始一天作業前的安全講話。“今天,是我們這個班組輪休前的最後一天上道作業,也是我從事工務檢養修工作的最後一次帶班作業,明天我就正式退休了……”聲音略帶哽咽的老工長陳誠一邊點名、一邊動情地說著。

現年55歲的陳誠,現任青藏鐵路格拉段五道梁線路工區的副工長,1984年伴隨著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區段的正式開通運營參加鐵路工作,200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6年7月1日又伴隨著和青藏鐵路格拉段的正式通車運營來到“山上”,一待就是整整14年。

“五道梁海拔4636米,我主要負責五道梁至秀水河區間60公里的鐵路線路日常檢修工作,我所在的五道梁至秀水河地勢相對平坦且沒有遮擋物,是青藏鐵路格拉段上的一個‘風口’地帶,夏天天氣‘一日三變’,基本上每天都是風裡來雨裡去,衣服乾溼交替,全靠體溫;到了冬天要頂著零下30多度的風雪冰霜上道作業,但又不能穿的太厚怕影響作業效率”。陳誠一邊幹著活一邊向我們介紹著五道梁的周邊環境。

2019年4月23日,依然處在冰雪期的五道梁普降大雪。當日凌晨1點10分,在風雪中勞累了一天的職工帶著疲倦已進入了夢鄉,卻被急促的電話鈴聲叫醒,通知管內k1087—k1095區段線路被大雪掩埋,影響行車。熟睡中的陳誠一咕嚕爬起來,在第一時間帶領黨員應急搶險隊伍迅速趕往現場,立即帶頭組織人員分段清理,他們不顧狂風夾雜著雪花打在臉上的生疼和氣溫零下二十多度的刺骨寒冷,連續奮戰五個多小時,於早上六點多才清理完畢。由於缺氧勞累,他幾乎昏厥。

陳誠所在的五道梁線路工區的同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陳大哥”,不僅因為他在工區年齡最大,更因為他在現場作業的嚴謹認真態度和對待同事們細緻入微的幫助。

多年來,陳誠堅持把帶動工區職工學業務、學技術作為自己的首要責任,業餘時間經常組織職工學習探討青藏線格拉段新設備、新技能知識,廣泛開展崗位技術練兵活動。冬天,他組織職工開展“防三折”演練,帶領職工熟練掌握鋼軌切割技術和鋼軌打磨技術;夏季,他又組織職工開展“防脹軌”演練,使車間職工全面掌握非正常情況下處理各類線路病害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他總能給予身邊職工溫暖的關心關懷,遇到班組職工難解的思想問題或生活中的困難,他寧可放棄休息時間也要做好職工思想工作,並千方百計幫助解決困難不足。

陳誠從事的工作普通的像鐵路線上一顆顆緊固的螺栓,但他的業績像不彎的鋼鐵脊樑,實實在在,真鐵真鋼,支托起青藏鐵路轟轟巨龍的穿行,從事青藏鐵路工務養護維修36年,在青藏鐵路格拉段風雨14載,檢查過的線路超過10萬多公里,整修線路病害達數萬處,看著這一串串鏗鏘作響的數字,它們記載的不僅是陳誠的崗位貢獻,更是青藏鐵路人的挑戰與堅持。

(光明日報記者萬瑪加、通訊員 桂連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