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隴頭朱村以“紅梅指數”打通垃圾分類“任督二脈”

義烏隴頭朱村以“紅梅指數”打通垃圾分類“任督二脈”

“紅梅指數”是垃圾分類中環境保護美考核中的重要一環,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義烏義亭鎮隴頭朱村2874人、773戶的垃圾分類正確率達到了98%以上。

“綠色的是可腐爛垃圾桶,可扔入菜葉果皮、剩飯剩菜、枯枝落葉;黑色的是不可腐爛垃圾桶,可扔入玻璃、泡沫、塑料袋。”對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劉蓮英早已爛熟於心。

劉蓮英今年68歲,家中共有4口人,是隴頭朱村的低保戶之一,76歲的老伴多病常年吃藥,43歲的兒子和36歲的兒媳婦都有殘疾。劉蓮英說,不僅她、老伴會垃圾分類,兒子、兒媳婦也參與正確投放垃圾。

像劉蓮英家這樣的特殊戶能做好垃圾分類,這是隴頭朱村實施紅梅指數一年來所取得成效的重要體現之一。

義烏隴頭朱村以“紅梅指數”打通垃圾分類“任督二脈”

紅梅指數帶動,具體到每個步驟,量化到每一戶

紅梅指數包含環境保護美、庭院潔淨美、鄰里友善家庭和睦美、古村風尚美、公益奉獻美等5大類,並由五水共治、無亂搭亂建、無亂堆亂放、垃圾分類、美麗庭院、綠化環境、鄰里和睦,家庭和氣、尊老愛幼、古村風尚、公益奉獻等內容組成。

紅梅指數試運行時,垃圾分類被簡化成易於村民理解的語言口口宣傳,同時會對垃圾分類出錯的農戶進行扣分,並實施黨員指導聯繫農戶,若聯繫農戶多次扣分,黨員也將進行扣分。每戶農戶的門前都貼有智慧農村APP二維碼,每日的扣分情況可通過掃二維碼獲知。為了保證紅梅指數實施公正,紅梅指數時時更新,每天實時反饋每戶的垃圾分類情況,對於執行不到位的農戶會有專人拍照、留證、上傳到系統彙總,讓農戶通過二維碼及時糾正。

義烏隴頭朱村以“紅梅指數”打通垃圾分類“任督二脈”

“紅梅指數”每月根據得分情況進行排名並派發紅梅幣,可到紅梅道德銀行兌換等額的生活用品;“紅梅指數”排名前50的村民,可在村居家養老中心免費就餐一個月。

村兩委主動與義烏建設銀行對接,助力紅梅指數運行,研發了一整套APP軟件,通過APP評分標準將“紅梅指數”納入信用體系管理,“紅梅指數”排名前30名的村民,可享受最高30萬元的免擔保信貸額度並給予利潤優惠。日前,村民朱健紅已拿到了建設銀行義烏支行的30萬元信用貸款。

同時隴頭朱村每年開展表彰大會,“紅梅”優秀黨員、“紅梅”優秀村民代表、“紅梅”好婆婆、“紅梅”好媳婦、“紅梅”好村民都以紅梅指數為標準進行評比。通過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紅梅指數深入人心,好必獎、錯必罰的獎罰機制,也使隴頭朱村迅速打開垃圾分類的新局面。

義烏隴頭朱村以“紅梅指數”打通垃圾分類“任督二脈”

獎罰結合,兩委群策群力,村民傳幫帶

2018年,隴頭朱村兩委帶領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到美麗鄉村先進村進行學習考察,歸來後便立即開展了環境衛生、村容村貌大整治。村裡清理了諸多的衛生死角、解決了亂堆亂放等問題,同時,進行了美麗鄉村建設。

隨之而來的是如何防止環境衛生回潮,如何讓村民自覺做好垃圾分類的問題。面對此問題,隴頭朱村兩委創新了以“紅梅指數”為核心的鄉村社會治理體系,以垃圾分類實施為切入點。

2019年,隴頭朱村在垃圾分類、環境衛生、村風民風、美麗鄉村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隴頭朱村對全體村民、家庭主婦、中小學生分別進行了先後三次的垃圾分類培訓,並詳細解讀了紅梅指數評分標準。家庭主婦是垃圾分類的主要對象,通過學生實現小手拉大手,迅速使每戶家庭都掌握垃圾分類的要點,每天都有五個婦聯主席帶領的巾幗志願者宣傳紅梅指數、督查垃圾分類。

同時,聯繫黨員每月走訪聯繫戶,指導垃圾分類工作。聯繫農戶累計四次扣分,聯繫黨員也將扣除一分(十二分制),但黨員可以通過報名走訪考核100戶農戶垃圾分類情況加回扣除的一分,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員農戶的榮譽感空前上升。

同時紅梅指數可以兌換紅梅幣,換取生活用品,也讓農戶對紅梅指數下的垃圾分類有了很大的積極性,從中獲得了參與感和價值感,垃圾分類在紅梅指數的實施中分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