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活,你別亂插手

孩子的生活,你別亂插手

20年前,自己孩子被發現心智方面有問題,純粹為了幫助自己的孩子,貓叔開始學習研究心理學,這件事堅持了整整20年,後來貓叔索性把自己的後半生職業生涯交給了心智教育的研究和推廣。

投身心智教育之前,貓叔主業做媒體,同時也做著不少企業的顧問。不過我始終認為自己最重要的職業是父親。

幾種職業交叉在一起,我發現做企業和教育孩子是一回事

做企業當然追求利潤,但是單純追求利潤的企業最終都成了小生意,沒有真正做大做強的,反倒是那些堅持有使命、有願景、有價值觀的企業,最終都成長起來。

教育孩子也一樣。好成績當然是家長最想要的。可是要是隻盯著測驗考試拿成績說事兒,這樣的教育下,孩子的成長多有問題。

要是培養出了孩子的責任心、獨立性、自信心、專注力、情緒管理、抗挫折能力等等這些心智能力,好成績也就是順帶的必然結果。

離開了這些去求成績,貓叔認為都是緣木求魚。

貓叔是這樣說的,也始終堅持這樣做。所以,雖然他從來不過問孩子的考試成績,也沒擋住人家高中畢業拿到六個國際名校的offer,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只差3分就得了滿分。

孩子的生活,你別亂插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培養責任心的小案例。

貓叔家娃娃5歲那年,一家三口去肯德基。吃差不多了,娃娃突然鬧著要喝飲料。媽媽準備起身去買,貓叔用眼神阻止了:給你錢,你自己去買吧。

孩子當然撒嬌,說爸爸去買。

貓叔把伸出去的手收回來了:爸爸媽媽說話呢。要喝就自己去買。

孩子沒辦法,接了錢自己去櫃檯。

沒想到一去,就出事了。

那會兒肯德基櫃檯裡的服務員的操作規範,給你遞飲料是不直接遞杯子的,要帶著托盤給你。這個現在好像改了,要是十幾年前他們就改了,也就沒有下面的事兒了,當然,對貓叔來說就少了一次教育孩子的機會。

服務員把托盤遞出來,娃娃伸手去接,可是櫃檯對五歲的孩子來說太高,她接不住也端不穩,哐啷一下,飲料打翻在地,娃娃驚慌失措,連盤子也仍在地上,趕緊轉身跑回座位,一頭扎進了爸爸懷裡。

這時候在場的人都愣了一下,之後,媽媽想站起身去幫助處理,被貓叔擺手制止了;服務員小姐姐趕緊找來拖把準備清理,也被貓叔擺手制止了。

貓叔給懷裡的娃娃說,娃娃,你應該去給姐姐道個歉,請她幫你清理一下。

孩子漲紅了臉,不敢抬頭,更不敢去面對。

肯德基裡還有其他客人,可以想見那會兒貓叔也覺得壓力山大。

不過他還是堅持:這是你的事兒,你得自己去處理啊。你看地上都是可樂,別人都沒法買飯吃啦。

孩子猶豫了一會兒,偷偷轉臉去看。可樂加冰鋪了一地,服務員就拿著拖把站在一邊。

貓叔繼續鼓勵她:你看,姐姐都準備好了,就差你去給她說一聲了。

娃娃又猶豫片刻,終於下了決心,小聲給自己打氣:好吧,我去!

其實那件事上服務員小姐姐顯然也有失誤,可能會有家長抓住人家的失誤不放,但貓叔第一時間把它當成朋友孩子責任心的機會。

後來小姐姐專門又打了一杯可樂送過來,順帶還送來了一個小掛件,也算是一種歉意表達吧。

那個掛件後來很多年都被娃娃掛在床頭。我想,那件事兒更會被她記在心裡。

孩子的生活,你別亂插手

貓叔說,做孩子的心智能力教育,就是在這樣的日常小事上。只要家長有心,教育培養的機會每天都會遇到。

要是打小這樣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去面對去處理,這樣的孩子還用寫個作業非得家長陪著催著麼?

貓叔還有個愛好是練武術,曾經跟一位著名的內家拳練過十幾年內家拳。練的時間長了,貓叔漸漸悟出一點門道,什麼是功夫?功夫就是本能,是你在第一時間能做出的正確反應。

教育培養孩子也是一門功夫,需要家長多學多練多揣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