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进攻关中,为何都从函谷关或潼关,而不从山西西南渡河进攻?

自古以来,选定都城,都不是君王任意而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这几大元素:

第一。战略安全。四战之地不适合做首都,最好首都有关河之类的保障,这样君主居住起来才有安全感。其实当下很多国家选定都城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比如韩国的新首都“世宗”、缅甸的新首都“内比都”,都是考虑战略安全的角度。

古人进攻关中,为何都从函谷关或潼关,而不从山西西南渡河进攻?

第二。物流发达。京城的庞大和繁华,意味着需要从外地来运输粮食和物产供应京城,否则,京城的日用品消耗就会难以为继。历史上,太平天国切断大清国南北漕运,导致很多农民军开始奉洪秀全大掌教为“正统”,理由很明白:太平军切断南北漕运,意味着大清国的税收重地丢失,并且南方的粮食也很难运输到北方,这也导致京师米价飞涨。因此,定都的时候,还要考虑经济安全。

古人进攻关中,为何都从函谷关或潼关,而不从山西西南渡河进攻?

第三。天子威严。唐中宗在位期间,关中的环保因为之前很多朝代定都于此,遭到了巨大破坏,以至于京城的粮食供应困难,甚至井水都有怪味,有人建议唐中宗迁都,遭到唐中宗拒绝,理由倒也简单:岂有逐粮天子邪?意思是天底下哪有因为没有粮食吃而搬家的天子?因此天子选择都城,还要考虑前朝的定都情况,保证天子的尊严。

关中的优势

在中国历史上,关中从西周开始,到唐朝灭亡为止,在这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有多个王朝选择定都于此,之所以定都于此,在于关中曾经具备上文提到的三大优势,而关中丧失都城地位,也和这三大优势出现变化有关。

古人进攻关中,为何都从函谷关或潼关,而不从山西西南渡河进攻?

在秦末汉初,作为楚人子弟的刘邦,在取得天下后没有考虑把都城安置在楚地,而是选择安置在关中,原因在于:论经济,当时关中的物产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即便是六国故地发生叛乱,只要守住三秦地区的要塞,那么,就可以保证外敌不至于打进来,而三秦地区当时最重要的要塞,莫过于函谷关。

秦的强大和崛起,其实也和函谷关息息相关。在秦强盛的时候,秦军可以东出函谷关对关东六国进行讨伐,而秦一旦陷入衰落,秦可以利用函谷关天险自保,等到喘息过后,再徐图天下——历史上,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曾率领五国联军击溃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但是,五国联军追击秦军到达函谷关外以后,便停止追击,因为联军自知函谷关的难以逾越。

古人进攻关中,为何都从函谷关或潼关,而不从山西西南渡河进攻?

甚至在唐朝,玄宗皇帝在位期间,安禄山大军兵临潼关之外,不论是封常清还是哥舒翰这样的名将,一致认为:唐军应该扼守潼关天险,阻挡安禄山叛军向关东进犯,而后,等到关东勤王军队赶来,熬到安禄山大军士气低落,这样,唐军前后夹击,叛乱即可平定——因为唐玄宗对封常清等人的不信任,导致潼关沦陷,自己也被迫逃亡蜀地。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关中的地理优势。

而中国历史上,似乎外部势力想攻入关中,函谷关或者潼关,都是外部势力的必经之路,那么,为什么不考虑从山西西南部渡河进攻关中?

夺取关中战例

在中国历史上,其实存在很多关东势力进入关中,不经过函谷关或者潼关的战例,其中对后世造成较为久远影响的战例有两起。

古人进攻关中,为何都从函谷关或潼关,而不从山西西南渡河进攻?

第一起。隋朝末年,隋朝山西的地方官李渊见天下局势动荡,隋炀帝大势已去,于是起兵割据一方,并趁机扩大地盘。李渊深知关中在当时是帝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李渊起兵造反后,选择从龙门渡口指挥唐军越过黄河,进入关中。而唐军夺取关中后,以关中为根据地,开始了之后的统一战争。

第二起,唐朝末年,黄巢大军盘踞关中,唐僖宗一边跑路,一边颁布诏书命天下义军起来勤王,河东藩镇李克用根据唐僖宗的诏书,指挥军队从蒲津渡口越过黄河,参与对黄巢大军的围剿。这一局面的结局是,唐天子最后的威严消失殆尽,而黄巢也没能完成改朝换代,最终便宜了军阀们。

并且,根据战争的进攻方位置不同,选择进攻关中的路线也截然不同。

古人进攻关中,为何都从函谷关或潼关,而不从山西西南渡河进攻?

比如说蜀汉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时候,也有过夺取关中的计划,蜀汉在西南地区,诸葛亮夺关中,当然不用考虑什么函谷关、潼关问题了。诸葛亮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夺下陇西,然后攻占关中,进而将三秦、巴蜀连在一起,仿当年秦灭六国的格局,兼并丢失半壁江山的曹魏。而魏延则比较极端,认为只要走子午谷小路,兵临关中,就可以撼动曹魏局面。

既然存在渡黄河夺关中的战例,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印象里,夺取关中必须经过函谷关或者潼关不可?

攻打函谷关的优势

那是因为,对于进攻一方来说,相比之下,选择进攻函谷关或者潼关夺取关中地区的优势,或者说性价比,要比选择渡河进攻具备太多优势。

古人进攻关中,为何都从函谷关或潼关,而不从山西西南渡河进攻?

因为在古代,渡河作战的难度系数很大,而且大多是一种军事冒险。一旦不能做到兵贵神速,及时让自己的军队越过黄河,那么,很可能导致过河的军队没等完成渡河,就被敌军消灭,更可怕的是,一旦敌人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在黄河的西岸坚壁清野,而后切断渡口,那么,孤军深入的军队,将会陷入进退失据、粮草难以为继的局面。

古人进攻关中,为何都从函谷关或潼关,而不从山西西南渡河进攻?

此外,即便是进攻的一方没有后顾之忧,经黄河渡口攻打关中也是很麻烦的。因为如果攻打函谷关或者潼关,只要夺下这些关口,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关中——比如安禄山就在夺下潼关后,兵锋直指长安城。

而如果渡黄河,就意味着要适应山西的表里山河,山西的地形较为零碎,山川阻隔较多,这对进攻关中的军队来说,后勤补给是十分麻烦的,一旦补给线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局势发生逆转。

因此相对来说,攻打函谷关或者潼关,是相对之下、常规情况下的最优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