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4》——一邊找老婆一邊破案的古代“柯南”

記得剛拿到《清明上河圖密碼》

的時候我被嚇到了,很久沒有看有6冊之多的書,每一本還都那麼厚,真是有點上頭。幸好打開書以後就覺得不那麼可怕了,因為每本都有精彩的故事和豐富的史料相配合,亦古亦今,引人入勝。

《清明上河圖密碼4》——一邊找老婆一邊破案的古代“柯南”


《清明上河圖密碼4》中,輪到士商兵工的“工”出場了。所謂“工”就是工匠,也叫手藝人。

手藝人在古時的社會地位原本低微,但難得北宋時期因為國家割讓土地導致疆土流失,耕地資源缺少了,反倒促使朝廷開始扶持工商。不再強徵物資,而是招募匠人進宮,有償工作。


這樣大宋的各項工藝就得到了迅猛發展,呈現一派繁榮精進的景象。

《清明上河圖密碼4》——一邊找老婆一邊破案的古代“柯南”


本書主角“作絕”張用就是裡面的代表人物。作就是現在手作、技工的意思。這個張用雖然年紀輕輕,因為家傳和自己的聰明好學,已經是一個業中全才。但他生性跳達,腦子活泛,不思功名俗物,一心只沉醉於“科學創造”。

時人有個禮俗,出門時帶一把團扇,若是見到熟人,自己正巧內急,或有要緊事,來不及招呼,便用扇遮住臉,以示歉意,叫做“便面”。

這張用就是這麼個團扇不離手的人,智商高又調皮率性。

原本書裡的那些案子跟他一個匠人沒什麼關係,但偏偏他還未見過的未婚妻朱克柔無端失蹤了。於是張用從一個工作時吃飯都要僕人喂的“作絕”,搖身一變大偵探柯南上身。

《清明上河圖密碼4》——一邊找老婆一邊破案的古代“柯南”


全書由“蘿蔔案”、“焦船案”、“艮嶽案”、“秘閣案”組成,與前幾冊不同,這本中的案件更加獨立。張用在一步步探案的同時,也日益對自己的未婚妻朱克柔有了越來越多的瞭解。這是作者冶文彪的用心良苦,主角之一始終沒有出場,頗有新意。

並且我特地查了一下,這個朱克柔在歷史上還真確有其人,作為一個絲繡大家留下了一干精美的作品,令人驚歎。


《清明上河圖密碼4》——一邊找老婆一邊破案的古代“柯南”

可見作者的小說真的絕非僅僅是小說而已,需要大量的閱讀與考證,才能把當時的眾多歷史人物加上自己的想象與潤色,組成這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這也是我讀

《清明上河圖密碼》至今最大的感受。

寫作真的不是一種識字就能幹的職業,歷史相關的文章尤其如此。一人一物,都不可隨意編撰,引起誤導。

如這本書中提到的“膽礬法”鍊銅術,就有《宋史·食貨志》的記載為據:“以生鐵鍛成薄片,排置膽水槽中,浸漬數日,鐵片乃為膽水所薄,上生赤煤,取括赤煤入爐,三煉成銅。”這種技術在西漢就開始流傳了。

《清明上河圖密碼4》——一邊找老婆一邊破案的古代“柯南”


還有孫思邈的“澡豆古方“”、絲織中的“通經斷緯”、“磁州窯瓷”等,想來如果通讀全6冊的人只要稍加留意,都能對宋朝的風俗物種略知一二,憑空在娛樂之外成了一個“雜家”。

所以讀到《清明上河圖密碼》第4冊,我的注意力早已不在小說情節本身了。

但你要說作者只側重情節與史實就錯了,在如此大工程的編排之下,作者冶文彪的文筆與內涵一點也不見遜色:

這世間人心,有時冷比寒風,有時又暖比冬火。只是寒風始終太大,冬火又從來太弱,一吹便熄。想要再燃,卻千難萬難。


《清明上河圖密碼4》——一邊找老婆一邊破案的古代“柯南”

書中柳七的這番感觸著實令人唏噓。古往今來,世代更迭,最難得的依然是人心的那一點暖。南宋辛棄疾詞:“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世道艱難,人心雖然是最不可靠的,但也是最能給我們希望和力量的。能得一人心,夫復何求。

即使再難,我們也願意拼盡全力去保護它。因為一旦消逝,它必將比冬天的火更難找回。所謂一旦錯過便是永別,空留嘆息。

寫了這麼多也沒有說到什麼具體情節,可能也是我閱讀此書過程中心路轉變的表現吧。期待第5冊更多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