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遺孀:17歲嫁人,19歲守寡,餘生未再嫁,90歲風采依舊

張靈甫遺孀:17歲嫁人,19歲守寡,餘生未再嫁,90歲風采依舊

宋代蘇軾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雖年歲漸老,對於自己的亡妻,依然深感懷念,使人聽之哀之。

元稹在《離思》中寫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圓修的半緣君。元稹用這首詩寫出了對愛妻堅貞不渝的感情,以及對昔日美好回憶的追念,情感炙熱而單純。

最好的愛情,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起慢慢變老,老到哪​裡都去不了,還可以一起相互扶持。

最好的愛,是有一個人,可以一直陪你走完今生,一起感受時間流淌,一起歡笑,一起糾纏,一起看風起雲湧,一起看花開花落。可是有的愛情,雖然沒有歲月的似水長流,讓人提起依然覺得此生足夠。

張靈甫遺孀:17歲嫁人,19歲守寡,餘生未再嫁,90歲風采依舊

如此相愛卻不能相守

張將軍在與王玉玲結婚之前,有過三次不幸福的婚姻,對於婚姻他有一些的畏懼,所以在聽人介紹時,並沒有直接與王玉玲見面,而是選擇了先去暗訪一下這位女子

這時的王玉玲正在理​發院洗頭髮,張將軍偷偷從鏡子的反面裡看王玉玲女士,當時的王玉玲對這位陌生的男子怪異的行為感覺非常的憤怒,於是從鏡子裡瞪了張將軍一眼。

也正是這一眼,讓王玉玲與張將軍有了後來的第一次的見面,張將軍婚後說道,如果當時的王玉玲是笑而不是瞪一眼的話可能就不會與這位女子結婚了。

王玉玲是在女子最珍貴的17歲年紀嫁給了張將軍,當時的張將軍正是陸軍74師的中將師長,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張將軍依然選擇了和這位美好的女子王玉玲成婚。

張靈甫遺孀:17歲嫁人,19歲守寡,餘生未再嫁,90歲風采依舊

他們的感情正是熱戀的時候,因為戰火,靈甫不得不離開家鄉,征戰在外,所以他與美貌的妻子時常是聚少離多,而且多時是在前線會面,每次都是來去匆匆,他們只在一起生活了兩年多。

幾年後,張將以身殉國,他自殺的時候,王玉玲才19歲,他們的孩子不過才剛出生了20天。

張將軍死後,她帶著孩子終身未再嫁,身為他的遺孀,生活艱難可想而知。兩年的時間,在戰亂之中,王玉玲帶著孩子東躲西藏,靠著家族和張靈甫同袍的救濟度日。

王玉玲最後躲到了臺灣,孤兒寡母,面對這樣的生活,她甚至想到了自殺,她喝下了DDT,被人救下了,在醫院養傷的時候,她覺得腦子有意識,但身體卻像不受控制一樣,怎麼都動不了,經過這次打擊之後,她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從中再次重生了一般。

張靈甫遺孀:17歲嫁人,19歲守寡,餘生未再嫁,90歲風采依舊

你的死亡帶走了我的快樂

在徹底面對了張將軍的過世之後,自殺未遂的她也像變了一個人,她把孩子留給了自己的母親,隻身前往美國,攻讀大學,因為家庭貧困,她不得不半工半讀,艱難的完成美國的學業。她才只是一個24歲的女子,卻已經經歷了半生顛簸。

對於張將軍的自殺,王玉玲一直覺得是不值的,因為他一個人的死亡,並沒有改變結局,卻是給留下的人,帶走了快樂。

王玉玲對於政治是失望的所有一直對自己的兒子說:"不用做公務員,不用做軍人,哪怕你做個擺地攤的人,媽媽也以你為榮。"很多人覺得王玉玲還是花一樣的年紀,為了一個已經死去的人守寡,感到不值,想要幫王玉玲牽線,希望她可以再婚。

可是王玉玲說:"人的一生愛過一次,同時被愛過一次,便夠了。"有人問她,如果還有來生,還會不會選擇張靈甫?,這個問題,她思考了很久,說:"應該會,因為我欣賞正直的人,欣賞能堅持理想的人。"

張靈甫遺孀:17歲嫁人,19歲守寡,餘生未再嫁,90歲風采依舊

生於湖南長沙的王玉玲,一直有著倔強的脾氣,她堅持認為自己對的事情,認為生活一定要充滿希望才能活下去,在王玉玲85歲時,她不幸中風了,半身癱瘓。

同病房的老奶奶聲聲埋怨,怨生命的不公,怨天怨地。而王玉玲反過來安慰這位老奶奶,說:"比起那些全身癱瘓的,我們已經是幸運的了,我們至少還是能說,能動的。"這就是王玉玲女士,一直堅持康復,在85歲的高齡依然堅持重新學習走路。

時光證明來真愛無價

王玉玲女士在19歲失去了丈夫,以張將軍遺孀名諱獨身自處,守寡70餘年,餘生未再嫁,哪怕是90歲了,依然保持著精神氣,風采依舊。

時光是最殘忍也是最溫柔的,殘忍是它帶走了年輕的丈夫,也把歲月留在了世人的臉上。溫柔是它也最能證明真愛是無價的,是能夠抵擋時光的流逝,能夠抵擋歲月的無情。

在人生落幕時,回想自己的曾經,在一生的歲月裡,只愛過一個恰當年紀對的人,也被那個人深深的愛過,直至生命的盡頭,這也是一種深愛吧。

張靈甫遺孀:17歲嫁人,19歲守寡,餘生未再嫁,90歲風采依舊

真愛,是絕不受外力可以阻礙的,一個人愛得再認真,如果逢到不愛的人,一切也都成了徒勞,相愛在一個恰當時候,哪怕時光短暫,守著他給的愛,走在沒有他的世界裡。

愛,就是愛了,無關時光,無關距離,無關生死的愛。就算是哪怕只有那麼一霎那的電光石火,便會入了心,入了魂,此生,心裡眼裡,便是再也容不下他人分毫。

這地球有幾十億的人,一個人遇見另外一個人的概率是千萬分之一,成為朋友的概率是兩億分之一,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的概率是五億分之一,而兩個人相愛的概率卻只有十五億分之一。佛說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會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相愛可遇不可求。

愛就是愛了,刻苦銘心,這一生,也就不覺得有憾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