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級群接龍捐贈,是道德綁架!

近日,廣東湛江市麻章第二小學的一些學生家長最近遇到一件事情,孩子的班主任老師在家長群裡發了一則《社會捐贈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還有一條關於號召家長捐贈物資的通知,以“接龍”的形式呼籲學生家長為學校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部分學生家長質疑“學校在家長群內公開接龍捐贈物資不妥,會讓那些沒捐物資的家長顯得很突出,讓家長不得不捐獻。”


小學班級群接龍捐贈,是道德綁架!


4月17日,該校負責此次募捐物資活動的教師回應稱,學校的做法是經過上級部門允許的。學校確實在家長群內採取“接龍”形式進行防疫物資募捐,目的在於保障捐贈過程和信息公開、透明,並非強制捐贈。
疫情過後,各地學校都將陸續開學。校方籌備購買防控物資,“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出發點是好的,畢竟是為了保障學校教學工作有序正常開展,但其做法卻值得商榷。
現在中國疫情局勢向好,國內生產的各種防控物資,正源源不斷地捐贈世界各國,助力全球抗疫。學校卻需要家長們捐贈口罩、消毒水等防控物資。這鬧的簡直是國際笑話!豈不授人以“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口實?
雖然學校美其名曰是號召捐款,不搞強捐,可傻子都能看明白,這實質上就是“道德逼捐”,所謂的號召不過就是官場習慣了的一種厚黑手段而已。口頭說是不強制,但卻在班級群搞接龍,明擺著是道德綁架。

小學班級群接龍捐贈,是道德綁架!


“人有臉,樹有皮”。在班級群搞接龍,作為學生家長,當別的家長捐多了,自己不捐,或捐少了,自然就有一種上了黑名單的感覺。人比人,覺得不好意思,就得捐。這種號召捐款的方式,雖沒有高舉皮鞭,但道德的力量卻不可小覷。更何況,校方沒有保證,誰不捐款,不搞秋後算賬,等開學了,不給孩子家長沒有捐口罩和酒精的穿小鞋,不傷他們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這樣的倡議不太好,那些無捐贈的家長心理壓力不小,甚至影響到其子女在校的表現。教育局應該統一訂購合格的口罩分派給在校學生,如果教育局辦不到的,學校可發通知給家長,要求家長必須自備口罩給子女回校上課。如果校方擔心,個別小學生家庭特別困難,怕家長買不起口罩給孩子上學,學校又不願意出這麼一點錢,建議在校門口弄個捐贈箱,由學生家長不記名捐贈。文/鄭智銀


本文來自凱迪原創作者:鄭智銀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