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炮灰皇帝劉玄是怎樣跌落神壇的

沒有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炮灰皇帝劉玄是怎樣跌落神壇的

其實,我也想做個好皇帝

更始帝的事蹟,早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他用事實證明:沒有精鋼鑽,卻要強攬瓷器活的下場,結局只能是失敗的。

王莽末年,盜賊四起,有下江兵、平林兵、新市兵等,而隨著劉縯兄弟的嶄露頭角以及威名日增,新市、平林的將帥擔心劉縯兄弟掌握大權,難以控制,所以私底下立易於控制的劉玄為更始帝。而劉玄,從一個安定軍隊的屬官登上了皇帝的大位,名義上是反抗王莽的事業有了名正言順的形象代言人,但實際上,亂象早就埋下了。

劉玄的弟弟被人殺死,他結交賓客想為弟弟報仇,誰知賓客卻得罪了鄉官,鄉官遷怒於劉玄,他趕緊逃到平林,鄉官就把他父親抓起來,後來還是他用計詐死,他的父親才得到釋放,但也從此開始了他的逃亡生活,直到他參加平林兵為止。

在四處烽煙中,劉玄秉承著天下人對劉氏的厚望,登位稱帝,但卻沒有一呼萬應、天下影從,反而被部下殺死,這是為何呢?

第一:性格懦弱,缺少威望

當鄉官因為受到他結交的賓客侮辱,想要牽連他時,嚇得趕緊跑路,從這一點就可看出他膽小怕事,後來被立為皇帝時,滿臉羞愧,冷汗直流,舉手投足間話都說不出來。在入主洛陽時,更是連頭都不敢抬,加之沒有戰鬥業績,難以服眾。

第二:部將強勢,難以立足

劉玄之所以被立為皇帝,乃是新市、平林將帥爭權奪利的結果,是為了抗衡劉縯兄弟的棋子,自己本身並沒有多少話語權,後來更是在部將的脅迫下殺死了劉縯。

第三:貪圖享樂,委政外戚

在洛陽安定下來後,整日貪圖享樂,和婦女悠遊後宮,飲酒作樂,而把國家大事交託給趙萌,群臣想要稟報事情,往往是醉得人事不省,難以說話,加上趙萌作威作福,於是,大眾失望,不再歸心。

第四:朝無賢臣,不納良言

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朝廷上參差不齊的眾人只是盜賊出身,沒有治國安民的經驗,時間一久,大亂必生。軍帥將軍豫章李淑看得很明白,知道這樣下去終究難以成事,就上書給劉玄說:“

宜釐改制度,更延英俊,因才授爵,以匡王國。”但劉玄沒有聽進去,反而將李淑關入監獄,從此關中離心,四方怨叛,不再聽從他的號令。

第五:君臣離心,自縊身亡

因為不同意申屠建,廖湛擄掠城中財物的建議,君臣離心,後來更是聽到眾將要挾持他的消息,所以先下手為強,殺死申屠建,引得其他人攻打西門,更始敗走。又懷疑王匡、陳牧、成丹和張卬同謀,將陳牧、成丹也殺了,王匡害怕,和張卬合兵一處,徹底打敗了劉玄。

劉玄無路可走,只得投降了劉盆子,被封為長沙王,因為赤眉軍非常殘暴,大家開始懷念劉玄的好處,張卬等非常擔憂,就派遣謝祿藉著和更始帝外出放馬的機會,讓更始帝自縊。

更始帝就這樣死了,史書上說他懦弱,這是確實的,但他並不傻,只能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當他殺了劉縯後,在見到劉秀時非常慚愧,封他為破虜大將軍,武信侯,在申屠建要搶奪城中財物時他拒絕了,這也說明他並非只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只是因為懦弱的性格,所以註定難以成大事。

沒有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炮灰皇帝劉玄是怎樣跌落神壇的

後來劉秀非常可憐他,把他葬在漢文帝的陵墓旁,可謂是死有榮光了。他的三個兒子都被劉秀封為侯,也算是對他不成氣候的人生一個小小的肯定。

沒有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炮灰皇帝劉玄是怎樣跌落神壇的

本文中我只是打醬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