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皇室、明代名將後裔的古村莊……雷州英利鎮寶田村

雷州英利寶田村,是雷州市英利鎮田豐村委會的一個自然村,前臨直通西海的牌坊坑,後臨橫亙二十色坑的寶田嶺。寶田村歷史悠久,秦漢時百越人集居地,唐朝稱為俚族人(黎族)。

明朝晚期刑姓、木姓和王姓始祖隨明朝朱元璋南征北戰,成為明代開國守邊大將軍,明朝滅亡後,為躲避災禍,王氏始祖山西太原郡王氏與山西五臺山刑氏與雲南木氏逃至寶田村,居於此地,歷經四百多年。現村中古村落早己荒蕪,但古村落地上埋有大量的古銅劍鐵叉等兵器,現存有養兵馬的記載田園的寶田田碑一塊,石刻雙殼蟹一雙,養馬池,貴族養金魚的石池一個。

寶田王姓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

寶田王姓始祖出於太原王氏,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隋朝時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遷播之外,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入臺灣地區和雷州半島

寶田村王氏,明代開國將軍王景弘後代,在南京生活了二百多年,八代人,從明初一直世襲錦衣衛正千戶直至明末。由於明末戰亂,八代以後的王景弘後裔有飯死於戰火,有的遷回原籍,有的逃難。而寶田村王氏就逃至寶田村,與同樣是明朝名將後人刑氏木氏始祖在寶田村召兵買馬建立寺廟,據老人代代相傳“寶田兵馬比英良糧食還多”“寶田田那裡貨”,寶田村當時兵兵多田多。與朱三太子反清復明,但由於復明屢遭鎮壓,王氏始祖王二公與王大公在嘉慶元年1795年雙雙被殺,死時50多歲(石碑記載),後被木氏刑氏及王氏後人合葬於後禍嶺。

刑姓,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後裔刑官之後代,刑未央的後裔子孫後來逐漸漢化,取先祖刑未央名字首音的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稱刑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刑氏族人得姓至今已有近兩千零七十年的歷史了,其後代主要分佈在今山西五臺山,崇拜佛教。

南宋靖康之恥後,趙構偏安江南、北方各地悉歸金人統治,邢姓避居江浙一帶,其中宋代參軍邢世材由青州(今山東省淄博)徙居會稽(今浙江省紹興),趙構之妻邢皇后的家族落籍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元代金後,北方邢姓發展平穩,而南方邢姓因避亂散居江南各地。明初,山西邢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明初中葉以後,寶田村邢姓始祖因逃避清朝對明朝官員的追殺,與王景弘後逃至現今的寶田村。

木姓, 原民族為回族中有木氏。據《中國回族大辭典》載,回族中的木姓。出自明朝時雲南納西族貴族阿甲阿得,由朱元璋賜姓木。明洪武十六年,納西首領阿甲阿得歸順朱明王后,在朝覲時,朱元璋給阿甲阿就賜木姓,表明是朱家人。從此納西族有了第一個漢姓木。阿甲阿得之後代子孫相傳姓木,稱木氏。木氏認為,木姓為皇帝所賜,只能為木氏貴族專用,對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賜了個“和”姓。

“明初,因木氏鎮守雲南有功,被皇帝賜姓為沐,明亡後,沐氏後裔為避災禍,有些又改沐為木。”又據《同治年間陝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載,明朝未年戍明朝殘兵與刑姓始祖退至寶田村定居下來。

從明朝未期王姓刑姓木姓就成為寶田村的三大姓,延長至今。成為一個被歷史忘記的明代名將王景弘,回族木氏阿甲阿德,南宋皇帝趙構之妻刑皇后、宋代名將刑世才後裔的古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