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小組長一年才發幾千塊,農民熱情還很高,你知道原因嗎?

要是問農民在村子裡邊,誰的官最大,估計所有的農民都會想到村長,因為村長平時在村民的眼前晃悠的機會最多,村裡邊改廁所的時候,是村長帶著鄉里的人挨家挨戶的去統計,村裡有親兄弟因為贍養老人出現了分歧,彼此間鬧得很不愉快,還是由村幹部出面,寫個協議書,讓他們重歸於好。村幹部就像是村裡的一個標杆,村子平時生活當中的一切問題,最後好像都要到村幹部這裡來過一下,所以農民對村幹部並不陌生一點也不奇怪。

在農村,小組長一年才發幾千塊,農民熱情還很高,你知道原因嗎?

可有些年輕的農民可能還沒注意到,其實農村的幹部可不是隻有村幹部(村長)一個,別看農村小,其實一個村子的幹部還有好幾個,諸如文書、民兵營長、計生專幹、婦代主任、出納等,只不過在很多村子,現在已經不設這些位置了,農村的年輕人不瞭解也情有可原。說到這,其實農村還有個崗位,十分容易被農民給忽視掉,那就是每個村小組都要配的小組長。

在農村,小組長一年才發幾千塊,農民熱情還很高,你知道原因嗎?

由於小組長一般平時都不顯山不漏水的,農民也養成了有事兒就找村幹部處理的習慣,所以小組長總是被繞過,在很多村子的存在感都不是很強。除了這一點外,小組長的工資也不能和村幹部比,按照現行的情況,村幹部每個月都有2千以上的工資,在農村算是不多也不少了,可小組長的工作就沒這麼客觀,在不少村子,小組長一年才發幾千塊錢的工資。有意思的是雖然存在感極低,但只要村裡選小組長,農民熱情還是很高,你知道原因嗎?

在農村,小組長一年才發幾千塊,農民熱情還很高,你知道原因嗎?

1、現在村裡和其他農民身份不一樣,說話有話語權

農村老人常說“自古民不與官爭”,雖然現在農村的年輕人聽起來會覺得是無稽之談,但是在農村很多老人的觀念裡,這句話仍然適用,只要是村裡的幹部,不管大小,農村都會給三分面子。村裡的小組長很多時候雖然沒村幹部管得多,但面對農民,尤其是本小組農民的時候,也算是農民當中的主心骨了。有時候小組裡開個會,討論個什麼問題了,也都是小組長主持,對小組長的話,農民也比較信服,所以說話也比較有話語權。

在農村,小組長一年才發幾千塊,農民熱情還很高,你知道原因嗎?

2、想為競選村幹部做準備

有些農民可能自知自身的威望、實力還不足夠競選村幹部,為了能讓大家瞭解自己,也為了有為同村農民服務的機會,所以就通過競選小組長的形式來豐富自身的履歷。有不少村民就是通過當小組長,讓村民都看到了其辦事能力,再往後參加村幹部競選的時候,農民都願意選擇他來帶著村子發展。從這一點來看,競選小組長是為了以後當村幹部做準備。

在農村,小組長一年才發幾千塊,農民熱情還很高,你知道原因嗎?

3、想混點工資

正如前邊提到的,雖然小組長的工資幾乎可以忽視,遠沒有村幹部那麼可觀,但老話說得好,“螞蟻腿小也是肉呀”,一般當小組長的農民都是長期在農村生活,不打算出去打工,所以相當於在村子裡,除了自己的收入之外,一年還能有額外的幾千塊錢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呢?本來小組長事情就不多,這個錢等於是錦上添花了。

在農村,小組長一年才發幾千塊,農民熱情還很高,你知道原因嗎?

我覺得之所以說村民小組的組長們工資一年才幾千,但是農民熱情還很高無非是以上的3點原因,其實只有第2點是值得贊同,因為這類小組長一般是奔著為農民服務,為村子創造更大的價值而去的,所以說如果村裡有這樣的小組長,農民也要多支持,至於說其餘兩種,有或者沒有,差別已經不大了。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