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大米和茶葉——我的完美生活

黃豆、大米和茶葉——我的完美生活


一、黃豆

朋友轉送給我一包來自黑龍江的黃豆,說:“是自己種的。”回到家裡。我打開紙袋抓起一把黃豆,又攤開手掌讓黃豆慢慢滑回去,不如我在超市買的所謂的有機黃豆那麼顆粒均勻、顏色亮麗。當即,泡上一小杯,這樣,明天早上就可以嚐到由這種黃豆煮出來的豆漿了。

去打球前,煮上豆漿;打球回來,揭開豆漿機的蓋子,豆香撲鼻而來。不慌讚美。這種香氣,去小攤上喝豆漿,也能聞到,後來我們被告知有一種豆漿精能讓很少甚至沒有黃豆的所謂豆漿有濃香。正因為這樣,我家才買了豆漿機。只是,超市買來的有機黃豆,都難讓豆漿有豆香。過濾掉豆渣,可以喝了,一口豆漿滑過喉嚨後,豆香迴旋在口腔裡,久了,竟變成了甘甜。


黃豆、大米和茶葉——我的完美生活


二、大米

石湖蕩的這種大米,每斤賣到了12元,而我家平時煮飯的大米,3元一斤,口感已經不錯。遞給我米的時候,朋友說只適合煮粥,水分太大,煮飯,飯軟。

隔天,還是決定嚐嚐這種米煮出來的米飯。放水,比我心理承受的水量再少一點。水滾,米香已經漂浮在廚房,電飯鍋跳閘,烘飯,飯香更是濃郁。開飯了,記起潘向黎在她的小說《白水青菜》裡說,吃前要把米飯掏松,這樣可以讓飯裡多餘的水分揮發掉。我如法炮製後,盛在碗裡的米飯晶瑩剔透、香氣襲人,吃上一口,糯、韌、齒頰留香。


黃豆、大米和茶葉——我的完美生活


三、茶葉

條索成片狀的茶葉,都敢稱是龍井。我舉著這罐標著“西湖龍井”的茶葉,心想:裡頭的貨色是真是假?吃罷晚飯,煮著一壺開水,打開茶葉罐,茶香嫋嫋而來。水開,泡上一杯,拿到鼻前聞茶香,不絕如縷的淡雅香。稍涼,呷一口,故意讓茶湯在嘴裡停留片刻,苦和甘就這麼奇妙地薈萃在了一起,好茶!家人懶,要把這好茶水注入剛剛喝過酸奶的杯子裡,我驚叫著制止:不許糟蹋了好東西!我寧願動動手腳替他將杯子洗乾淨再將茶水注入,就為聽他一句:好茶!

這一天,早上一口豆漿、晚間一口好飯、飯後一口好茶,讓我覺得自己過上了完美的生活。

出人意料的是,這三口好東西,竟然激活了我的味蕾,這些天,我吃清炒豇豆、蝦仁燒豆腐、梅乾菜燒肉、土豆番茄湯、青菜肉餛飩……都吃到了食材原本的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